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实践课的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路径与方法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qq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质疑与求知是问题思维的起点,创意与研究是创新思维的起点。“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文本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了基于综合实践课的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路径:创设平等关系,焕发学生的质疑欲;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交流平台,触发学生的创意点;创设身边话题,启发学生的研究点。
  【关键词】问题意识;质疑;求知;创意;研究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事实上,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性潜力的重要标志。作为开放型自主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更加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活动“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循环过程。然而,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综合实践课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仍旧偏低。本文围绕“质疑、求知、创意、研究”四个要素,探讨了在综合实践课中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路径与方法。
  一、创设平等关系,焕发学生的质疑欲
  新课程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而又充满活力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教师要客观耐心地引导学生,同时营造出自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笔者教学的班,有个学生叫小霖(化名)的,从小身体不好,经常拉尿在裤子上,所以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非常胆小怕事,尽管心里有想法,但上课也从不举手发言。发现这个问题后,笔者经常跟他聊天,在小组学习的时间,也经常到他们组去,听他们的发言,尤其是听小霖的发言,并鼓励他在班里表达自己的想法,小霖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信任,自信心提高了,开始主动回答和提出问题,同班同学也慢慢地接受了他,与他交往,帮助他。现在小霖在班里是个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和提出问题的学生。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景旨在激发求知欲。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知识生活化、演示的比较、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例如:每天上学和放学,我校校门口的交通状况非常拥堵,在学生看来,这是再平常不过了。为了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安全问题,笔者于是在综合实践课中,将相关内容制作成“视频文本”,并配上字幕、配音。通过观看视频,唤醒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觉得这再平常不过的现象背后,其实是有多种原因的,从而激发学生寻找问题背后原因的欲望。
  三、创设交流平台,触发学生的创意点
  创设交流平台旨在集思广益、启发思维、触发创意。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留给学生一段等待的时间,让学生明确“问题”到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联系到哪些已有知识。学生明白这些以后,才可能提出问题。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使学生明确提出问题所要努力的方向。等待的时间,应由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熟知程度而定,提出问题的机会,也应均等地分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问中来。应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锻炼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特征。学生若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则说明学生已把握了问题的真谛,反之,则要分析原因,继续引导,直至学生能够在总体上准确把握问题。
  例如在执教《寻找广州南站的故事》一课时,为了了解学生对广州南站感兴趣的方面,笔者设计了下面的学习活动:
  关于武广高铁广州南站的会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呢?你们想研究哪方面的内容呢?(找两三个学生先说说)大家分小组把想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吧!(学生在小组内把想研究的内容记下来,完成后贴到黑板上)。
  内容这么多,我们来整理一下,分分类,选几个大家都感兴趣的内容来开展小组学习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把大家列举出来的内容进行分类。(老师指导学生把相近的放在一起,重复的拿下来,不能归类的少数问题放在一边,注意各类别之间内容不要重叠)
  在上面的活动中,笔者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让他们充分展示的平台,先是在小组内进行思考、讨论,互相激发灵感,再通过写卡片,在班上进行展示、归类、总结,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易到难,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创意,所以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
  四、创设身边话题,启发学生的研究点
  课题源于问题,研究从选题开始。综合实践具有实践性、创造性、探究性等特点,要让学生感兴趣其实是关键。因此,教师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挖掘学生身边的话题,从而把话题变为学生的研究课题。
  例如前年登革热一度流行,许多人都恐慌起来了,学校进行不断的宣传教育的同时,也进行了许多相关的措施。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如何预防登革热,笔者以这个话题入手,把登革热的预防作为综合实践的研究课题。由于有了前期的认知而且是学生生活能直接接触到的,学生对研究的内容非常有兴趣,对于研究的内容提出了超过40个不同的问题,连平时比较安静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带动下,也能勇敢地站起来。我们共同把问题归类,成为学生的研究主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其实提问题并不难,只要观察过、思考了,哪怕只是一个小问题,也有可能成为研究的对象。
  ■参考文献
  [1]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黎耀威.综合实践活动课型范式[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主要模式,即“先教后写”与“先写后教”。学界对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劣往往争论不休。其实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已是不争事实,但二者之间却不应是对立的关系。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融合二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研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引入为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拟在“研学后教”的理念下,探索出一条适合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  【关键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小学通过课堂渗透、家校合作、课题带动、团康活动、个案小组辅导这些方式,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做好铺垫。  【关键词】心灵成长;幸福人生  先烈东小学建立“行政主管,专家指导,教师家长全员参与”的立体化工作机制,明确教师职责,保障专项经费,重视师资培训,要求所有老师将心理辅导与各项教学教育活动相结合,关注孩子的心灵,尽力帮助每一个学生
【摘 要】反馈是实施控制的常用手段。教学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复杂系统,反馈几乎是每堂数学课都要经历的过程,它是教学中最灵动、最有活力的环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反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随时针对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中反映出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对后面的教学过程进行调整,以保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反馈;最大效果  一、课前预设反
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小锋同学是在六年级的时候,转学来到我班的后进生。刚转学的小锋在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学习成绩等方面都让人不敢恭维。举例说,一个长假期过后,他没做过任何作业,他说他的时间都用在玩乐上。还有一次,春游取消,老师把费用退回给每一个学生,但小锋把钱据为己有,还千方百计地蒙骗父母老师。经过多番追问,他才承认自己的行为。究其原因,他或多或少
【摘 要】组建一个优良的班级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们学校开展“家文化”德育课题实践,通过创建如“家”般温馨有爱的班集体,使个体受到家氛围的感染,更加用心投入到班级生活,从而实现个人成长和集体发展。  【关键词】家文化;班队建设;有效策略  在学校教育中,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通过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进行的。对于从不同家庭、幼儿园聚集到一起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组建一个优良的班级对他们
关键词:家国同构;身家国同构;当代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3.03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3-0138-03  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文库》中的一本专著《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研究》。笔者初看该书题目认为是一种应用性研究,可阅后发现该书作者不仅仅
摘 要:协同创新理论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在共同的目标下互相协同,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以达到各要素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样可以借鉴和引入协同创新理论。在“毛中特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了协同创新分组讨论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课堂教学系统各主体、各要素的协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
【摘 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更能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且特别适合近年来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形式的“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小学阶段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很有意义,应用信息技术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显著效果。  【关键
【摘 要】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既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又需要教师精益求精地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题,巧妙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注重合作交流,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备课;课堂教学  上好数学课,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为之奋斗的终身目标,也是全身心探究的中心课题。那么,如何上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从心底里喜欢
【摘 要】在“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我校通过确立一个指导思想、制定两层发展目标、实施三种研究方法、达到四项研究成效、落实五点调研基础、探索六条实施途径的策略,基于“承传统,育君子”的办学理念,借助“竹文化”的传播途径和文化载体,使“竹文化”成为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学生成长为具有竹子品质的祖国接班人。  【关键词】“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竹文化”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