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伴有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在冲动性方面的特征,分析NSSI行为与冲动性的关系,以便早期识别有NSSI行为风险的患者并及时干预。方法 采取顺序入组的方式,选取在深圳市康宁医院首次住院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共53例,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评估患者有无NSSI行为,将患者分为伴NSSI行为组(n=30)和不伴NSSI行为组(n=2
【基金项目】
:
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深圳市配套建设经费)资助(项目编号:SZGSP0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伴有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在冲动性方面的特征,分析NSSI行为与冲动性的关系,以便早期识别有NSSI行为风险的患者并及时干预。方法 采取顺序入组的方式,选取在深圳市康宁医院首次住院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共53例,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评估患者有无NSSI行为,将患者分为伴NSSI行为组(n=30)和不伴NSSI行为组(n=23)。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和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11)评定患者抑郁情绪、自伤严重程度和冲动性。结果 伴NSSI行为组HAMD-17评分[(25.50±4.10)分vs.(21.43±4.64)分,t=3.379,P<0.01]、BIS-11运动冲动性[(51.67±15.95)分vs.(38.70±14.90)分,t=3.018,P<0.01]、认知冲动性[(52.75±13.22)分vs.(43.37±18.40)分,t=2.161,P<0.05]、无计划冲动性[(68.00±15.32)分vs.(50.76±21.35)分,t=3.424,P<0.01]及总评分[(57.42±11.08)分vs.(44.27±14.83)分,t=3.695,P<0.01]均高于无NSSI行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伴NSSI行为组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评分与BIS-11运动冲动性评分呈正相关(r=0.691,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MD-17评分(β=0.172,OR=1.187,95%CI:1.007~1.400)和无计划冲动性(β=0.044,OR=1.045,95%CI:1.002~1.091)与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SSI行为有关(P均<0.05)。结论 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无计划冲动性增加可能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动态共价化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新的动态共价键源源不断地被发现;(2)各种各样的动态共价键被引入到高分子材料中并用于实现某些特殊的功能.这些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本文主要综述了由动态共价键所赋予高分子材料的一系列新功能,包括自修复、循环利用和形状控制.在这些新功能中,我们尤其关注由动态共价键引起的重塑形、三
目的 自杀是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高死亡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以期减少该类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方法 采用横截面研究的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82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根据有无自杀行为分为伴自杀行为组(80例)和不伴自杀行为组(102例),分别比较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甲状腺功能指标,
目的 观察不同纯度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LBP)对光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 epithelium, RPE)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保护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建立hRPE细胞光损伤模型,分别用不同纯度的枸杞多糖(50%、65%)对hRPE细胞进行干预,于光照24h后进行相
尖山营不稳定斜坡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属于中低山地貌,由于受构造侵蚀强烈,导致尖山营地形叠宕起伏,区域地形南西高北东低,出露岩层为飞仙关组砂岩及龙潭组砂岩,斜坡岩体结构面发育,斜坡结构为软硬互层。尖山营不稳定斜坡底部多年来煤层重复开采,一直处于整体变形中,但至今没有发生整体破坏。因此本文以贵州省水城县尖山营不稳定斜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勘察、收集斜坡煤层开采资料等手段,查明了不稳定斜坡的坡体结构、变
目的:探究生理盐水注射流率对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行CTA检查的1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扫描中注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碘对比剂注射速率4ml/s,生理盐水注射速率4ml/s,注射量40ml)与观察组(碘对比剂注射速率4ml/s,生理盐水注射速率4.4ml/s,注射量40ml),均为50例,对比两组受检者的扫描图
目的:报告3例重度斑秃患者的诊治经过,为重度斑秃病例的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汇总分析3例重度斑秃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查阅文献进行分析、讨沦。结果:结合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结果可诊断为重度斑秃患者。对使用常见的治疗方案后效果不明显者,可以联合巴瑞替尼治疗。结论:联合巴瑞替尼是治疗重度斑秃患者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