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订正成了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学关注的重点对象,成了当前学生学习又一重点内容,越来越被教师所思考。本文主要说明了作业订正面临的主要阻碍,指出了一系列提升数学作业订正有效性的实施策略,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强化学生对错题的理解,推动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订正,有效性,实施策略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对于学习的掌握程度都有所区别,产生错误的原因就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去深入思考和探索,要求发掘出每一个学生可能产生错误的原因。近年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越来越注重数学作业的批改,将作业批改有效性的提升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断发现学生产生的错误,根据学生的实际作业情况进行不同订正方法的设计,创设出许多有效的作业批改形式,建立起新型的作业订正手段,从而提升作业批改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一、 作业订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有效性面临的主要阻碍
(一)没有注重思维的完善,过于流于订正的表面形式
小学数学作业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主要可以分为随堂检测和课后作业两部分,随堂检测主要指的就是直接检查学生对当前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后作业主要指的就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的作业。然而,在当前作业中,教师并没有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完善,常常会形成一些固定思维模式,对于一些数学问题会产生疏漏。学生采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完成作业,这就会运用原有的思维探究问题,在老师订正作业时也是应付差事,过于流于表面形式,这大大影响了学生作业修正的效率,限制了他们对作业的正确看待,导致他们更容易产生错误。
(二)过于看重订正的结果,没有纠其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问题解决是作业修正的主要方式,对学生作业订正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常常懒于深究问题的产生原因,过于看重订正的结果,只要结果对了这道题便解决了,没有达到作业订正的目的,对于问题的分析也不够全面,没有充分思考问题错误产生的本质,只能解决当前一道问题,当在遇到相同问题时还会产生同样的错误。
(三)受到学习时间的限制,无法与同学产生交流与沟通
在当今时代,学生每天要学习很多的内容,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体系,但发现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做到更多的工作,往往就会产生着急、紧张等感受,在面对各式各样的作业时就会急于完成,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未能真正做到有效地完成作业。这时,学生会将作业赶制出来,出现很多的作业错误,也没有充足的时间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往往忽视了作业订正,在面对作业订正时认为这是一项无用功,对于一些烦琐的订正步骤直接忽略,有的甚至敷衍了事,无法在作业订正时积累下大量的学习经验。
二、 提升作业订正有效性在小学数学中开展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做到错题的自我诊断
态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支配方式,也是强化作业订正的支配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家长共同配合,监督学生完成作业订正,做到订正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做到对错题的自我诊断,在订正时注意到错题的点,在家长的监控下完成作业,不断掌握到错题的实质,做到以后再不会犯,从而提升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强化他们的自我检查能力。
(二)做到因人而异,实现分层订正错误指导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在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上也有所区别。在作业订正方面,教师要做到因人而异,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实行分层指导,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订正程度有所区别。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求高层次的学生在作业订正时不仅掌握到作业的实质,更要掌握到作业拓展出来的内容,采用多种方法订正作业,做到一题多解。教师要求中层次的学生在作业订正时能够掌握到作业的实质,还要做到自我检查,让学生主动反思作业的错误,在订正之后思考问题的出处,找寻到对知识点的理解错误之处。教师要求低层次的学生改正作业的问题,掌握作业反映出来的理论知识,学习到一些较为基础的内容,只要低层次的学生能够做题就可以了。这样分层次的作业订正可以提升有效性,提高作业订正的修改效率。
(三)教导订正方法,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错误
作业订正的方法多种多样,分别包括图形定增、圈阅订正和反证订正,要求学生掌握到各式各样的订正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作业订正的意义,深刻理解到作业订正的基本内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教导学生作业订正方法,教授给学生图形订正方法,将复杂的作业题目变得简单化,让学生能够直接利用图形学习到数学知识,通过图形的性质解决作业的难题,快速理解到作业的错误之处。同时,教师还可以教导学生圈阅订正方法,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作业数学问题,发现他们读错题目的条件,让学生更仔细地阅读作业题目,明确题目已经给出的已知条件,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做到圈阅订正。最后,教师实行反证订正方法,引导学生形成逆向思维,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采用逆向思维看到问题的思路,发现问题背后的深刻哲理。
(四)做到錯题的整理,找寻错题产生的原因
错题整理是学生订正作业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对作业错题的认识,让学生在遇到错题时可以快速调取出以前学到的知识内容。在小学数学作业订正时,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整理作业错题,找寻到错题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出现错题的原因,让学生知道采用什么方法解决难题,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认识到错题整理的功效,从而实现最大化的学习效率,提升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
三、 结束语
数学作业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了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完成得好才能真正展现出作业教学的效果。针对小学数学作业,教师越来越注重作业的订正,将作业订正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断地改革作业订正的方法,增加学生对作业订正的重视程度,引导他们做到每一次订正都进行反思和检查,实现教学与作业订正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陈冬.小学数学作业订正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61):90.
[2]包宇丽.小学数学作业订正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读写算:教师版,2017(2):65-66.
[3]周萍萍.小学中年级学生有效订正数学作业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60):77.
