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回顾分析以急腹症为主要表现的小儿梅克尔憩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以提高疗效,防止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8月我科经治并经手术确诊的30例梅克尔憩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主要症状、体征以及术前诊断过程和手术探查所见以及具体手术方法,其中7例为急性肠梗阻、消化道穿孔和憩室炎、腹膜炎等急腹症表现.结果 30例患儿均因不同并发症求治,其中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者20例,以
【机 构】
:
210003,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外科,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小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分析以急腹症为主要表现的小儿梅克尔憩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以提高疗效,防止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8月我科经治并经手术确诊的30例梅克尔憩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主要症状、体征以及术前诊断过程和手术探查所见以及具体手术方法,其中7例为急性肠梗阻、消化道穿孔和憩室炎、腹膜炎等急腹症表现.结果 30例患儿均因不同并发症求治,其中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者20例,以长期反复发作腹痛为表现者3例,以急性憩室炎、消化道穿孔以及急性进行性肠梗阻为主要症状者7例,术中见梅克尔憩室均发生在距回盲部50 ~ 100 cm的小肠系膜对侧缘,憩室基底部直径大小基本与局部肠管的直径相当,但合并闭袢性肠梗阻者长径明显大且有黏连索带存在形成勒卡.病理检查梅克尔憩室的组织结构与末端回肠相同,有18例见异位组织,异位胃黏膜15例,异位胰腺迷生3例,憩室内衬均为小肠黏膜,镜下可见有炎症、出血、溃疡、坏死等病理变化.本组患儿手术行病变切除并一期肠吻合后均痊愈.结论 以急腹症为主要表现的小儿梅克尔憩室的患儿以小年龄组为主,术前确诊难度大,发病凶险且进展快速,治疗则以手术为主,病灶切除并一期肠吻合均可痊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肺炎链球菌所致的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2例肺炎链球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均为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年龄2个月~9岁9个月,其中5岁以下占75% (9/12),2岁以下41.6%(5/12),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并伴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12例患儿均有合并症,9例合并脓毒症(75%),8例合并肺炎
目的 分析哮喘患儿自身特应性疾病与父母哮喘、特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湿疹)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门诊及住院哮喘患儿685例,采用自拟问卷方式调查患儿性别、年龄、自身特应性疾病史,父母哮喘史、特应性疾病史.结果 父母哮喘史阳性与父母哮喘史阴性的患儿相比,过敏性鼻炎(84,27%vs 47.63%)、湿疹(76.38% vs 32.95%)、湿
目的 测定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 (surfactant protein A,SP-A)浓度,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SP-A在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9月至12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2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个亚组,并以15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其血清SP-A浓度,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儿童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儿科门诊符合RAP诊断的患儿168例,以同期因外伤疾病住院的患儿7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Hp感染阳性率的组间比较,RAP组治疗
目的 研究回盲部系带与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病因间的关系,探讨肠套叠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2009年至2012年我科收治的22例因空气灌肠失败需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肠套叠患儿及同期收治的22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肠套叠患儿中,19例存在回盲部系带(86.36%,19/22).急性阑尾炎患儿仪2例发现回盲部系带(9.09%,2/22).与急性阑尾炎患儿比较,原发性肠套叠患儿回盲部系带发
患儿,男,4岁,因"发热、咳嗽、喘息4d,加重伴呼吸困难1d"入院.入院前4d发热,热型不规则,伴咳嗽及喘息,有黄色黏痰,当地医院给予静点头孢吡肟2d,症状好转;入院前1d咳嗽及喘息加重,不能平卧,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无好转,急诊入院.病程中精神状态欠佳,哭闹明显,易激惹,伴有腹痛.既往:喘息发作4次,未行系统治疗.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差,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周略发绀,三凹征阳性,
目的 探讨5岁以下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并对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9年至2010年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5岁以下确诊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患儿的临床特点、药敏结果及抗生素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好发于4 ~6月份;2岁以内30例(66.7%);菌血症32例(71.1%),化脓性脑膜脑炎9例(20.0%),脓胸23例(51.1%),伴有坏死性肺炎10例
目的 探讨小儿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手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病死率.方法 2003年1 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成都心血管病医院行TOF根治术患儿191例,其中男142例,女49例;年龄4个月~12岁.收集所有患儿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TOF手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91例患儿,围术期死亡6例(3.14%),
目的 探讨加强光疗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后立即给予三面光加强光疗[光强度≥30 μW/(cm2 ·nm)] 12~24 h,并于开始光疗4~6h后复查血清胆红素,同时密切监测经皮胆红素值,根据监测结果再酌情过度到双面光或单面光治疗.同时辅以其他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为[(367.8±73.8),129.4 ~ 554.3]μmol/L,均以间
患儿,女,3岁,入院前20 d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进食即呕吐,非喷射状,为胃内容物,就诊当地医院,X线胸片未见异常,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2周后仍有间断呕吐.否认不洁饮食史,无发热、腹痛、腹泻症状.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40周,顺产,出生体重2.9kg,生后第9天因“先天性食管闭锁”在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查体:T36.7℃,P 98次/min,R 26次/min,体重11kg,神清,精神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