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英语教学反馈,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ingt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生对英语的实际理解和应用程度便是我们教学情况最为直观的展示。注重对学生情况的反馈,它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探索新思路,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补救,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课内
  在课堂上,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平等的位置上,积极营造自由和有活力的课堂气氛,变不敢问为敢于问,及时反馈真实的信息,才能起到良好的调控效果。
  1.教师提问。这种方法最为直观、便捷。便于教师随时发现问题,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在形式上也更为灵活,可以是:Free talk, Answer questions, Comments, Retelling 等。在提问时我们应注重采取分层的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注意问题的深度和难度,以免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的回答应及时给予评定,指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对于不足应帮其找出原因以免下次再错,而不应采取批评的方式,从而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同步有效进行。
  有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不及时作出评价,有意延长反馈的时间,延时反馈运用得合理,能起到即时反馈不能起到的作用。比如,有的教师在学生出现困惑时,不马上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下一阶段的材料,学生往往可在后续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
  2.随堂检测。随堂检测不宜量太大、面太广,而应立足本节知识,稍有扩展。抓住重点并及时了解学生对重点的掌握程度。在检测结束后我们可抽一些典型层面的学生进行当堂批阅,也可由学生进行互批互改,然后由老师依据抽样结果进行分析讲解,从而使学生对重难点有更深的了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馈总是带有滞后性的,但是滞后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失去效力。一般情况下,反馈要迅速、及时,特别是对带有错误性质的反馈信息,要随时加以纠正。
  3.学生独立反思。在每一节课上教师都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回顾一堂课所学的内容,自己找出薄弱环节,由教师给予指导并及时解决。
  课堂教学中,常有难以预料的情况发生,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正确答案的讲授,更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对于没听懂的学生,应该慢一些,重复一遍或多举几个例子。
  由于受到时间上的限制,课堂内教学反馈的面往往很小,教师很难有时间对大部分学生予以逐一了解,部分涉及面大的问题无法拓展,这只有借助于课后去解决。
  二、课外
  相对于课内来说,课外时间较为充足,所以说教学反馈的形式更为多样,且内容更为丰富,可以是知识性问题的延伸,也可以是教法、学法的反思等。
  课外反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
  1.作业与单元检测。作业与检测尽可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做好批阅纪录,集中重点问题予以重点评讲。作业也应注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留不同要求的作业。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只完成基础知识部分,不宜过分拓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题目的深度和难度上应有所提升。这样,通过作业我们便可对学生每一章节的学习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在作业评讲上可以采取师生共评方式。对于一部分容易的题目,教师可让一部分学生来讲解,教师只评讲一些学生认为比较难的题目或者易错点,这样既可以达到评讲的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问卷调查与座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了解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情况,而且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座谈与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知识点的学习上学生有哪些得失,教师在讲解上有哪些遗漏,在教法上哪些应作进一步改进。如在教授每个单元对话时,我们通常采用learning—practising步骤。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课文对话中有些方面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过,如天气、问路、打电话等,学生掌握得很好,于是我们便把上述步骤改为practising—learning—practising,先练后学(即对比学习)再到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调查时要求我们对调查的对象及结果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及时分析调查结果,弄清楚原因,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3.研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反馈。研究学习要求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弄清问题本质,自我解决。而合作学习通过与别人合作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开阔视野。教师可以把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定期让各组交流学习心得,让学生从自己的认识角度来解决问题,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反馈交流,更易于为他们所接收,有时候教师也会从中有所启发,改进教学。
  课堂内外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使师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得失,及时调整教与学的方法策略,虎威补充,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其他文献
钢琴演奏除对演奏者的技能要求以外,并要将情感表达融入到钢琴演奏中.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拉赫玛尼诺夫曾呕心沥血创作出《第二钢琴协奏曲》,该钢琴曲演奏中充分体现出当时钢琴
怎样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展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智力,这是目前数学教学中最尖锐、最现实而又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始终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练习不仅仅是一种练习形式,而是一种教学思想。它能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且解决问题的方向(思路)不唯一,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作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计划
对于声乐教学来说,教学资源是教学中的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对声乐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调整和完善声乐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声乐教学资源的定义入手,简
新世纪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体育作为整个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既发展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解题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以上三种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志。在复习课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往往体现在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复习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但要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而且最终以问题的解决为目的。这是数学同其他学科相比,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 
解决一个问题往往可以有许多方法,如算法多样化、图形相关的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的多样化以及解决应用问题的方法多样化,等等。这些需要我们用辩证的观点来与学生共同分析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并灵活地提取或创造新方法解决问题。下面,笔者以一个算法多样化的例子来展开分析。  案例:如何辩证地看待不同的算法?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习中,呈现问题,列出算式:28×15= .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交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又需要有效利用课后时间,精心设计课后作业,以补充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此,笔者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探索了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原则。  一、人本主义理论的课外作业设计原则:主体性与趣味性  从人本主义理论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包括了学生学习策略的自主选择、学生的自我调控
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之外,教师还需注重开展课外活动,创造英语“第二课堂”,来有效补充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体验机会,使学生接触更多语言知识,丰富课外生活,提高英语水平与交际能力,并培养英语学习热情。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开展课外活动,对此,笔者具体分析如下。  一、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开展多种课外活动  在英语学习中,课文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教师
目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以传授重点语法、句型为目的,机械式的教学方式,这大大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是老师努力的方向。因此,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融入课堂,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是教师的目标。  一、精心设计的暖身活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40分钟的英语课,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开端。花3分钟,便可以让学生在接下来的37分钟中积极思考,踊跃参与
笔者根据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发现,从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入手,按照相关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原理,在小学生课堂教学中可以多进行鼓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鼓励,就是借助教学评价给予学生比较适时而恰当的激励,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教学,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积极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在课堂上勇敢而又充满信心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