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冈人的婚礼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tmlb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茨冈人看起来与印度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人类学家还是找到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了他们的祖先不是罗马尼亚人,也不是埃及人,而是印度旁遮普一带的一个部落。茨冈人属印欧人种,曾是印度传统的游牧民族,但迫于宗教势力的排挤和饥荒,他们需要向外迁徙,因此离开了印度。在众多的茨冈人部落里,我最感兴趣的是生活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边界的古吉拉特邦的拉巴里部落,这里的常住人口很少,大多数茨冈人经常会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游牧民族的各支一年要在同民族人的村子相聚一次,以庆祝每个茨冈人一生中最重大的仪式——婚礼。
  上帝来自黏土
  拉巴里部落茨冈人的婚礼通常都在印度教的神祇克利须那的降临日举行(每年8月)。克利须那是拉巴里部落主要敬奉的神。
  我和为我带路的穆尔提辗转了几天,相继拜访了当地茨冈人的几个部落,恰逢他们在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我本想试着得到他们的允许,将婚礼过程拍摄下来,但所有的努力都变成了徒劳,甚至那些开始不反对我们出席婚礼的茨冈人也拒绝了我的请求,他们也没有向我解释原因。但是最终我还是有幸拍到了几张。
  我的帐篷搭在我们所在市的边郊,与茨冈部落的一个小村子相邻。早上,我们收拾好东西准备继续旅程,要出发时发现这个小村子里的妇女都穿着节日的盛装,正朝着距离村落两公里远的湖边走去。出于好奇,我们和穆尔提在没经这些妇女允许的情况下,怀着既激动又不安的心情悄悄地跟在她们后面。
拉巴里部落的茨冈人现今仍过着游牧生活。
一群茨冈女性正围着神像,为它装扮。

  妇女们走到水边,蹲下身,将手伸到湖水里,抓出一把黏土放到岸边。她们沿着湖边一边移动,一边不停地重复着这个动作,直到再找不出白色黏土了。她们将岸边的黏土收集到一个木制的盘子里,开始用这些黏土固定形状。半个小时后,一个半米来高的黏土模型出现在刚才的木制盘子里,像是一个人的模样,粘土人的脸不禁让人想起复活节岛的石像。穆尔提告诉我她们是在制作神像。
  黏土在太阳的照射下干透后,女人们给神像穿上了“衣服”,装饰了彩带。神像做好后,其中一个看上去最年轻的、20岁左右的姑娘将神像连同盘子一起顶到头顶,向村落的方向走去,其余人都跟在她后面。
  黏土制的神像被放在村边一个如同大马戏棚一样的大帐篷里。穆尔提告诉我,拉巴里茨冈人的几场婚礼待会儿会在这个大帐篷里举行。我们走进帐篷,为了不引来过多的关注,找了一个角落坐在地上。
  从前,为了游牧的需要,茨冈人组成一个个群体,其成员不一定是有血缘关系的人。这种联合主要出于经济原因,也有为了集体安全的考虑。每个群体有5-25个帐篷。每一个家庭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脱离群体。在群体里劳动是集体进行的,劳动所得在成员中分配,不劳动的老人和妇女也参加分配。每个茨冈群体都有自己的领头人。茨冈人称首领为“茨冈男爵”。茨冈人选择首领主要根据个人的品质:有否智谋,是否机灵,能否与当局搞好关系等等。一般来说,由享有绝对权威、能熟悉周围居民语言、善于维护群体利益的老一辈代表充任首领。首领职位不继承,不过仍有儿子接替父位的情况。
  为了完成某一项工作,茨冈人常常临时组成一个小团体,其成员要发誓不隐瞒收入。全部收入由所有成员平均分配;未婚男子和姑娘只拿一半。
  婚礼流程还没开始,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帐篷里走来走去。人们渐渐安静下来,一个小伙子拿来两把木椅摆在帐篷中央,正对神像,几位中年女性用花把两把木椅装饰了一番。正当我目不转睛地观察着他们时,一个个头不高、穿着白色长袍、头上缠着一块亮红色但略微有些褶皱的头巾的男人向我们走来。他用当地语言向我说了什么,穆尔提连忙向他解释了我的来历、我来印度的原因以及我是出于好奇等。听了穆尔提的话,这个茨冈男人显然很高兴。穆尔提告诉我,原来这位名叫万卡的中年人来自当地一个较大的茨冈家族,再过几个小时他刚满18周岁的儿子坎就要结婚了,他将邀请我作为他们婚礼尊贵的客人。
茨冈人举行婚礼前,新郎新娘从未见过面。
婚礼当天新郎五彩缤纷的衣着打扮

  新娘的肖像
  万卡把我带到一个装饰得非常漂亮的房子里。这是一座黏土制的房子,里面用各种彩带装饰着,草房顶上撒满了玫瑰花瓣。我走进一个不大的房间,看得出这里同时被当做客厅和卧室,沙发上坐着一个穿着彩色长袍和长裤的男子。他头上缠着彩花带,样子十分喜庆,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就是坎,万卡的儿子。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几个大小伙子会来邀请新郎一起出发,手里拿着给新娘的礼物:包着钱的信封和包着衣服的包裹等。在屋子里我只见到了坎的妈妈,但并没见到坎的其他女性亲戚。
