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无所爱,唯有丹青不忘情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654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初四位著名的王姓画家是被朝廷认可的正统画派,人称“四王”,他们对清代300年山水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王时敏是当时的画坛领袖,而与王时敏并称的就是王鉴。
  王鉴的祖父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家学的深厚和丰富的收藏使王鉴自幼就见惯历代名家的精品画作,有着常人难以具备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他出生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那时的琅琊王家还算兴盛,因此幼年的王鉴表现出对绘画情有独钟的天分之后,家中除了为他请来教书先生,还请来绘画先生对他加以指点。
  可惜王鉴的父亲性好声色,加之子嗣众多,常常挥霍无度,渐渐地,几乎将家产挥霍殆尽。王鉴对父亲的喜好很是反感,却无能为力,小小年纪的他只能在书画的世界里恣意遨游,平日里除了读书,就是临摹家中珍藏的画卷。
  自学之外,他还幸运地拥有同道人。王时敏和王鉴同样居于太仓,又同为世家子弟,二人早就相识,并都曾受过董其昌的指点。对于这个比自己大六岁的绘画高手,王鉴很敬重,虽然他们是同辈,王鉴却总是以子侄辈的礼数对待王时敏。那时王时敏已步入青年,而王鉴还是少年,他们常常在一起交流探讨有关古人用笔用意的一些心得体会,大多时候是王时敏讲、王鉴听,也因此,早年王鉴的画风深受王时敏的影响。同时,王鉴也常对着家乡的山水思索,为什么传世名画中的一山、一水、一树、一舟,古人要这样点染皴擦,从而加深自己的领悟。
  或许是自幼沉浸在笔墨山水中的缘故,王鉴和王时敏一样,对仕途都不是很热衷。不过王鉴因为父亲败家的缘故,总存有振兴琅琊王氏的念头。他的画作常以“琅琊”落款—这是他引以为荣的家族荣耀,他也一直在科举的道路上跋涉着。
  一边是深爱的丹青,一边是家族的重任,王鉴两样都不能割舍,于是读书和绘画始终占满了他的全部生活。他精于摹古,只要能看到的名作,他必会临摹下来。他的笔法精妙直追古哲,因而声名远播。与此同时,他也一步步走过了乡试和会试。
  崇祯六年(1633年),35岁的王鉴考中进士。因为优秀的家庭背景,37岁时,王鉴出任左府都事,不久又升迁为广东廉州(今属广西北海)太守。他治下的合浦县历代以盛产珍珠而出名,早在晋时就有不产于合浦的珍珠“不得骊龙之夜光也”的说法。当时正逢粤中盛行开采,王鉴一上任就直面了无度征敛和过度开采带给百姓的压迫。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他力请朝廷取消征敛珍珠,才终止了这一弊政。不过王鉴的这一行为也无形中得罪了不少从中牟利的人,两年之后他就罢职返回了太仓。
  虽然王鉴做官的时间很短,这段时光却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经历和节点。当时的大诗人都写诗赞颂他的爱民之举,当地史志也郑重记载了他一心为民、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罢征行为。
  故鄉的山水如旧,正殷殷地等着游子归来一一描摹。罢官回乡后,王鉴再也没有出仕。经历过了官场的纷繁复杂和尔虞我诈,他更加觉得纵情山水间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希望将余生都用来画这眼中的万里河山。
  在晚明的乱世,昔日的侯门公子王鉴隐退林下,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恰好让他躲过战火的浩劫。
