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肖像之名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j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在英国国家肖像画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的乔纳森·杨(Jonathan Yeo)回顾展中,一幅达明安·赫斯特画像出现,其中赫斯特身着化学防护服,手持面具,坐在椅子上直视观众,气氛阴郁。凯特王妃肖像的展出及越来越受争议的BP艺术肖像奖,作为一个以肖像作品为收藏对象的画廊,NPG已不是第一次引起如此轩然大波。
  国家肖像画廊是英国的一个肖像艺术画廊,为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也是世界上第一间肖像画廊,坐落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毗邻英国国家画廊。画廊正门上方是三名男子半身浮雕像,位于中心位置的是菲利普·亨利·斯坦(Philip Henry Stanhope,1805~1875),在其努力下,1856年画廊成立,两旁是他的两个最坚定的支持者。
  斯坦曾发表声明“建立一个由肖像组成的画廊,尽最大的努力去纪念那些为英国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英国名人们……”,画廊收藏亨利七世、莎士比亚、伊丽莎白二世等人的肖像,并以其为主要媒介,对肖像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阐释。
  最初画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展览场所,在近40年的时间里,所有收藏品一直在伦敦市内到处游展。画廊在1896年4月4日在新址开放,并在后来有两次扩张。战后画廊一直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存在,直到1959年罗伊·斯当(Roy Strong)的加入,将画廊引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其管理下,画廊的形象和参观人数都大为提升。1974年,约翰·海斯(John Hayes)接替斯当成为画廊主管,创立了BP肖像奖。
  看到时代的表情
  “肖像”,从不同角度上有不同的理解。美术及摄影意义上的肖像,是指通过绘画、摄影等艺术手段,使肖像权人的人物形象在物质载体下再现的一种观赏造型作品。对于NPG来说,它建立的准则是关于历史的,更看重的是作品中人物的地位和影响,这条准则至今依然被肖像馆所沿用。
  如画廊所办比较著名的“名利场”百年肖像摄影作品展,策展人大卫·弗兰德(David Friend)和特伦斯·派坡(Terence Pepper)围绕“文化,声誉与智慧”这个主题,用3年时间从近万张照片中精选出150张名人肖像照片,其中有大众熟知的明星吉哈罗、贝蒂·戴维斯、黛米·摩尔、海伦米伦、朱利娅·罗伯茨、肖恩·康纳利等等,也有爱因斯坦、肖伯纳、劳伦斯等科学家、音乐家和社会名人。
  国家肖像馆长年展出的馆藏作品在1300件左右,包括了从中世纪晚期到20世纪的众多英国名人的肖像录像、摄影、绘画、素描与雕塑等,如亨利八世、佛罗伦斯·南丁格尔、丘吉尔、甲壳虫乐队、戴安娜王妃、当今英国女皇、甚至哈里·波特和贝克汉姆,按年代次序陈列,宛然一部英国史。
  15世纪,肖像画即被确立为西方的一种绘画类型,全盛期更有达·芬奇、提香、卡拉瓦乔、丢勒、委拉斯贵支、伦勃朗、哈尔斯、维米尔等顶级艺术家出现,对人物动势、表现角度、视平线的选择、光源等方面的分析角度不同,在绘制技巧上各有特色。而从构图本质上看,肖像画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一种传达人物身份的方式、性格内涵的形式,反映画家审美追求的形式。这样通过绘画本身的独特的艺术语言揭示绘画者和被画者双方意图的方式,也是藏家们对肖像画独有兴趣的最大原因。
  除了举办长期的大型主题展览之外,画廊还组织一些相对小型的肖像展览,选取的作品和展览的主题更为灵活和贴近生活,如英国王妃戴安娜的肖像摄影作品展,展出黛安娜从进入王室直到去世期间的肖像摄影作品。而这种情况也可能发生,便是一件作品的可贵之处,往往不在其艺术价值。
  画廊中数量庞大的皇室肖像更给人们以臆想。当了9天英国女王,随即被“血腥玛丽”处死的简·格雷,在法国画家H.保罗·德拉罗什1833年的名作《简·格雷的处刑》中,蒙着双眼,浑身素白,微启的嘴唇,摸索的双手,显出其单纯无助。查理一世,英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处死的国王,在德国画家朱利斯·施埃德手中,是凝望幼子满眼不舍的将死的国王,将9岁的儿子亨利放在膝上做最后的爱抚,13岁的女儿伊丽莎白则偎在他肩头。鲁本斯在一幅高4米、长超过7米的巨大绘画中,令拿破仑的第二任妻子,奥地利的玛丽·路易莎演绎了一段传奇故事:英雄位列仙班,遗孀执掌大局。威廉·斯克罗茨为爱德华六世所绘肖像,帕特里克·布伦威尔·勃朗特为他的姐妹夏洛特、艾米莉和安妮所作的画像,或着中世纪服饰的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王子雕像……
  通过英国国家肖像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艺术品,而是近代英国文化、历史以及社会的发展变迁。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文化机构,其存在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对画廊或者博物馆的简单界定。
  BP肖像艺术奖