其他文献
豪尔赫,12岁,矿工:他在一座矿山前碾碎石头。工龄14年的少年费拉蒂实际上还是个少年,但他已有超过14年工龄。他现在是擦鞋工,曾做过建筑工人、泥水匠、家具木工、矿工。在他的记忆中,他一直都在工作。而这一切和他13岁时就开始做的一份最重要的工作并不矛盾:自从6年前父母消失后,他就成为4个弟弟妹妹和2个堂妹的“单亲哥哥”。费拉蒂猜想他的父母应该还在某个地方生活着。他只知道,父亲在秘鲁的某个金矿里工作,
Peeple软件的理念:每个人都可以评价其他任何人,不管是同事、邻居还是前任恋人。  地理课上的游戏  八年级时,我们班有个大受欢迎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我制定的,虽然今天的我为此感到羞愧。在一堂无聊透顶的地理课上,老师站在前面用单调的语言讲述着冰川知识,我的同桌和我则在一张格子图案的纸上画了一张表,在最左边从上往下写上班里同学的名字,最上面写了3个类别——外貌、性格、衣着,在每个类别下写上1-6分(
51岁的雪莉·辛格是美国加州长滩市的一位居民。她当了28年的红娘,现在有些厌倦为别人做媒了。在帮助顾客寻找真爱的过程中,她也慢慢培养了一种给自己当老板的独立性。但是她还是担心去哪儿以及如何找到一份新工作。辛格的一个熟人说自己是波斯梅特斯(Postmates)公司的一名自由快递员,每天工作可以赚到200美元。波斯梅特斯公司位于旧金山,是一家专门为各大城市餐馆和商店提供按需送货服务的初创公司,那些餐馆
一个男孩追赶着一个滚动的轮胎,山羊蹄一路嗒嗒作响,入眼满是乱石丛生的沙漠,干燥的热浪在险峻的岩石上蔓延。但这里的居民区仍然维持着绿色,4个泉眼从山间涌出,枣椰树向天空伸展,香蕉、小麦、大麦、大蒜、甜柠檬和葡萄在它们的树荫下生长。比拉德-撒伊特(Bilad Sayit)是位于阿曼中部的一个生机盎然的绿洲。人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2500多年。当年,他们从沙漠手中夺走相对肥沃的土地,用水泥建起一个精细的排
巴西政府反奴役任务小组突袭马拉尼昂煤场。泽维尔·普拉萨特是基督教多明尼哥派修道士,这位法国人几十年来都在巴西亚马逊工作,与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的奴役制度作斗争。现代奴役制度不同于过去雇主把劳工当作私人财产的传统奴隶社会。当今奴隶制度已经不合法,但雇主依然把劳工当作可以随便使用、丢弃的工具,劳工的生存状况既严酷又不体面。全世界可能有2000多万人生活在现代奴役制度的阴影下,这还不算没被发现的奴工。被诱骗
“如果你不喜欢卡洛琳·卡尔森,或者对音乐和舞蹈完全不感兴趣,那我们的确不合适。不过如果你想去维也纳听新年音乐会,品尝小甜点,且你的学历在本科以上,那我很乐意奉陪。”34岁,活泼外向的女人伊莲娜是约会网站的老用户,她最近正准备更新自己在约会网站“迷人世界”(Attractive world)上的主页信息。“我实在不想被那些花花公子纠缠,我想直奔目标。”她说。当然,她还注册了其他约会软件,例如Tind
卡米尔连续3个圣诞节都收到爱人赠送的香水。但她根本不用香水,这让她在每个圣诞节都有种微妙的负罪感。现在,她终于承认:“我需要花点时间处理掉它们。”同时,卡米尔也扔掉了公公婆婆送给她和爱人的酒瓶。“这些瓶子的确是我们房间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些装饰会给人很舒服的感觉,但是我们的房间只有25平方米!”把礼物原封不动地还给赠礼人?要不是收到的礼物太“差劲”,维吉妮也不会这么做。她是个40多岁,追求完美的漂亮
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首先是:什么有害听力?环境和休闲活动中的噪音是失聪的最主要原因。为保护耳朵,应避免让耳朵长期暴露在高于85分贝(大约相当于密集公路交通或厨房用搅拌器的噪音)的环境中。将iPod调到最大音量,连接入耳式耳机,就相当于100分贝的噪音径直进入耳道。2014年,耳鼻喉科医生和德国联邦法定医疗保险医师协会建议,将乐器和耳机的最大音量限制在80分贝以内,音乐活动主办方应该将持久听觉负荷控
孩子们戴着头盔和羊毛面具参赛,但只是为了看起来更酷,在严重摔倒时,它们几乎毫无保护作用。这里的人们说,好的骑手如同马一样思考:他感受到的疼痛越多,受伤越频繁,就会越勇敢——哪怕这个骑手还是个孩子。在印尼的松巴哇岛上,勇敢而年幼的孩子们在马背上角逐,有些骑手才三四岁就开始了训练。他们以80公里的时速在马背上飞驰,穿过田野和赛道,打着赤脚,没有马鞍。一再有孩子受重伤,甚至在这血腥的赛马比赛中失去生命。
一双乌黑的手,光线从手上的褶皱穿过,手腕上有一只做工粗糙的镯子。33岁的列琦米是种植园的一名采茶女工,和其他所有采茶女工一样,她是一个普通的泰米尔女人。列琦米五指灵巧地在茶树的芽尖间舞动着,茶树枝末端的两片叶子和胚芽间的小虫子被吓得慌乱逃走。列琦米边摘边迅速地放入背上的口袋里,而我却做不到那么娴熟。我的采茶师傅列琦米耐心地教我采茶的手势,但茶树枝很顽固,还要使柔软的叶子不被摘碎,需要极其熟练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