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情况不容乐观。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把写作看成是应付考试的一种应急手段,放在次要地位,再加上训练写作花时费力,效果不明显,因此,写作教学常常被放在九年级才进行,以应付中考。这样,学生就错过了英语语言思维、培养的良好时机,造成中考中英语写作错漏百出,词不达意。那么,该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呢?笔者就此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大单词输入,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有达到足够的单词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有说和写的输出能力。说,即口语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书面表达则是口头表达的提炼和升华,更要求语法结构的规范和严谨。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无捷径可言,高频率和多样性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训练才是增强语感,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办法。为真正实现书面表达的提高,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保证多输入,勤于多输出。
二、夯实基础,循序渐进
1.过好词汇和。语关。写作离不开句子,句子离不开单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主要的困难和障碍就是单词的拼读识记和“聋哑英语”。在七年级入门教学阶段,采用“突破听、说”集中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科学地记忆单词,感知语言意义,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当学生突破了单词记忆难关,就为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心理优势。
2.造句关。第一是造句与句型相结合。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出现的句型,以图片、实物、情景、简笔画、教师的语言等为辅助,开展造句联系。第二是造句与语法相结合。语法教学与造句相联系,使学生通过造句来领会各种语法结构,把深奥的语法规则变为容易理解的语法现象。如用事物图片造句“某地有某物”:There aresome pens on the desk。另外,也可用情景、回答、想象等进行重点句型的替换训练。第三是造句与词汇教学相结合。寓词于句子中,做到词不离句,以提高学生的造句能力,如用go造各种不同情景,不同时态的句子,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了解时态的变化。
3.书面概括能力关。课文是学生学习英语和培养写作能力的主要内容。为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进行模仿性写作,这是写作的初级阶段。要求学生在保留原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对课文进行改写、仿写、扩写、缩写等。把课文当成联系写作的参照物,让学生有文可依,这样会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加他们成功的信心。通过联系概括能力,使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变成学生的英语技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达到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
三、自主探究,强化写作
我在教学中采用课文整体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坚持每节课循环复现所学的单词,坚持两人小组对话练习,强化听力训练,模仿正确、标准的语音语调,强化提高正确的书写能力,同时着手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参加知识构建过程的探究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以课标为主导,有策略地长远规划,全方位推进英语写作能力的形成
1.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长期渐进的过程,需有长远的规划、策略和步骤,强调功到自然成。它应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围绕着学生听、说、读能力的培养。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年级有明确的分级要求,我们应领会其精神实质,抓好起始阶段,早渗透、早起步,从单句练起。高年级从功能与话题的点线面人手,听读说写并行。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联想、善于表达的良好习惯。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困难主要是无内容可写和不知怎样写。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和学会联想。教师还要有语篇意识,不但自己善于对任何一事物或话题进行表达,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形成善于表达的习惯,使学生逐渐形成语感。
3.教师要有新的“课程资源”意识。广泛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全方面输入和输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历程中逐渐进步,让学生在主动尝试和运用中不断得到提高。
五、以激励为主线,坚持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影响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评价体系。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采用以激励为主的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常用的方法有全批全改、集中批改、’当堂批改、当面批改、自我批改和学生互改等。评价的根本是为了教学,是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要实现这一点离不开激励手段的全程实施。
六、深入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苦历程,学习者之间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学难度又是影响学生学习信心和动力的直接因素。教学目标的设计不能一概而论,应针对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后进行目标设计。我们在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统筹安排,有步骤、有策略地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即对学生要有深入的了解,对其能力层次随时都能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教学目标才科学合理。减少了盲目性,保障了学生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还须采用激励的方法鼓励学生挑战难点,多写多练。此外,结合课文的内容,适当布置汉英互译练习,指导学生了解中、英文之间语法结构上的差异从而熟悉英语表达习惯,减少母语干扰,这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很有益的。
总之,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责任编辑 黄 晓)
一、加大单词输入,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有达到足够的单词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有说和写的输出能力。说,即口语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书面表达则是口头表达的提炼和升华,更要求语法结构的规范和严谨。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无捷径可言,高频率和多样性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训练才是增强语感,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办法。为真正实现书面表达的提高,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保证多输入,勤于多输出。
二、夯实基础,循序渐进
1.过好词汇和。语关。写作离不开句子,句子离不开单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主要的困难和障碍就是单词的拼读识记和“聋哑英语”。在七年级入门教学阶段,采用“突破听、说”集中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科学地记忆单词,感知语言意义,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当学生突破了单词记忆难关,就为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心理优势。
2.造句关。第一是造句与句型相结合。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出现的句型,以图片、实物、情景、简笔画、教师的语言等为辅助,开展造句联系。第二是造句与语法相结合。语法教学与造句相联系,使学生通过造句来领会各种语法结构,把深奥的语法规则变为容易理解的语法现象。如用事物图片造句“某地有某物”:There aresome pens on the desk。另外,也可用情景、回答、想象等进行重点句型的替换训练。第三是造句与词汇教学相结合。寓词于句子中,做到词不离句,以提高学生的造句能力,如用go造各种不同情景,不同时态的句子,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了解时态的变化。
3.书面概括能力关。课文是学生学习英语和培养写作能力的主要内容。为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进行模仿性写作,这是写作的初级阶段。要求学生在保留原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对课文进行改写、仿写、扩写、缩写等。把课文当成联系写作的参照物,让学生有文可依,这样会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加他们成功的信心。通过联系概括能力,使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变成学生的英语技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达到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
三、自主探究,强化写作
我在教学中采用课文整体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坚持每节课循环复现所学的单词,坚持两人小组对话练习,强化听力训练,模仿正确、标准的语音语调,强化提高正确的书写能力,同时着手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参加知识构建过程的探究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以课标为主导,有策略地长远规划,全方位推进英语写作能力的形成
1.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长期渐进的过程,需有长远的规划、策略和步骤,强调功到自然成。它应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围绕着学生听、说、读能力的培养。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年级有明确的分级要求,我们应领会其精神实质,抓好起始阶段,早渗透、早起步,从单句练起。高年级从功能与话题的点线面人手,听读说写并行。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联想、善于表达的良好习惯。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困难主要是无内容可写和不知怎样写。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和学会联想。教师还要有语篇意识,不但自己善于对任何一事物或话题进行表达,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形成善于表达的习惯,使学生逐渐形成语感。
3.教师要有新的“课程资源”意识。广泛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全方面输入和输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历程中逐渐进步,让学生在主动尝试和运用中不断得到提高。
五、以激励为主线,坚持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影响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评价体系。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采用以激励为主的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常用的方法有全批全改、集中批改、’当堂批改、当面批改、自我批改和学生互改等。评价的根本是为了教学,是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要实现这一点离不开激励手段的全程实施。
六、深入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苦历程,学习者之间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学难度又是影响学生学习信心和动力的直接因素。教学目标的设计不能一概而论,应针对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后进行目标设计。我们在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统筹安排,有步骤、有策略地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即对学生要有深入的了解,对其能力层次随时都能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教学目标才科学合理。减少了盲目性,保障了学生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还须采用激励的方法鼓励学生挑战难点,多写多练。此外,结合课文的内容,适当布置汉英互译练习,指导学生了解中、英文之间语法结构上的差异从而熟悉英语表达习惯,减少母语干扰,这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很有益的。
总之,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