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普通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结合多媒体技术,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与多媒体有机结合使用的几种实践,力求使小学语文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更深层次地影响着教育教学手段、方法和质量的变革。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教学方法单一,教育资源利用有限,教学效果有待提升。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有效发挥教师主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利用社会资源广泛性,确保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快乐、高效。
一、利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多媒体以其特有的直观性、形象性与感染力,通过图文、动画、色彩及音响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形成强烈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唤起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要求,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新课伊始,新颖有趣具有启发性的导入,往往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根据多媒体的特点,恰如其分地运用其导入,无疑是引发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瑞金城、沙洲坝、毛主席与乡亲们,一口井等丰富的图片资料,然后再问同学们,是谁挖的井?是什么人不忘挖井的人?为什么不忘记挖井的人?简单的几个问题,激起了学生求知的兴趣,使课堂中充满了乐学的氛围。
二、利用多媒体能使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在学习新课前利用多媒体放一些音乐、图片、影片等,有利于集中学生精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情境当中。例如,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由于古诗不是儿歌,学生不能一读即懂。因此有的学生对古诗望而生畏,还没学就有了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变畏学为乐学了。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思维
情景教学法是语文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小学生,设计好教学情境,学生的情感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由于多媒体具有很强的直观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形式多样的展示,展示素材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视频动画、网页等形式不拘一格,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教材之中,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教材的丰富内涵。
例如,在《翠鸟》一文的教学中,我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关于翠鸟的视频介绍,通过多媒体播放翠鸟的日常生活习性,剪辑动物世界里的相关视频,科学解释翠鸟的生理特征和形态学特点。在课堂教学时,先让学生欣赏这些视频材料,让学生感受翠鸟那美丽的色彩、婉转的鸣叫、敏捷的动作等。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多种感官刺激,感觉自己好像是在翠鸟的园林里。这样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此情景之下,借机设置问题:“通过观察,翠鸟给你留下的哪个印象最深刻?”有的学生从翠鸟羽毛的颜色上去说明,有的学生从翠鸟的鸣叫声加以赞美,有的学生喜欢翠鸟那敏锐的身姿……
这样教学,学生的激情被激发出来,课堂氛围活跃,高潮不断。于是我又借机发问:“既然同学们这么喜爱翠鸟,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呢?”这一问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教材设置的根本目的,不仅教给学生语文知识上的东西,如写作手法、精美词句等,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如何通过阅读《翠鸟》唤醒保护好大自然、热爱野生动物等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本节课通过视频欣赏、教师的科学点拨,大大提高学生对的文章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促进课堂效率提高
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师讲授的知识密度增大,从而做到信息量更大、课堂效率更高。和语言相比,图形更为直观、更为形象,蕴含的信息量也更大;和图形相比,则动画更先进,它以闪动跳跃的文字,缩放、移动的图像以及变换可调的颜色为元素,信息含量更丰富,操作速度更快,传达的效果也更好,无疑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
除了必须用板书教导学生规范生字书写外,其它教学内容大多可以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教师只需轻轻点击,内容就可以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无需反复讲解便使学生了然于胸。一堂课下来,不仅时间节约了,而且课堂容量加大了。例如,在教学新课《云雀的心愿》时,我通过多媒体渠道将沙粒飞扬的沙漠、汹涌澎湃的洪水和百鸟争鸣的森林以Flash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在兴致勃勃地看“电视”的过程中,增加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从而产生“森林很重要”的想法,提升了植树造林、保护自然的环保意识。这样下来,原本需要三课时的内容只需两课时甚至一课时就可以达到效果,使长课短讲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快速通道。
总之,多媒体教学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的新事物,是科学的产物,事实证明了其在教学效果实现中的积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必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优势,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简单、快乐、高效。
参考文献
[1]蔡艳丽.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经验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1)
[2]朱明珠.多媒体走进课堂,小学语文绽放光彩[J].教书育人,2012,(4)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更深层次地影响着教育教学手段、方法和质量的变革。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教学方法单一,教育资源利用有限,教学效果有待提升。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有效发挥教师主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利用社会资源广泛性,确保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快乐、高效。
一、利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多媒体以其特有的直观性、形象性与感染力,通过图文、动画、色彩及音响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形成强烈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唤起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要求,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新课伊始,新颖有趣具有启发性的导入,往往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根据多媒体的特点,恰如其分地运用其导入,无疑是引发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瑞金城、沙洲坝、毛主席与乡亲们,一口井等丰富的图片资料,然后再问同学们,是谁挖的井?是什么人不忘挖井的人?为什么不忘记挖井的人?简单的几个问题,激起了学生求知的兴趣,使课堂中充满了乐学的氛围。
二、利用多媒体能使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在学习新课前利用多媒体放一些音乐、图片、影片等,有利于集中学生精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情境当中。例如,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由于古诗不是儿歌,学生不能一读即懂。因此有的学生对古诗望而生畏,还没学就有了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变畏学为乐学了。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思维
情景教学法是语文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小学生,设计好教学情境,学生的情感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由于多媒体具有很强的直观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形式多样的展示,展示素材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视频动画、网页等形式不拘一格,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教材之中,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教材的丰富内涵。
例如,在《翠鸟》一文的教学中,我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关于翠鸟的视频介绍,通过多媒体播放翠鸟的日常生活习性,剪辑动物世界里的相关视频,科学解释翠鸟的生理特征和形态学特点。在课堂教学时,先让学生欣赏这些视频材料,让学生感受翠鸟那美丽的色彩、婉转的鸣叫、敏捷的动作等。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多种感官刺激,感觉自己好像是在翠鸟的园林里。这样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此情景之下,借机设置问题:“通过观察,翠鸟给你留下的哪个印象最深刻?”有的学生从翠鸟羽毛的颜色上去说明,有的学生从翠鸟的鸣叫声加以赞美,有的学生喜欢翠鸟那敏锐的身姿……
这样教学,学生的激情被激发出来,课堂氛围活跃,高潮不断。于是我又借机发问:“既然同学们这么喜爱翠鸟,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呢?”这一问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教材设置的根本目的,不仅教给学生语文知识上的东西,如写作手法、精美词句等,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如何通过阅读《翠鸟》唤醒保护好大自然、热爱野生动物等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本节课通过视频欣赏、教师的科学点拨,大大提高学生对的文章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促进课堂效率提高
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师讲授的知识密度增大,从而做到信息量更大、课堂效率更高。和语言相比,图形更为直观、更为形象,蕴含的信息量也更大;和图形相比,则动画更先进,它以闪动跳跃的文字,缩放、移动的图像以及变换可调的颜色为元素,信息含量更丰富,操作速度更快,传达的效果也更好,无疑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
除了必须用板书教导学生规范生字书写外,其它教学内容大多可以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教师只需轻轻点击,内容就可以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无需反复讲解便使学生了然于胸。一堂课下来,不仅时间节约了,而且课堂容量加大了。例如,在教学新课《云雀的心愿》时,我通过多媒体渠道将沙粒飞扬的沙漠、汹涌澎湃的洪水和百鸟争鸣的森林以Flash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在兴致勃勃地看“电视”的过程中,增加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从而产生“森林很重要”的想法,提升了植树造林、保护自然的环保意识。这样下来,原本需要三课时的内容只需两课时甚至一课时就可以达到效果,使长课短讲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快速通道。
总之,多媒体教学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的新事物,是科学的产物,事实证明了其在教学效果实现中的积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必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优势,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简单、快乐、高效。
参考文献
[1]蔡艳丽.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经验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1)
[2]朱明珠.多媒体走进课堂,小学语文绽放光彩[J].教书育人,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