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法检测持续高产和质粒介导的AmpC β内酰胺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uhea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以苯基硼酸(Phenylboronic acid,PBA)和氟氯西林(Flucloxacillin,FCC)为抑制剂检测持续高产和质粒介导的AmpC β内酰胺酶(AmpC-BLA)的可靠性.方法 以PBA和FCC作为AmpC-BLA的抑制剂,采用双纸片增效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分别检测阳性控制菌株阴沟肠杆菌(029M)、质粒介导的ACT-1型大肠埃希菌DHSa2919、MOX-1型肺炎克雷伯菌、LAT-2型大肠埃希菌,阴性控制菌株阴沟肠杆菌O29(野生型)、大肠埃希菌SHV-1、大肠埃希菌SHV-2、大肠埃希菌SHV-5、大肠埃希菌TEM-1、大肠埃希菌TEM-3、肺炎克雷伯菌SHV-18、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107株革兰阴性杆菌的AmpC-BLA,与头孢西丁三维试验(3-DT)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方法检测AmpC-BLA的准确度.结果 头孢西丁3-DT、PBA、FCC抑制试验检测4个阳性控制菌株和9个阴性控制菌株都获得了如期结果.检测107株肠杆菌科细菌的AmpC-BLA,3-DT阳性率24.3%(26/107),PBA、FCC双纸片增效试验阳性率分别为30.8%(33/107)、26.2%(28/107),PBA、FCC双纸片协同试验阳性率均为23.4%(25/107).接合试验有2株奇异变形杆菌和1株肺炎克雷伯菌阳性,为质粒型AmpCBLA.PBA和FCC双纸片增效试验检测诱导型AmpC-BLA有较高的假阳性,而双纸片协同试验的准确度高,与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相比符合率均达99.1%.结论 PBA和FCC为抑制剂的双纸片协同试验,不管是检测持续高产型还是质粒介导的AmpC-BLA,均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有效、准确等特点。

其他文献
雌三醇(Estriol,E3)是一类具有较强生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的内源性激素.它以游离形式直接由胎盘分泌进入母体循环,在母体肝脏内很快地以硫酸盐和葡萄糖苷酸E3的形式代谢。
期刊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ASC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对IBD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159例IBD患者[溃疡性结肠炎(UC)97例,克罗恩病(CD)62例],167例主诉为腹痛、腹泻并除外IBD的患者和25名健康人血清中IgG型与IgA型ASCA和ANCA.结果 ASCA-IgA/IgG在CD
诺罗病毒(Norovirus)是引起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约有60%~80%的人类胃肠炎的暴发流行是由于诺罗病毒引起[1-2].它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发病.诺罗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可以通过粪口传播、也可以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传播、还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导致暴发流行,例如:在老年公寓、幼儿园、医院、学校、餐馆、游轮、军营等.近几年医院内发生诺罗病毒感染呈
期刊
目的 检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的基因突变.方法 提取家系中,临床通过典型特征和血脂检测诊断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基因组DNA,首先检测载脂蛋白B100(apoB100)基因R3500Q突变,以排除家族性apoB100缺陷症(Fam
胎母血型不合时母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针对胎儿红细胞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易造成新生儿溶血病(HDN).一般而言,IgG抗体效价与溶血程度成正比,但也有抗体效价较高而溶血程度较轻者,或抗体效价较低而溶血程度较重者,这可能与IgG亚类(subclasses)有关.IgG亚类包括IgG1、IgG2、IgG3、IgG4 4种,但目前对IgG亚类的检测仍处于试验阶段[1]。
期刊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导致肝脏PAH酶活性降低或丧失所致.临床表现为不可逆的智力发育迟滞、癫痫等症状.新生儿筛查显示,PKU在中国人群中发病率为1/11 000[1].在中国人pah基因的已知突变中,一些突变改变了基因序列中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为此,我们应用PCR限制性内切酶法(PCR-RFLP)直接检测一些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的
期刊
期刊
目的 评价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LD/PRA,ARR)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44例PA、9例嗜铬细胞瘤、8例无功能性瘤、12例库欣综合征、4例肾动脉狭窄及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LD、PRA结果,计算ARR,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卧位ALD ROC曲线下面积为0.947,临界值(cut-off值)为174.1 ng/L时
期刊
病历摘要  患者男,79岁.2007年10月13日主因"咯血3 d"入院.患者10月10日受凉后咯血,暗红色,有血块,约10 ml,伴乏力、胸部不适,无发热、盗汗、胸痛等症状.诊断为左下叶支气管扩张,肺炎;给予止血、抗炎药物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但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贫血,疑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明确诊断行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学、外周血免疫分型检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