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选择素与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koxiu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P-选择素与D-二聚体变化及其临床药物干预后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FCM),以单克隆抗体为探针测定40例下肢DVT患者及20例健康人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应用免疫方法测定D-二聚体(D-dimer)含量.结果 DVT组在发病的早期P-选择素与D-二聚体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溶栓抗凝等治疗后不同时间P-选择素与D-二聚体阳性表达率呈降低趋势,其中应用奥扎格雷钠组与非奥扎格雷钠组比较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D-二聚体的变化无显著差异.出院1个月后P-选择素与D-二聚体含量明显降低,但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较正常人偏高.结论 急性DVT患者早期体内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溶解处于亢进状态;奥扎格雷钠能降低血小板活化;P-选择素,D-二聚体可做为DVT诊断的指标之一;出院后DVT患者仍是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随访。

其他文献
目的 可切除原发性肝癌术前TACE对术后生存率影响的系统评价.方法 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获得1980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发表的可切除原发性肝癌行术前TACE的相关文献.按照人选标准选取合适的临床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资料整理后根据meta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合并分析.分别计算术前TACE组(TACE+手术)与对照组(手术)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并根据异质性分析选
人们对于阅读普遍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阅读只适用于语言类学科,而对于数理学科就显得可有可无,其实在数理学科中“阅读”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如数学的习题、定理、概念、性质等
线粒体是细胞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细胞器,能够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底物.当细胞处于恶劣环境时,线粒体通过自噬清除不需要或损伤的线粒体来减轻负荷,补充营
RNase L是先天免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因子.能够使RNA水解从而抑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近年来,RNase L已被报道在多种肿瘤中存在表达差异,并与这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
美国康复医学会的一个跨学科研究脑损伤的特别兴趣小组,通过对现存的171篇文献进行循证的回顾性研究,为认知功能康复实践提出了临床建议,并根据所获得证据的支持力度而将临床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2 (ACE2 )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的同系物 ,是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成员。ACE2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中有着重要生理作用 ,其对高血压、心功能以及心
1. 27~28 March,2001.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uberculosis :A Re-emerging Worldwide Health Problem. Cairo, Egypt.Contact: Professor Fatma S. Sobhi, E1-
期刊
HSP70是HSP家族中最重要最保守的一类,不仅能够有效维持细胞结构的稳定以及提高细胞对应激原的耐受性,还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发生、生长以及凋亡,与肿瘤免疫也有很大的相关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