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中国专家共识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不断推广与普及,胸腔镜技术逐渐应用于心血管外科领域,已经能够完成部分手术.胸腔镜心脏手术是传统心血管外科技术和腔镜外科技术的结合,其主要特点是采用胸腔镜全部或部分暴露术野,意义在于保障手术安全及手术效果,减小手术入路创伤,减小切口对美容、患者心理方面的影响.但是,由于国内各地经济发展和腔镜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对胸腔镜技术在心血管外科领域的认识与应用也有差异.面对众多的患者,需要更多的医师了解和掌握胸腔镜心血管外科技术。

其他文献
患者女,21岁.1岁时因感冒查体发现心脏杂音,平时无心悸、胸闷,活动不受限,无心前区疼痛病史.2011年8月住院,检查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收缩期2/Ⅵ级吹风样杂音.心电图未见异常.心脏超声心动检查提示各房室大小、心脏瓣膜及左心室功能均正常,主动脉窦内未见左冠状动脉开口,距肺动脉瓣上方18 mm处见一宽约6 mm血管开口于主肺动脉后内侧壁处;以舒张期为主的异常血流信号,与正常冠状动脉血流方向相反,
期刊
患者 女,58岁.反复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5年,外院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左心室占位,后就诊我院.查体:一般状况良好,心脏听诊心率75次/min,律齐,各瓣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行经胸心脏超声并采集实时三维超声图像后考虑"二尖瓣瓣下占位,约23 mm×22 mm,左心室心内膜及二尖瓣瓣叶无明显累及,二尖瓣开放和关闭未受影响,左心室大小、收缩及舒张功能正常"。
期刊
胸腔镜手术在过去的20年里被患者普遍接受[1].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我们进行了213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以每6个月为一个阶段分为3个阶段,现对3个阶段的中转开胸率、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目及探查组数进行对比总结。
期刊
患婴 女,1.3岁;10.5 kg;生后发现心脏杂音.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上肢血压80/50 mm Hg(1 mm Hg =0.133 kPa),下肢血压90/55 mm Hg,四肢经皮氧饱和度(SPO2)0.83.心率108次/min,律齐,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传导局限.余未见异常.X线胸片示心影近似二尖瓣型,上纵隔影宽,主动脉结观察欠满意,双心室增大,心胸比率0.55.入
期刊
目的 探讨儿童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资料,年龄2个月~6岁,平均(18.9±7.2)个月;体质量4~21kg,平均(11.3±4.8)kg.先天性心脏病12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5例,马方综合征1例.全组患儿均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采用瓣环环缩术、人工瓣环成形术、瓣叶裂缺修补术、后瓣矩形或三角形切除成形术、腱索折叠等个体化的
目的 总结肋间动脉重建在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中的脊髓保护作用.方法 2003年8月至2010年8月,81例CrawfordⅡ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男61例,女20例;平均年龄(39.4±10.32)岁.采用4分支人工血管进行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手术经胸腹联合切口,使用深低温、分段停循环技术,对胸(T)6 ~12肋间动脉和腰(L)1、2动脉进行动脉管法原位重建.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做成一血管片与
总结199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们行全肺切除的84例单侧非结核性毁损肺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因分类、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资料和方法 本组中男47例,女37例;年龄13 ~74岁,平均(51±18)岁.病程4周~40年,平均11.8年.术前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单侧肺毁损,肋间隙变窄,纵隔向患侧移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支气管变形、狭窄或闭锁45例.根据临床表现、细菌学、影像学及术后病理学将84例非结核
期刊
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和《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主办、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承办的“第四届国际微创胸腔镜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12月1日至3日在上海举行。
期刊
患者 女,60岁.胸痛1月.既往病史无特殊.CT(图1)示左后胸膜片状软组织肿块影,局部结节样,密度均匀,大部分与胸壁宽基底相连,CT值约31HU;相邻肋骨骨质密度不均,皮质连续性差;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增强各期见肿块轻到中度强化.考虑间皮瘤.穿刺病理示镜下少量纤维组织内较多挤压变形的细胞。
期刊
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胸部CT的广泛应用,临床遇到的肺内小结节越来越多.尤其是胸部薄层高分辨CT检查,检出很多直径10 mm以下的微小结节或淡片状磨玻璃样改变(ground-glass opacity,GGO),给临床诊治带来了更大挑战.1948年O' Brien等首次提出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这一概念[1],特指那些肺实质内单发的,直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