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史视野下的“驱棚”与“伐蛟”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i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作为地方社会生态环境控制技术的"驱棚"与"伐蛟"均有应用。自雍正年间始,官方将"伐蛟"作为减灾的常规技术,后又多次实行。"伐蛟"在实践层面并不能防止水灾,反而对野生动物的生存构成威胁。"驱棚"的动因是维护地方社会的稳定,其客观上也保护了山区环境。"驱棚"与"伐蛟"均是人们应对环境异动的举措,也是一种灾害的预防、控制技术,其有特定的历史文化成因。
其他文献
【正】 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办高等教育,必须优先考虑和解决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个是方向问题,一个是质量问题。评价教育的成败优劣,归根到底,取决
期刊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活动激活数学大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小学数学的
散货码头粉尘污染是国际共性问题。国内外学者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已经基于不同粉尘防控机理提出多种成熟、高效的抑尘技术和除尘技术。当前我国散货码头仍以传统码头为主,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