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姑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ing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姑才一岁多点,我奶奶就不在了。
  那年,我四姑,5岁;我父亲,15岁;大姑跟两个叔伯姑都已出嫁;爷爷不算老,但身体不好。
  没有女人不成家,连乡邻都发愁,没了妈,这断奶没几天的丫头,端吃喂喝擦屎把尿的,可咋养?爷爷几天都睡不好觉,最后咬咬牙,叹口气说:“闺女,不是当爹的心狠,在咱家你也是受罪,寻个好人家,兴许也是你的福分呢。”
  五姑是夜里被悄悄抱走的,中间人前脚刚走,爷爷就哭了。邻居玲娘说,你奶奶不在了,你爷爷也只是抹了几把眼泪,这回,都哭出声了。
  乡下风俗,送人、抱养这事,全靠中间人说合,双方都在暗处,互不知情,以防日后反悔节外生枝,自然,更没有成为亲戚的可能。但这次是一个拐了几个弯的远房亲戚抱走的,所以我打小就隐约得知五姑的去处:黄爷庙。
  黄爷庙在哪儿?父亲说,那个村子,在伊河下游北岸十几里处。我有些茫然,那不就是“河北”吗?
  一条伊河,把两岸分割成两个不同的世界,当地人习惯以“河北”“河南”互称或区分。河北,是水草丰茂的夹河滩;河南,是万安山黄土高坡向伊洛川过渡的半坡半滩。因交通不便,两岸很少来往,因了“宁隔千山,不隔一水”的老话,连结亲的都不多。
  站在我们村北望,是一幅带状的山水长卷:极目处,一带远山逶迤,那是邙山;山天交接处,一条平缓的曲线。接下来,河的北岸,一道长堤,柳色如烟;依着柳堤,伊河在明明暗暗中蜿蜒西来,又在时隐时现中逶迤东去,最后消尽在青山隐隐水迢迢的远方。黄爷庙就在那儿吗?儿时,那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的空茫,像藏着一个谜,总让我感觉遥远而神秘。
  多年后,一个夏日的中午,父亲刚刚睡起,在院里那棵槐树下拾掇农具,忽见卧在脚边的小黑狗猛地起身,朝门口奔去。
  门口,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脸上满是汗水,眼里几分怯意。
  平日,小黑狗见了生人进门或路过,总要汪汪几声。而那次却没有吠叫,而是用鼻子嗅,用舌头舔,用嘴唇拱,不停地甩着尾巴,围着小姑娘绕来绕去。
  父亲一下就愣了:怎么这么眼熟?天哪!该不是五妮吧?
  五妮是五姑的乳名。五姑哭了,原来,她只顾玩,把黄爷庙大人给她扯衣服的五块钱弄丢了,怕挨打,不敢跟大人说。
  父亲把小妹搂进怀里,给她擦泪拭汗,自己的眼泪却无声地流出。那时,父亲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当年这个小院的主人——兄妹两人的父亲,已然作古;而写这篇文字的我,还没有出生。父亲凑了五块钱,又塞给她几毛钱的零钱,帮她装好,送她上了渡船。对岸,五姑的同伴在等她。
  艄公长篙用力一撑,渡船慢慢离岸,悠悠驶过。船前船后,来来回回,是满河熨不平的粼粼波浪。
  渡船靠岸,两个小姑娘的身影,在长堤烟柳中忽隐忽现,终至消失。
  良久,父亲才转身回走,但他没有回家,而是踅到了狼沟口,那儿有爷爷的坟茔。父亲说,这不是告慰,也不足以告慰,他就想在坟头那棵枸树下,哭几声儿,坐一会儿,看看云,发发呆。