[4]黄冉.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J].数学大世界,2016(6).
作者简介:
黄尚杰,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广西巴马县甲篆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订正,有效性,实施策略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对于学习的掌握程度都有所区别,产生错误的原因就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去深入思考和探索,要求发掘出每一个学生可能产生错误的原因。近年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越来越注重数学作业的批改,将作业批改有效性的提升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断发现学生产生的错误,根据学生的实际作业情况进行不同订正方法的设计,创设出许多有效的作业批改形式,建立起新型的作业订正手段,从而提升作业批改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一、 作业订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有效性面临的主要阻碍
(一)没有注重思维的完善,过于流于订正的表面形式
小学数学作业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主要可以分为随堂检测和课后作业两部分,随堂检测主要指的就是直接检查学生对当前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后作业主要指的就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的作业。然而,在当前作业中,教师并没有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完善,常常会形成一些固定思维模式,对于一些数学问题会产生疏漏。学生采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完成作业,这就会运用原有的思维探究问题,在老师订正作业时也是应付差事,过于流于表面形式,这大大影响了学生作业修正的效率,限制了他们对作业的正确看待,导致他们更容易产生错误。
(二)过于看重订正的结果,没有纠其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问题解决是作业修正的主要方式,对学生作业订正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常常懒于深究问题的产生原因,过于看重订正的结果,只要结果对了这道题便解决了,没有达到作业订正的目的,对于问题的分析也不够全面,没有充分思考问题错误产生的本质,只能解决当前一道问题,当在遇到相同问题时还会产生同样的错误。
(三)受到学习时间的限制,无法与同学产生交流与沟通
在当今时代,学生每天要学习很多的内容,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体系,但发现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做到更多的工作,往往就会产生着急、紧张等感受,在面对各式各样的作业时就会急于完成,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未能真正做到有效地完成作业。这时,学生会将作业赶制出来,出现很多的作业错误,也没有充足的时间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往往忽视了作业订正,在面对作业订正时认为这是一项无用功,对于一些烦琐的订正步骤直接忽略,有的甚至敷衍了事,无法在作业订正时积累下大量的学习经验。
二、 提升作业订正有效性在小学数学中开展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做到错题的自我诊断
态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支配方式,也是强化作业订正的支配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家长共同配合,监督学生完成作业订正,做到订正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做到对错题的自我诊断,在订正时注意到错题的点,在家长的监控下完成作业,不断掌握到错题的实质,做到以后再不会犯,从而提升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强化他们的自我检查能力。
(二)做到因人而异,实现分层订正错误指导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在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上也有所区别。在作业订正方面,教师要做到因人而异,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实行分层指导,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订正程度有所区别。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求高层次的学生在作业订正时不仅掌握到作业的实质,更要掌握到作业拓展出来的内容,采用多种方法订正作业,做到一题多解。教师要求中层次的学生在作业订正时能够掌握到作业的实质,还要做到自我检查,让学生主动反思作业的错误,在订正之后思考问题的出处,找寻到对知识点的理解错误之处。教师要求低层次的学生改正作业的问题,掌握作业反映出来的理论知识,学习到一些较为基础的内容,只要低层次的学生能够做题就可以了。这样分层次的作业订正可以提升有效性,提高作业订正的修改效率。
(三)教导订正方法,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错误
作业订正的方法多种多样,分别包括图形定增、圈阅订正和反证订正,要求学生掌握到各式各样的订正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作业订正的意义,深刻理解到作业订正的基本内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教导学生作业订正方法,教授给学生图形订正方法,将复杂的作业题目变得简单化,让学生能够直接利用图形学习到数学知识,通过图形的性质解决作业的难题,快速理解到作业的错误之处。同时,教师还可以教导学生圈阅订正方法,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作业数学问题,发现他们读错题目的条件,让学生更仔细地阅读作业题目,明确题目已经给出的已知条件,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做到圈阅订正。最后,教师实行反证订正方法,引导学生形成逆向思维,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采用逆向思维看到问题的思路,发现问题背后的深刻哲理。
(四)做到錯题的整理,找寻错题产生的原因
错题整理是学生订正作业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对作业错题的认识,让学生在遇到错题时可以快速调取出以前学到的知识内容。在小学数学作业订正时,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整理作业错题,找寻到错题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出现错题的原因,让学生知道采用什么方法解决难题,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认识到错题整理的功效,从而实现最大化的学习效率,提升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
三、 结束语
数学作业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了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完成得好才能真正展现出作业教学的效果。针对小学数学作业,教师越来越注重作业的订正,将作业订正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断地改革作业订正的方法,增加学生对作业订正的重视程度,引导他们做到每一次订正都进行反思和检查,实现教学与作业订正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陈冬.小学数学作业订正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61):90.
[2]包宇丽.小学数学作业订正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读写算:教师版,2017(2):65-66.
[3]周萍萍.小学中年级学生有效订正数学作业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60):77.
[4]黄冉.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J].数学大世界,2016(6).
作者简介:
黄尚杰,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广西巴马县甲篆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