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实施路径的回顾与反思

来源 :中国经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考量,发展低碳经济已逐渐取得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观察与搜证,人们逐步得出了全球变暖的结论,气候变化成为国家、企业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碳排放问题也成为多国高度关注的议题甚至成为大国博弈的选项。上世纪70年代末,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一些国家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即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原材料加工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其他文献
论文对民国时期国内涉侨报刊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其研究价值。民国时期涉侨报刊主要分为政府部门涉侨报刊、涉侨组织与社团报刊、涉侨学校报刊以及侨刊乡讯等四类;一些规模较
个人破产制度作为债务了结的市场化机制,具有限制投资风险、激发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价值。借鉴域外经验,个人破产制度至今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成熟运行,在我国建立个人破产
未来十年内,我国清洁能源会得到快速发展,但实质性减少使用化石能源仍然很难得到较大突破。2060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通过四十年努力,使我国碳排放接近零,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熊十力《读经示要》融贯中西,平章汉宋,传承传统经学,以经学为学术基础,返本开新,重建儒家道统、学统、治统,建构新儒家哲学体系,直接影响其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第二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需要为碳达峰合理负担社会成本,也需要自身为适应这一目标而作出改变。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
加大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对于高碳行业的转型风险亦需做好预案、留足缓冲。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是中国制定政策时的硬约束,对经济和市场都有深远影响。本文聚焦于
企业的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或者说所谓的“风口”。目前百年不遇的潮流或风口,就是全球碳中和。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
中国试点碳市场已成长为配额成交量规模全球第二大的碳市场。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碳排放权交易是控制碳排放总量的有效政策工具,碳
中国在未来十到四十年时间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面临不小的困难与挑战。但是,中国未来的探索经验也将给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提供值得借鉴的独特样本。“碳达
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支持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