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让学生通过音乐语言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每位音乐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在教学效果上也有一定的差别。而愉快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认识音乐课程,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提高知辨别能力,形成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
关键词:愉快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传统的概念化讲述对小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愉快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低龄儿童的认知、理性思维发展和情感的表达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愉快教学法
愉快教学法是一种教师注重在课堂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通过调节课堂的气氛,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提高,愿意积极地配合教师教学,学习效率更容易提高。一个优质的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正确运用课堂愉快教学法,学生对课堂学习更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二、利用愉快教学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措施
1. 丰富课堂形式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运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专题、案例分析、课堂研讨等形式,激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最好将具体的歌曲和理论讲解联系起来,运用具体案例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握主要知识,提高音乐教学学习效果。
2. 丰富教学手段
小学音乐教师要耐心启发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并感受其中的情感,发现音乐中的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影像、文献资料、做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音乐的喜爱。教师也可以利用比较同类歌曲、欣赏名家演唱录像等手段,为学生学习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加深学生对歌曲和歌词的了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通过图片、视频等视觉刺激和不同节奏的听觉变换,使音乐课堂更加形象新颖,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教师可以结合曲谱、音符、乐器等知识编制一些简单易记的儿歌,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也可开展相关的游戏,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竞争性。比如在学习《蜗牛与黄鹂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教学环境更加轻松,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其音乐体验。
3.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结合相关的音乐故事、趣味活动、生活体验等来创设愉悦的教学环境,比如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编排一个小话剧,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将语言、绘画、游戏、故事、环境布置等多种元素结合起来,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著名的音乐人画像,并介绍其生平事迹,设计相关的学习园地和板报,构建音乐美育环境。在教学《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亲情公益广告,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人文情怀。
三、结语
小学音乐课程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必须要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完成对学生的美育和德育教育。因此,将愉快教学法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音乐素质。只有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殷磊.随音乐律动创高效课堂——浅谈舞蹈律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4(11):196.
[2]邓瑛.低年级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审美体验——以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为载体进行分析与说明[J].儿童音乐,2015(6):50-52.
[3]周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低年级学生合作精神培养之实践探索——浅谈打击乐器与合唱表演活动在学生合作精神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6):85.
关键词:愉快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传统的概念化讲述对小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愉快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低龄儿童的认知、理性思维发展和情感的表达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愉快教学法
愉快教学法是一种教师注重在课堂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通过调节课堂的气氛,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提高,愿意积极地配合教师教学,学习效率更容易提高。一个优质的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正确运用课堂愉快教学法,学生对课堂学习更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二、利用愉快教学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措施
1. 丰富课堂形式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运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专题、案例分析、课堂研讨等形式,激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最好将具体的歌曲和理论讲解联系起来,运用具体案例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握主要知识,提高音乐教学学习效果。
2. 丰富教学手段
小学音乐教师要耐心启发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并感受其中的情感,发现音乐中的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影像、文献资料、做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音乐的喜爱。教师也可以利用比较同类歌曲、欣赏名家演唱录像等手段,为学生学习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加深学生对歌曲和歌词的了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通过图片、视频等视觉刺激和不同节奏的听觉变换,使音乐课堂更加形象新颖,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教师可以结合曲谱、音符、乐器等知识编制一些简单易记的儿歌,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也可开展相关的游戏,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竞争性。比如在学习《蜗牛与黄鹂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教学环境更加轻松,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其音乐体验。
3.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结合相关的音乐故事、趣味活动、生活体验等来创设愉悦的教学环境,比如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编排一个小话剧,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将语言、绘画、游戏、故事、环境布置等多种元素结合起来,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著名的音乐人画像,并介绍其生平事迹,设计相关的学习园地和板报,构建音乐美育环境。在教学《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亲情公益广告,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人文情怀。
三、结语
小学音乐课程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必须要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完成对学生的美育和德育教育。因此,将愉快教学法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音乐素质。只有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殷磊.随音乐律动创高效课堂——浅谈舞蹈律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4(11):196.
[2]邓瑛.低年级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审美体验——以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为载体进行分析与说明[J].儿童音乐,2015(6):50-52.
[3]周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低年级学生合作精神培养之实践探索——浅谈打击乐器与合唱表演活动在学生合作精神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