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对话教学法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renma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13-01
  新课改教学思想,强调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直接改变了课堂上单调式的灌输教学理念,鼓励教师采取一些更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而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对话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推动學生对话、师生交流的有效方法,并且可以进一步营造出平等、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更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在地理课堂上运用对话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综合在一起,创立出更富成效的对话学习内容。
  一、对话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对话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即是“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一味追求内容的灌输,开始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感知,这样能够使得师生运用更为和谐化的关系。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对话教学法主要具备以下这些特点:第一是平等性。教师与学生只能处在一个在平等的位置,双方才可能展开有效的对话内容,进行充分的合作;第二是合作性。这个特点能够保证师生在课堂上展开有效的合作探究,并基于情感内容来升华学生学习质量;第三是互动性。教师与学生展开合作时必然会形成互动,不单单是局限在教材内容上,也可以就学生的兴趣所在,进行适当的情感交流。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对话教学法的应用内容
  1.师生对话情况。
  在进行师生对话的情况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切实的了解,教师提出的教学问题,应该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并且能够兼顾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对整个对话过程展开灵活性的调整,帮助学生主动将对话内容融入到自己的学习思维之中,这样才能够发挥其学习主动性。例如像在对“澳大利亚”这个课时的内容进行探究时,教师不妨在教学之初,向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澳大利亚可以拥有数量丰富的古老动物?这与其地质特点有着怎样的关系?”当然,考虑到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同时也为了保障对话教学的效率,老师不妨为学生提供一些附件性的条件,帮助学生结合澳大利亚实际的地理环境来进行回答。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可以从“四面环海的地理情况”、“缺乏凶猛的动物天敌”等内容展开,帮助大家对问题展开详尽的分析和探究,并为学生在对话互动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
  2.生生对话情况。
  生生对话也是对话教学法中,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课堂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开展正常化的生生对话。在实际教学中,不妨先建立关于生生对话的教学情境,这样能够让学生更为积极的投入到互动过程。像在对“长江三角洲”的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让一些生这些地区,或者是游览过这些地区的学生担当“导游”,对该地区的民俗风情、地理特征、自然风光等内容进行介绍,进而达到强化生生对话的目的;还有,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担任对话的主人,帮助他们运用理性化的思维,来对初中地理内容展开更为深入的思考,培养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养成批判意识。像在对“自然灾害”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时,学生不妨以小组的形式,对身边可能存在的一些“自然灾害”进行讨论,并列举出这些“自然灾害”中的所存在的利弊点,同时,还可以就“防范自然灾害”的内容,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演示互动,加深其理解深度,开拓学习视野,这样既能够从辩证的角度来理解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深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开展对话教学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开展对话教学法具有较多优点,但是教师在运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这两项内容:首先,是要明确对话教学法的目标,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对话过程,都应该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进行,尽可能让学生表现出最大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对话过程中来;其次,是要给予学生相应的自主权利。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实施对话教学法,教师要避免出现过于主观化的对话思维,避免自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过于强势,要让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究学习,引导他们对相关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思考,并在对话过程中,形成相应的学习责任感,这样对其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在运用对话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把握教学的节奏点,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理解,对地理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认识,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互动学习习惯,并从更为多元化的角度来认识学习。
其他文献
时体系统一直是英汉语言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但其语言中存在的体压制现象受到关注却只是近年的事情。本论站在压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据英汉两语言体系统中构式压制与词汇压制的
在近百年的文化思潮中,“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古代文明,一直是作为负面认识进入学术视野的,在民间更被看作古代社会阶级压迫、社会不平等的关键所在。其实,这一古代政治文化
【摘 要】了解学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良好的自学能力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坚强后盾;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了解学生;自学能力;潜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80-01  教学有效性既指如何教,同时学得如何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也就是:提高学习效率,获得学习
莫言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材体系是一个强化的趋势,而其作品却存在较多的难以胜任文学教育的缺陷。学者对其作品的低俗描写多有指摘,而本文则更重视其作品对中国形象、民族认同
在全球金融危机语境中重新召唤和追问马克思主义的出场方式,我们不能停留在文本解读层面,更不能简单锁定当年马克思的理论形态而不与时俱进。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
“滑动摩擦力”是初中力学的重点、难点,而且具有力学的共同特点:抽象、枯燥,导致学生认识、理解难度大。在教学时适当地设置一些小实验,可以让抽象、枯燥的“滑动摩擦力”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18-01  踏上三尺讲台,从事英语教学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来,一直自我感觉良好。因为做到了“把眼睛盯在课标上,功夫花在备课上”,再加上“天天与学生相处在背书任务的清理中,日日与学生纠结于知识点的应用上,年年与学生交流于作业的错题中”,所以教学成绩相当不错。一边欣慰着自己的教学成绩,一边骄傲着诸多荣誉的
由于受到自由风潮的影响,汉魏六朝的文学思想产生出一系列极富转折意味的新变,文学情感观中重"缘情"而轻"礼义"的转折便是其中之一。其实质是,魏晋士人要求在审美情感的表达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