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模理论的超宽带单极子天线设计

来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传统的天线而言,其带宽相对较窄.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对称单极子微带天线.根据特征模理论,首先对一款窄带单极子印刷天线进行特征模式分析,结合天线理论,在窄带天线结构上引入渐变结构和矩形槽,使特征模式在目标频段内谐振,并通过馈电激励方式激发出该特征模式,从而使天线带宽得到拓展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特征模理论设计的天线具有140.86%的相对带宽,在2.88~16.6 GHz的工作频段内阻抗匹配良好,并且具有良好的辐射性和稳定的增益,其工作频率覆盖UWB频段、无线局域网、射频识别、全球微波互联接入及Ku频段.
其他文献
噪声乘积调制不仅能获得雷达处理增益,还能自动瞄准信号频率,被广泛应用于目标突防等重要作战场景.借鉴其基本原理,提出了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乘积调制灵巧干扰方法,在不改变截获信号调制流程的基础上,仅通过线下模板设计,即可灵活选择压制或欺骗的不同干扰效果.首先建立了干扰信号模型,推导分析了其成像结果,继而详细阐述了调制模板的生成方法;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干扰的性能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干扰方法能仅通过设计不同的调制模板即可实现场景压制或虚假目标欺骗,干
液氮压裂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无水压裂技术,可为非常规油气水力压裂所面临的耗水量巨大、储层伤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低温致裂岩石是液氮高效改造储层的基础和关键.基于作者前期在液氮压裂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针对液氮低温致裂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系统地阐述了液氮超低温作用下岩石物理及力学特性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液氮低温致裂效果的关键因素及主要机制,从矿物学角度揭示了岩石损伤破裂的微观模式和特征,剖析了液氮对于不同岩性类型、不同原生孔隙结构、不同储层原位状态(高温/饱水)岩石的适用性.本研究旨在帮助读者更加全面、深
针对基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的建筑物目标检测算法对于小型建筑物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sk-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region convoluional neural networks, Mask-RCNN)模型的小目标检测算法模型。该模型对Mask-RCNN模型中的特征提取网络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带有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组卷积神经网络,有效解决了小目标有用特征较少且易被背景特征和噪
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技术假设目标回波是由各向同性的点散射模型的相干叠加形成,在大转角成像时不再适用.且各向同性的散射模型忽略了 目标同一结构像素间的相关性,容易导致结构不连续,给后续目标识别带来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散射中心模型的SAR成像算法,利用不同散射中心表现出的不同特性对其分别进行成像,增强属于同一结构的像素间的相关性,提高SAR图像的可视性.最后,基于仿真和实测数据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现有算法对比,所提算法的图像
频率捷变技术作为雷达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逐渐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在电子对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固定载频雷达,脉间捷变频雷达可以自主规避干扰覆盖频段,难以被侦察机截获识别,具有独特的主动波形对抗优势.该文系统地介绍了频率捷变雷达的特点,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频率捷变新体制雷达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脉间频率捷变雷达信号处理、雷达接收机系统实现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频率捷变雷达未来的几个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问题.
针对3~5级海况下X波段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海杂波的仿真和统计建模,首先利用Apel海浪谱模型和Monte Carlo方法仿真不同风速下的大尺寸二维粗糙海面,进而分别利用物理光学模型和弹跳射线法两种高频电磁散射模型考虑海面的单次散射和多次散射,实现大尺寸海面的极化SAR海杂波仿真,并利用X波段地球物理模式函数和岸基实测海杂波对仿真海杂波的精度和统计分布进行验证.基于仿真海杂波数据,利用典型的乘积模型和Mellin类统计量开展海杂波统计建模和特性分析.
矢量潜标阵列是重要的反潜警戒声纳系统,其目标精确定位能力能够为反潜警戒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对此,以几何精度稀释(geometrical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为定位系统性能评价指标,推导了多阵元情况下基于到达方向定位(direction of arrival,DOA)及基于到达时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定位的GDOP表达式,并仿真比较了不同阵元数量对定位性能的影响,不同布站几何的阵列半径敏感度、测量误差敏感度、站址误差敏感度和有效
在复杂场景中,目标与环境之间的耦合散射会造成雷达图像特征的干扰,这一问题给雷达目标自动识别与跟踪技术带来了困难,成为雷达、电磁领域持续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目前,使用传统的电磁数值计算方法对复杂场景散射问题进行仿真,所需计算资源巨大,耗时很长,而且多限于针对单一类型复合目标,难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需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复杂场景散射中心模型化的方法,集成散射中心模型、物理光学法、积分方程法、四路径模型、射线追踪等方法为一体,实现了复杂场景、群目标雷达成像快速仿真.本文给出了三种有代表性的复杂场景的逆合成孔径雷
玛湖凹陷地区衰竭式开发直井初产高、递减快,常规注水开发不适应,通过注烃类气转换开发方式,可以大幅提高采收率.利用细管法测定注气试验区最小混相压力为41.71 MPa,玛湖地区目前地层压力条件下普遍可以实现混相驱;根据玛湖地区储层特征及地质力学参数,同时将天然裂缝及人工描述参与模拟,优化裂缝展布形态,建立了三维压裂缝网模型;基于压后缝网模型开展布井方式、注气速度及气驱油藏动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平均缝网长轴173.90m,最长846.90m,短轴6.44m;采油井部署井轨迹距顶2/3厚位置,气体波及
由于双基地雷达具有反隐身、抗干扰、抗摧毁等诸多天然优势,双基地雷达的 目标探测和识别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以双基地雷达微动空间 目标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电磁计算双基地散射数据和双基地雷达目标回波的对应关系,然后指出了利用电磁计算数据获得的目标仿真回波与 目标真实回波极化坐标系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校正方法,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保证了电磁仿真回波数据与实测回波数据的极化一致性,可以为后续的双基地雷达目标特征提取、目标识别等算法研究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