合理把握好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

来源 :现代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ng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起点是指学习者对从事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情感态度等。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起点分为两类,即:学习的逻辑起点和学习的现实起点。通俗地讲,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根据学习进度,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具有的知识基础。教师要合理地确定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习起点与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距离正好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从而使学生有信心、有决心去探索、去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学习的现实起点
  教师只有找准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才能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那么,如何才能找准学习的现实起点呢?
  1、提前预习,有的放矢。
  对于同一学习内容来说,有时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要高于学习的逻辑起点,而一小部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会低于学习的逻辑起点。如何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呢?我通常是在每一次学习新知识之前,布置给学生具体的预习要求:你知道这一部分讲了什么知识?你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要在课堂上与大家共同解决?通过课前预习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学优生进行指导,对学困生给予个别补救。
  2、交给学生言语权,从学生的言语中发现学生的认知起点。
  课堂上要给足学生言语权,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教师才能更加准确地找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并发现不同学生起点的高低,从而有效地来组织课堂教学,教学的流程才能变成智慧碰撞的过程,学生才会从一次次困惑中破茧而出,由怀疑而探究,由缺憾而追寻。
  3、炼就一双数学的眼睛,从生活情感中挖掘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生对所学知识所承载的生活基础的情感态度,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效,这是学生学习的情感基础。数学老师需要炼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儿歌中的数学、童谣中的数学、诗歌中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等,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去发现、体会、领悟数学之美,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在考虑对学生认知起点追寻的同时,兼具考虑学生学习情感起点的追寻,这样就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数学学习的人文性。
  4、在对“理所当然”的质疑中反思学生认知起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毕竟无法亲历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教学中总会有对学生认知起点定位的偏颇。在我们认为的某些"理所当然"的事件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认知起点的认识,错过了许多教育的契机。所以我们需要时时反诘自我:我是不是在理所当然地认定了学生的认知起点?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1、设计板块式的教学方案,及时调整教学顺序。教师往往习惯于设计单一化的教学方案,这就给自己在课堂上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教师要事先摸准不同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设计板块式的教学方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顺序。
  2、构建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情感、意志、态度等投入课堂学习。那么教师该如何应对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把握教学整体目标及每一教学环节具体目标的前提下,对每个环节设计多个具体方案,力求构建出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以便对付教学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
  三、改进教案撰写格式,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的合理把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从合理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出发,而不是从备教材教法出发,任何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要变“设计为教师教服务的教案”为“设计为学生学服务的学案”,以反映分析学生、分析教材、构建教学方案和拟定教学思路的全过程。学案设计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又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反思与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为适应素质教育推进和新课程实施对教师专业意识的要求,教师应树立课程主体意识、课程生成意识和课程资源意识,以促使自身的教学行为发生转变,使之具有发展性与个体适应性、创新性与反思性、民主性与对话性相融合的特点。  【关键词】教师;课程意识; 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是教师从事教育专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它对教师的教学水
期刊
生命在于运动,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健康的生命是保证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基本的身体健康之上。毛主席也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那么,健康的身体从何而来,从运动中来,运动塑造了身体,运动对强健身体有积极的作用。  在运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作为一个主动的观察者,积极地为幼儿提供建设性的帮助与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没有
期刊
多年来立体几何知识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有限和该课程高度的抽象性,造成了学生学习有困难。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学不好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没有建立立体感和空间概念;二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三是表述不规范。如何让学生学好这一章,掌握基本的知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应用这些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成了教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围绕新课程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在英语课上无所事事,好像学习根本就不关他们的事。教师在讲台上累的口干舌燥,学生却无动于衷。会的学生已不再愿意听课,不会的同学仍就一无所知,因为部分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导致他们厌学英语的情况,课外时间也曾找他们谈话,每次他们的借口都是基础不好,听不懂,所以干脆就放弃了,每次教育他们,鼓励他们,虽然基础不好,但还是要努力的去听,不懂的多问,还是会进步的。但是
期刊
【摘要】正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留守儿童这一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现象随之出现,留守儿童教育也逐渐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难点,继而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深入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数量庞大的河南省柘城县部分中小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力求通过个案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现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忽视课外阅读是当今的一大弊端。为此,我们要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欣赏课;并注重阅读效果,从数量和质量上为他们制定标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悟,提高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阅读 ;拓展 ;方法 ;效果  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写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学生对许多物理知识及规律不善于总结、归纳。一到考试时,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及时把以往学过的知识规律展现出来,于是就按正常的方式来推导结论。但是如果考试时,每道题都是按正常的推理,对部分难度系数稍大的题目就很浪费时间,因此,要做完整套试题,大部分学生感到比较头疼。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其他题目时少花时间,甚至一看题目就知道答案,能够节约更多时间花在比较难的题目上,这样效果会更好。因此,需要
期刊
学习数学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的。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就我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首先,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多创设一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生动情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汇报,教师给予适时指导,这样让学
期刊
【摘要】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这里谈了几点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创造机会,让学生想交流、会交流、交流好。这样必将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标准性、灵活性、逻辑性,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学生;数学教学;交流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学生能熟练地解题,就以为达到了教学目的,却忽视了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
期刊
[摘要]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学好语文当是重中之重。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完成这一“重中之重”的任务、提高中学生语文水平呢?可以从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入手。  [关键词]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多种能力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学好语文当是重中之重。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完成这一“重中之重”的任务、提高中学生语文水平呢?我认为应从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