  40岁的王鉴开始了他的另一番人生。有了丰厚的人生积淀和阅历之后,王鉴对绘画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不再拘泥于一味摹古,更多时候他会来往于山川之间,运用宋、元的笔法记录眼中的河山。
  自幼积累的深厚笔墨功力和常年不辍的勤加练习都化作了王鉴画中的满纸清淑之气。也因此,他的画尤其受文人名士的推崇。与他交情深厚的王时敏当时已经是享誉画坛的大家,王时敏在王鉴的画作上却写下这样的题跋:“玄照(王鉴)画道独步海内”,“当今画家不得不推第一”。有了这样的神助攻,王鉴更是在业内盛誉有加。
  王鉴出入风雨,踏遍山川,不停地作画、鬻画,这样简单的日子原本应是快乐而安闲的,然而随之而来的鼎革之变让他的生活愈加清贫坎坷起来。早已在他父亲手中败落的琅琊王家如今更加窘迫,他的兄弟有的遁入空门,有的成为伶人。而他早年丧妻,没有续娶也没有子嗣,如今只能孤单一人,守着遗民之志,四处飘零。
  顺治八年(1651年)的中秋时节,53岁的王鉴受友人邀约前去虞山,看到了年仅20岁的王翚(他的故事请参阅本刊2017年7期)画的一幅扇面。爱才惜才的王鉴在宴席上盛赞王翚“三百年所仅见,不久当享大名”,于是,王翚被请到了宴席上,并拜王鉴为师。王鉴对王翚着意栽培,使王翚终成一代画圣、虞山画派的创始人。
  除了培养后辈,已然无牵无挂的王鉴孤独而执着地在山水间游走着,用画笔将它们一一拓印在素宣之上。他曾说:“余生平无所嗜好,惟于丹青不能忘情。”家国于他都是前尘旧梦,明亡清兴是他不愿意面对的伤痛,只有沉浸在书画的世界里,他才能找到心灵栖息的乐土。
  半生漂泊的王鉴一直到63岁才返回故乡,在老宅的原址上重建了一所小院,并在四周种满花竹。王时敏来访时笑称可以染香,王鉴就将其命名为染香庵。晚年的他就在此地专注地绘画,许多作品也落此款。绘画之余,他还著了一本《染香庵集》,只可惜这本书和他对明朝的思绪一样,最终散佚在历史的尘烟中。
  王时敏羡慕王鉴的染香庵,王时敏的儿子也替父亲感慨过王鉴的创作生活:两位大画家的晚年比较起来,王时敏子嗣众多,被家事所累,无暇多作笔墨;王鉴则独身一人,笔耕不辍。乾隆后期一位著名收藏家也曾在王鉴的山水册里写过:“四王先生中,唯廉州(王鑒)能运笔中锋,其合作处堪与董华亭(董其昌)对垒。”由此可见,孤单却悠闲的生活带给了王鉴更高的艺术成就。
  数百年后,在新文化运动中,四王曾被诸多名家诟病为故步自封,一味盗取前人的骨髓却没有长出自己的血肉。但从王鉴传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晚年的王鉴已不再处处以古人的作品为范本,而是有了自己的面貌。他寄情一生的笔墨没有负他,画中的一皴一染都在替他无声地辩解诉说。
  编 辑/葡 萄
其他文献
肫(chun)哲公主是努尔哈赤的侄孙女,自幼便被努尔哈赤养在宫中。努尔哈赤为了拉拢蒙古科尔沁部的首领奥巴,将刚刚长大的肫哲公主封为和硕公主,嫁给奥巴。肫哲公主还没正式过门,努尔哈赤就去世了,皇太极仍然遵守婚约将她送到奥巴的部落。  过门之后,肫哲公主的苦难正式开始。满族虽是渔猎民族,但此时已经开始定居农耕,而蒙古人仍然游牧,雙方的生活习惯大不相同。且满洲人用火炕取暧抵御寒冬,可蒙古人较少用火炕,因
酝酿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曾在中国成立“亚细亚写真大观社”,整理出两千多张照片。虽然日本来者不善,但这些照片反映了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具有特别的史料价值。  男孩虽还留着近代发辫,女孩却已不再缠足。随着科学教育普及,由中产阶级开始,民众的思想正在悄然开化。  当时盛行吸食鸦片,女性也不例外。在醉生梦死的社会背景下,多少如花的生命一边吞云吐雾,一边在榻上蜷缩萎落。当时著名的艺人,生活优越,气质从容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从小才华横溢,23岁时高中进士,年纪轻轻就被点为翰林,从此成为“高官杀手”。  京城古玩店“宝名斋”的老板李春山的妻子是工部尚书贺寿慈的“义女”,她死后,贺寿慈又把自己的一个丫鬟送给李春山填房;而贺寿慈的原配死后,李春山又花费重金买来一个绝色女子送去。他们之间混乱又暧昧的桃色绯闻惹得朝堂议论纷纷。  一次,张佩纶在“宝名斋”买书时,发现店中伙计态度狂傲,便留心审察,果然抓到贺、李