  画廊也曾专门为波普艺术肖像画举办展览,分为7个主题,展出了52件最富代表性的波普艺术作品,包括安迪·沃霍尔创作的玛丽莲印刷系列,参展的其他艺术家有罗伊·里希特斯坦、理查德·汉密尔顿、彼得·布莱克等,“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物肖像画法,建立了一个艺术新流派”,大受好评。
  最初,肖像馆理事会决定“收录的肖像作品中的人物必须去世10年以上,除了在位的君王及其配偶”,这条准则在1969年被改变,为的是鼓励这样一种理念:去接纳和尊重活生生的人。由此,画廊慢慢开始接纳现当代肖像创作,并在1974年创立BP肖像艺术奖。
  今年,出生在南非的艺术家苏珊·杜伊特从55位竞争者中胜出,获得了BP肖像奖。同时,艺术收藏界由此引发的肖像画收藏热再度蔓延。NPG每年一度的“BP肖像艺术奖”,鼓励艺术家们将创作重点放在肖像画作和摄影之上,可谓艺术界一大盛事,其特殊之处在于,奖项面向18岁以上的所有艺术家,并为肖像画家提供平台。而获得BP肖像奖的艺术作品有2008年克雷格·怀利的《凯利福尔摩斯夫人》,2007年保罗·埃姆斯利的《小说家VS奈保尔》,2005年迪安·马什的《儿童公司创始人卡米拉·贝特蒙格赫里德吉赫夫人》等。   今年是英国国家肖像画廊颁布该奖项的第34个年头,也是以赞助商BP(英国石油公司)命名的第23年,奖金金额亦比往年要多。一等奖得主将获得3万英镑的现金奖励。但这个奖项呈现的作品都极具探索性和方向性,因此BP肖像奖既是英国最负盛名的绘画奖,也备受争议。
  这不是空穴来风。早在2011年,英国BP肖像奖的其中一位候选作品,路易斯·史密斯(Louis Smith)的《荷莉》(Holly),便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据称,这件作品略带宗教挑衅性。这是一件高达8英尺的油画作品,一个身搭红色衣衫的裸体女人双手被拷在岩石上,画面前景的绿色植物笔触细致,人物背景刻画亦非常用心,以此营造一个带有心理暗示的维度,其形象让人很容易联想起19世纪对裸体有深入研究的大师杰洛姆(Jean-Leon Gerome)。画作直接引用卡拉瓦乔的《施洗约翰》及达·芬奇的《岩间圣母》中的元素,但作品中女性正如21世纪的模特那样摆着艳俗的姿势。19世纪马奈的《奥林匹亚》曾因裸体暗示而引起人们的争议,同样,此作品也在艺术与色情的边界游走。陪审团针对这幅画展开了疯狂的讨论,有的批评家则认为这是一幅阿道夫·希特勒可能会喜欢的作品,裸体、苍鹰、山峦远景等因素正是贝希特斯加登(以希特勒的“鹰巢”而闻名)的标志。
  2012年BP肖像奖的颁布,令争议达到顶峰。艾丽娅·查宾(Aleah Chapin)的裸体肖像《阿姨》(Auntie)获此殊荣,画面背景为白色,人物周边有赭石色斑装饰,形象为真人大小,正面全裸,乳房及皮肤下垂,其身上的青灰色老年斑似乎说明这位老人曾逃过了一次大饥荒。这是美国新学院画家的现实主义风格,揭示细节但并没有带来同情或者欲望,相反,刺激了人们的厌恶情绪。其争议之处在于,这幅作品已经超出头像或者是半身像的范畴,混沌的眼睛、轻微的微笑和蓬乱的头发或许能揭示人物的特征,但作者显然更突出的是肚脐和乳房。因此有人评论说,画廊显然是以弗洛伊德裸体的标准来颁布BP奖项的。
  不久前,在画廊展出的凯特王妃肖像更是闹得沸沸扬扬,这幅画的创作者保罗·埃姆斯利(Paul Emsley),曾赢得2007年的BP肖像奖。但人们很难对埃姆斯利的这幅作品给出积极的评价,诸多专业人士批评称“凯特被至少画老了20岁”。《艺术评论》杂志的编辑戴维·李在《每日邮报》中这么说,“非常适合放在超市会议室,但若并入国家收藏则完全不合情理。”哈迪逊先生说,“对皇家肖像的讥讽是英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猜测,埃姆斯利正是这样牺牲了自己来维持这样的传统。”
  但正如《英国艺术杂志》的罗宾·西蒙所说,这并不完全是埃姆斯利的错,画廊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近年来肖像馆鼓励画家依据相片而非真人进行创作”。从某种程度来说,BP奖项自创办以来的初衷有所改变,石油公司的资金支持是无可否认的原因之一。因为奖项是体现投资方的广告意图,并维持画廊资金良性运作的一种方式,因此,虽不胜其扰,但只要投资方一直提供资金,画廊便不会放弃。
  尽管备受争议,奖项颁布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以埃姆斯利为例,可以说其作品非常直截了当和纯粹。而埃姆斯利对外界的回应也代表了画廊的态度,“对于那些批评者,我只想问一句‘你们能画得更好吗?’如果可以,我会虚心听取你们的意见,如果不能,就请你们闭嘴。”
其他文献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而涉农产业又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产业振兴中起关键作用[1].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敦化市涉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案
2017年7月,英孚教育国际留学备考中心与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小托福”考試(TOEFL Junior)中国管理中心签约,成为“小托福”白金级合作伙伴(EPA)。这意味着上海、广州、深圳的所有英孚教育青少儿英语培训中心以及英孚教育国际留学备考中心均可承接“小托福”的报名,并成为其官方认可的考点。  据悉,“小托福”考试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托福”考试“家族成员”,是一项面向英语为非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