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无痛护理技术,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中、后各项生理指标,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前、中、后的心率、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都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中、后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两组各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无痛护理技术 手术室护理 满意度
手术室护理是手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改善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輕病人的痛苦,还可以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减少因医患纠纷导致的不良影响。近年来提出的无痛护理技术就是改善手术室护理的一项重要方法,1995年美国疼痛协会把疼痛定义第5生命体征,排在四大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1],无痛护理技术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因此,我院重点研究了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的年龄为13至53岁,平均年龄37.5岁,手术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情况、手术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在手术当天早晨按常规在病房内进行插胃管以及导尿,手术室中采用常规的消毒方法和穿刺方法等;实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无痛护理技术,主要包括术前无痛技术、术中舒适无痛护理、术后恢复护理及术后回访等细节方面的无痛护理方法[2]。(1)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前一天巡视病人,评估病人静脉穿刺部位,指导病人用温水洗浴清洁,保持皮肤干净无油脂,术日晨为病人解释静脉穿刺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放松身心,然后在病人静脉穿刺的皮肤处涂抹利多卡因软膏厚度约1mm进行表面麻醉,30min后用无菌棉签清洁穿刺部位皮肤,用碘伏消毒后绷紧皮肤以正规的手法为病人进行静脉穿刺。(2)无痛导尿,在患者全麻的情况下为病人实施导尿术。术前应向病人解释插尿管对手术病人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由于尿管在插入尿道后对尿道粘膜的刺激性比较大,容易造成病人的不适与抵触,不利于导尿术的顺利进行,有关报道显示,运用全麻诱导后导尿的方法可降低术前导尿对病人造成的不适[3],在病人全麻清醒期仍然会有尿管对身体造成的不适感,因此术前应指导病人积极配合,安全顺利的度过全麻清醒期。(3)无痛胃管置入术,术前为病人详细解释置入胃管的目的及重要性,指导病人正确的配合方法,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采用可视喉镜直视下插胃管法,在顺利麻醉诱导后,视频喉镜置入前,先将胃管插入到病人的后鼻道,置入视频喉镜插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导管后即将胃管插入[4]。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各项生理指标,然后统计对比,生命指标越好说明患者的护理质量越好,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包括满意、良好、不满意三项,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对以上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平均为(86.5±3.5)次/min,血压平均值(106.5±4.2)mmHg,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平均为(72.8±2.4)次/min,血压平均值(96.8±3.8)mmHg,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平均值均高于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平均值,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分析见表1。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有40例,认为良好的4例,不满意的有6例,平均满意度为88%,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有48例,认为良好的2例,不满意的有0例,平均满意度为10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分析见表2。
3 讨论
手术患者是住院病人中一个很大的群体,如何为手术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护理工作者应当重视的课题,为病人实施无痛护理技术是体现人性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主要有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无痛导尿和无痛胃管置入术,这些技术都充分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极大地促进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本研究表示,实施无痛护理技术不仅使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更加正常平稳,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因此,应重视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并不断改进完善,并推广到临床应用中。
参考文献
[1]武玲玉,陈美好,阳莉萍.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3,(17):129-130.
[2]潘莉玮.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05):69-70.
[3]李纯,刘芳.注重无痛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J].当代医学, 2011, (18):111-112.
[4]白雪玲,杨禄坤.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103-104.
【关键词】 无痛护理技术 手术室护理 满意度
手术室护理是手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改善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輕病人的痛苦,还可以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减少因医患纠纷导致的不良影响。近年来提出的无痛护理技术就是改善手术室护理的一项重要方法,1995年美国疼痛协会把疼痛定义第5生命体征,排在四大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1],无痛护理技术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因此,我院重点研究了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的年龄为13至53岁,平均年龄37.5岁,手术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情况、手术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在手术当天早晨按常规在病房内进行插胃管以及导尿,手术室中采用常规的消毒方法和穿刺方法等;实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无痛护理技术,主要包括术前无痛技术、术中舒适无痛护理、术后恢复护理及术后回访等细节方面的无痛护理方法[2]。(1)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前一天巡视病人,评估病人静脉穿刺部位,指导病人用温水洗浴清洁,保持皮肤干净无油脂,术日晨为病人解释静脉穿刺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放松身心,然后在病人静脉穿刺的皮肤处涂抹利多卡因软膏厚度约1mm进行表面麻醉,30min后用无菌棉签清洁穿刺部位皮肤,用碘伏消毒后绷紧皮肤以正规的手法为病人进行静脉穿刺。(2)无痛导尿,在患者全麻的情况下为病人实施导尿术。术前应向病人解释插尿管对手术病人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由于尿管在插入尿道后对尿道粘膜的刺激性比较大,容易造成病人的不适与抵触,不利于导尿术的顺利进行,有关报道显示,运用全麻诱导后导尿的方法可降低术前导尿对病人造成的不适[3],在病人全麻清醒期仍然会有尿管对身体造成的不适感,因此术前应指导病人积极配合,安全顺利的度过全麻清醒期。(3)无痛胃管置入术,术前为病人详细解释置入胃管的目的及重要性,指导病人正确的配合方法,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采用可视喉镜直视下插胃管法,在顺利麻醉诱导后,视频喉镜置入前,先将胃管插入到病人的后鼻道,置入视频喉镜插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导管后即将胃管插入[4]。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各项生理指标,然后统计对比,生命指标越好说明患者的护理质量越好,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包括满意、良好、不满意三项,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对以上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平均为(86.5±3.5)次/min,血压平均值(106.5±4.2)mmHg,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平均为(72.8±2.4)次/min,血压平均值(96.8±3.8)mmHg,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平均值均高于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平均值,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分析见表1。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有40例,认为良好的4例,不满意的有6例,平均满意度为88%,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有48例,认为良好的2例,不满意的有0例,平均满意度为10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分析见表2。
3 讨论
手术患者是住院病人中一个很大的群体,如何为手术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护理工作者应当重视的课题,为病人实施无痛护理技术是体现人性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主要有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无痛导尿和无痛胃管置入术,这些技术都充分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极大地促进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本研究表示,实施无痛护理技术不仅使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更加正常平稳,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因此,应重视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并不断改进完善,并推广到临床应用中。
参考文献
[1]武玲玉,陈美好,阳莉萍.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3,(17):129-130.
[2]潘莉玮.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05):69-70.
[3]李纯,刘芳.注重无痛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J].当代医学, 2011, (18):111-112.
[4]白雪玲,杨禄坤.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