明朝末年,大学士徐光启奏请开设历局,表示愿在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帮助下编修《崇祯历书》。汤若望抓住机会,凭借对月食的准确测算及对望远镜的推广,赢得朝堂上下的信任。  1644年,清军入京,多尔衮命城内居民全部搬出,汤若望因要保护教堂及天文仪器、图书资料而得以住在原处。随后他数次奉诏入宫,向顺治科普全新的天文知识,很快又成为御前红人。顺治为他新建了一个教堂,并让他主管国家的天文台,还称他为“玛法”(满
张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百万字,出版历史图书15本,带领《我们爱历史》获2015年度网易最佳自媒体奖,2016年度头条号奖,2017年浙江省自媒体十强等奖项。  明朝建立后,忍够了元代以来户籍混乱状况的朱元璋,设计出“黄册”大招:大明治下的百姓都要按职业在黄册上登记,倘若有一处乱写,就是流放塞外的大罪。从明太祖年间至明朝灭亡,大明朝共“造册”27次,每一个大明朝治下的百姓,都在这里有存档。
据不知哪代传下来的老故事,北魏曾施行过“立子杀母”的條令,于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按这个条令,处死了为自己生下长子的夫人刘氏。  现在虽不知“立子杀母”的原始出处,但北魏的史料中有迹可循。在拓跋珪的前几代,北魏还没建立,处于代国段位,有个领导叫拓跋猗迤,他的皇后祁氏就是个厉害角色,不但干政,还杀了某任代王。祁氏扶儿子即位,自己摄政,搞得外人以为代国由女性统治。  有这样的殷鉴,为了稳固好不容易建立的
“智惠子说东京没有天空/她想看看真正的天空……智惠子望着远方说/阿多多罗山上/每天出现的蔚蓝天空/才是智惠子真正的天空/这是关于天空天真的话。”这首《天真的话》被收录进日本教科书,作者是日本著名诗人、雕刻家高村光太郎,诗中的智惠子是他的妻子。她曾把他从泥沼中拯救出来,他则为她写了一生的情诗。  一  1883年,高村光太郎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是一名受人尊敬的雕刻大师,作为长子,光太郎注定要子承
1887年的一天,一位年轻漂亮的美国女孩在居住的公寓里连续几天又哭又叫、举止疯癫,邻居不得不报警,医生确定她“毫无疑问是疯了”,把她关进了疯人院。十天后,《纽约世界报》的律师安排了她的出院事宜。僅仅两天,署名娜丽·布莱的《疯人院十日》系列报道就在报上公开发表:无情的医生对病人施以锁喉、殴打和骚扰;护士心狠手辣,强制病人食用腐烂的黄油;老鼠横行、冰水洗浴以及残忍的禁闭,甚至还有正常人被折磨成了真正的
一   《西游记》中,玉兔精的地位很低,只是广寒宫中一个捣药的丫头。而广寒宫在天庭又是一个被长期边缘化的部门,就算是部门领导太阴星君也时常找不到存在感,更别说小小的玉兔精了,因此谁都可以欺负她一下。   “十八年前,他曾把玉兔儿打了一掌”。打玉兔精的不是主人,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只是广寒宫里的一个素娥仙子。   广寒宫的人员编制,除了领导太阴星君和玉兔精,就是漂亮的神仙姐姐们,她们按级别高低又
比起城府深、爱奢侈品、爱美女、沉迷打猎、让曹操操心地说“子弱不才,惜其难振”的曹丕,曹植更像个模范儿子。他不爱奢侈品,除了爱喝酒,没有不良嗜好。他性格随和,不爱装腔作势,爱读书,文采也好。邺城里新的高台建起来了,父亲很高兴,就让他写一篇赋;跟随父亲行军,在涡水边被要求作赋,他扬鞭策马,在桥上一徘徊,立刻挥笔写就。因此,曹植封了临淄侯没过几年,曹操又为他增加五千户封邑,二十多岁的曹植成了年轻的“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