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病理生理学教学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ghq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衡量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病理生理学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的地位以及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从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调整考核方式等方面,加强病理生理学教学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融合,使其能真正服务于临床学习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单眼视的模拟方法及周边视觉拥挤效应的测量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估模拟单眼视下的周边视觉拥挤效应是否较正常情况更严重。方法:实验研究。于2015年3-11月期间选取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在校健康学生和教师20例。正常对照时,双眼均给予清晰的视标(模糊度数为0 D);模拟单眼视时,左眼给予清晰的视标,右眼给予模糊的视标(模糊度数分别为0.75、1.50、2.50、3.50 D,顺序随机)。视觉
目的:采用以双通道技术为基础的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评价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视觉质量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的TAO患者31例(62眼)作为TAO组,其中活动期TAO 28眼,非活动期TAO 34眼;选择就诊于同一医院的眼科健康体检者或门诊眼科检查正常的受检者共31例(62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对TAO患者进行
目的:比较笔尖训练法和双眼视觉训练法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轻度欠矫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接受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并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发生术后轻度欠矫(-8△~-15△)的患者54例。将患者分为笔尖训练组和双眼视觉训练组。笔尖训练为将笔尖由远移近到鼻根至出现复视后再退回,患者反复训练,20个周期为1组,连续做3组,共约15 min,每天2次,
目的:观察9~13岁初发近视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主觉验光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上近视儿童的验光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7年5-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近视儿童90例,所有受检者行非睫状肌麻痹主觉验光,然后测量并记录其隐斜量、正负相对调节力、调节反应值。之后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点眼3次,45 min后测量电脑验光并复测主觉验光。均取右眼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切割术前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时机对新生血管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患者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09例DR患者按随机数余数法分为A组(32例)、B组(43例)、C组(34例),3组均行玻璃体切割术,A组术前不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B组术前3 d术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功能训练模型的构造与性能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构造的三款气管插管训练模型命名为M1、M2和M3,并且选择五年级医学生91名,首先统一进行30 min的气管插管理论学习并考试,之后随机分A、B、C三组,分别在M1、M2和M3模型上训练90 min,并在各自训练模型上进行操作考核,即训练与考核同款模型,记录成绩。之后更换模型,在其他两款模型上进行第2、3次考核,比较三次成绩。1个
本研究将依托于科研项目教学的理论研究引入到本科生教学实践中,为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探索新形式并提供客观依据。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进行详细的过程设计并进行一个教学周期的实践活动,通过调查问卷等进行SWOT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制中学生的自律性明显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相比其他学生提升45.6个百分点,综合素质的评价高出其他学生26个百分点,项目完成度为87.3%,获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1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
为优化医学生知识结构,落实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在医学院校开展了《医学心理学》实训内容改革。课题组紧密结合医学生职业发展需求,设计了12学时的实训内容,实训项目包括情绪与健康、医患关系调查、访谈法的应用、心理支持法的应用等,分4次课在30人的小班进行。实训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内容实用性强,设计严谨,注重临床思维,便于操作和推广。教学改革到现阶段,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实训校本教材,在学生中深受欢迎。
目的探讨SimMan 3G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级麻醉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作为对照组(35名),2013级麻醉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作为观察组(36名)。对照组(带教教师演示病例)采用多媒体课件集中授课,然后分组使用SimMan 3G模型进行病例模拟演示并总结。观察组(学生角色扮演模拟病例)采用多媒体授课,然后学生在模拟手术室进行角色扮演并全程录像,训练结束后,就各自在模拟训
通过对医德教育评价体系现状的分析,根据医德教育评价体系遵从的科学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多那比第安原则,从体系结构、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方面建立了医德教育评价体系。该体系分为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并进行了理论考证和实践应用。该医德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能考核院校在医德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所做的大量具体工作,对医德教育评价起到促进作用,为各医学院校在医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