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
【课前准备】
一、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1. 读准字音。
给智慧树上的生字注音。同时,把自己遗忘的字也写下来注音。
2. 认记生字。
在生字预习本(田字格)上写一写生字,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生字的。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识字方法:
(1)石头乐开花。(砾)
(2)暴跳如雷,更加火。(爆)
3. 理解词语。
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也写下来。
二、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请用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四要素简要概括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
2. 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写在预习本上。
.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的能力。
2.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 積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约2分钟)
1. 小朋友们,你们爱父母吗?爱!父母爱你们吗?爱!浓浓的父母之爱,让我们感动。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地震中的父与子》(PPT出示大地震的相关图片)。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约18分钟)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习生字。
①问题引领: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并标出各自然段序号。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出示PPT)
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检查自读。
小组学习,小组长领着同学们朗读画出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读生字。分享“预习一”,互相检查读,互相纠正读音、记字形。
③展示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A.读准字音。(实物投影“预习一”)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生字词?(老师对难读准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
B.认记生字。(实物投影“预习一”)
*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生字,重点记住“爆、砾、颤”等字形。
*规范书写。指名展示,师生互评共赏。着重指导“爆”字“水”的写法。
(2)理解词语。
①问题引领: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PPT出示)
②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词语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③展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实物投影“预习一”)
请学生讲讲词语的意思。先讲讲借助工具书查到的词语意思,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齐读新词。
2. 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①问题引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请用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四要素简要概括主要内容,并写下来。(PPT出示“预习二”)
②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给关键词语做上标记;小组内交流。
③展示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板书:父亲、儿子、发生地震、不断挖掘、救出儿子)
(2)找出提领全文的关键句。
①问题引领:假如让你用课文中一个词来形容这对父子,你会用哪个?(PPT出示)
②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画出关键词句。
③展示交流:请学生说说找到的关键词句。(板书:了不起)
三、品读课文,感悟语言(约17分钟)
1. 问题引领:为什么说父亲了不起?(PPT出示)
2. 自主学习:请大家默读课文1~12自然段,看看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到了父亲的了不起,用下划线把它们画出来,在旁边用一两个词简单地写下你的感受。
3. 展示交流:我们来分享你画的句子。对学生找到的句子加以分析,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描写),感悟朗读,集体交流,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预设找到下面的句子。(预先制作好PPT,根据学生回答调整出示顺序)
(1)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PPT出示)
A. 其他孩子的父母看到这片废墟是怎样做的?是怎样想的?
B. 这位父亲怎样做的?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你能用朗读来表达这位父亲决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吗?)
(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PPT出示)
A. 比较句子:他挖了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PPT出示)
B. 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板书:时间漫长、执着)
(你能用朗读来表达这位父亲的执着吗?)
C. 从“再”字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孤独无助)
(3)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PPT出示)
A. 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板书:伤痕累累)
B. 看到父亲这个样子你想说什么?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写下你的感受。
C.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小组朗读。(板书:坚强)
四、小结全课,总结学法(约2分钟)
这节课我们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了主要内容。品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这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为什么说他的儿子也同样了不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五、布置作业(约1分钟,PPT出示)
1. 写生字,并组词。
2. 摘抄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板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
【课前准备】
一、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1. 读准字音。
给智慧树上的生字注音。同时,把自己遗忘的字也写下来注音。
2. 认记生字。
在生字预习本(田字格)上写一写生字,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生字的。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识字方法:
(1)石头乐开花。(砾)
(2)暴跳如雷,更加火。(爆)
3. 理解词语。
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也写下来。
二、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请用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四要素简要概括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
2. 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写在预习本上。
.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的能力。
2.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 積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约2分钟)
1. 小朋友们,你们爱父母吗?爱!父母爱你们吗?爱!浓浓的父母之爱,让我们感动。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地震中的父与子》(PPT出示大地震的相关图片)。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约18分钟)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习生字。
①问题引领: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并标出各自然段序号。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出示PPT)
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检查自读。
小组学习,小组长领着同学们朗读画出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读生字。分享“预习一”,互相检查读,互相纠正读音、记字形。
③展示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A.读准字音。(实物投影“预习一”)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生字词?(老师对难读准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
B.认记生字。(实物投影“预习一”)
*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生字,重点记住“爆、砾、颤”等字形。
*规范书写。指名展示,师生互评共赏。着重指导“爆”字“水”的写法。
(2)理解词语。
①问题引领: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PPT出示)
②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词语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③展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实物投影“预习一”)
请学生讲讲词语的意思。先讲讲借助工具书查到的词语意思,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齐读新词。
2. 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①问题引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请用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四要素简要概括主要内容,并写下来。(PPT出示“预习二”)
②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给关键词语做上标记;小组内交流。
③展示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板书:父亲、儿子、发生地震、不断挖掘、救出儿子)
(2)找出提领全文的关键句。
①问题引领:假如让你用课文中一个词来形容这对父子,你会用哪个?(PPT出示)
②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画出关键词句。
③展示交流:请学生说说找到的关键词句。(板书:了不起)
三、品读课文,感悟语言(约17分钟)
1. 问题引领:为什么说父亲了不起?(PPT出示)
2. 自主学习:请大家默读课文1~12自然段,看看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到了父亲的了不起,用下划线把它们画出来,在旁边用一两个词简单地写下你的感受。
3. 展示交流:我们来分享你画的句子。对学生找到的句子加以分析,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描写),感悟朗读,集体交流,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预设找到下面的句子。(预先制作好PPT,根据学生回答调整出示顺序)
(1)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PPT出示)
A. 其他孩子的父母看到这片废墟是怎样做的?是怎样想的?
B. 这位父亲怎样做的?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你能用朗读来表达这位父亲决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吗?)
(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PPT出示)
A. 比较句子:他挖了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PPT出示)
B. 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板书:时间漫长、执着)
(你能用朗读来表达这位父亲的执着吗?)
C. 从“再”字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孤独无助)
(3)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PPT出示)
A. 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板书:伤痕累累)
B. 看到父亲这个样子你想说什么?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写下你的感受。
C.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小组朗读。(板书:坚强)
四、小结全课,总结学法(约2分钟)
这节课我们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了主要内容。品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这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为什么说他的儿子也同样了不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五、布置作业(约1分钟,PPT出示)
1. 写生字,并组词。
2. 摘抄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