  很多年前,一家親戚过世,黄爷庙那头的一个舅舅去了,带着一个五岁的小女孩。爷爷的魂一下子丢了,瞅着小女孩痴了一般,瞅个空,抱起小女孩,老泪纵横。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不知道,但这个情节,她却一直真切地记着——这是五姑唯一一次关于我爷爷的清晰记忆。
  爷爷病重时,还念叨着五姑。有人提议给黄爷庙捎个信。爷爷摆摆手:“算了,人家忌讳这个,咱不能让人家作难,何况,五妮还是个小孩儿,叫她知道这事,未必是好事。”过了会儿,爷爷又想起点什么,叹了口气:“哎,这五妮,将来不知能不能在我的坟前烧卷纸啊。”
  爷爷坟前,北望,是一片长满庄稼的辽阔滩地,滩地尽头,是伊河。伊河那边,一片辽远、迷蒙、空茫,像是谁漫漶不清的心事。
  寒来暑往,五姑慢慢地懂事了。懂事,或许是人生烦恼的开始吧。五姑的性格很要强,从河南到河北的阴影,成了她无法释怀的一个心结。她总觉得,家里的那场变故与不幸,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女孩承担了。
  黄爷庙那家,对五姑很是疼爱,看管也严,最忌讳“河南”二字。五姑长大找婆家时有一条底线:绝不找河南人。最终,五姑到底还是找了个河北人家,婆家翟镇,在伊河上游,距离我们村更近一些。不过,直到黄爷庙老人下世,已经为人妻母多年的五姑,才跟河南有了些来往。
  这么多年,五姑从来没回河南老家上过祖坟,这让父亲有点小小的纠结,却也说不出口,只好闷在心里。算了,打小就送给人家了,到底还是不一样啊!
  2005年二月初五,偏瘫多年的父亲去世了。按乡俗家规,父亲的尸骨,被葬入老坟。
  出殡那天,五姑来了,披麻戴孝,进村就哭,哭得很痛。
  初春的原野上,随着送葬队伍的蜿蜒蠕动,五姑第一次来到逯家老坟——村东沟岔纵横的狼沟口。喇叭形的沟口内,高低起伏的沟坎土崖间,大大小小,散落着一丘丘荒坟。往里看,草木森森、狐兔出没的狼沟,幽深得像一段陈年旧事。
  父亲墓穴的一边,有一座老坟,覆盖的蔓草已被清理,坟头的枸树已经碗口粗了。五姑已然知道,这儿是爷爷奶奶的另一个世界。
  棺材入土、绕穴哭别、墓穴回填、新坟隆起、坟头插柳,极具地域风俗的殡葬仪式,夹杂着哭喊声、鞭炮声、唢呐声,打破了野外的宁静。各种礼成后,五姑膝行几步,跪爬在爷爷的坟前。“爹,妈,刚才,给俺哥送您那了,这会儿,五妮给您二老磕头了!”五姑的头磕在地上,几缕白发也垂在地上,沾起几片草叶,沙哑的哭诉泣不成声,仿佛要把几十年的委屈与哀怨,一股脑全哭出来。
  母亲担心她的身体,想去劝劝她,有人悄悄拽拽母亲的衣袖,小声说:“就让她哭会儿吧,几十年了,她心里那个疙瘩总得解开啊。再说了,这么多年,她也欠她爹妈三炷香呢。”
  那个早春,那片凌乱起伏的沟口,五姑的哭声,像冬天深处的一缕寒风,从幽深的往事里料峭吹来。
  发稿/沙群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物理在高中学科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电学知识更是物理学科的重点内容.本文分析了高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进行演示实验的原则和要求,并根据目前存
双线货运索道一般由一个或多个拉紧区段所组成,每个拉紧区段则由重车侧和轻车侧组成。当某一侧承载索在疲劳断丝、磨损达到规定标准时应予更换。我矿双线循环式货运索道总长7.63km共
下午三点半,放学铃声如常响起,四年级D班的肖康妮急吼吼地把桌肚里的书本、鉛笔盒、美术纸以及早上没吃完的半根油条胡乱塞进书包。今天妈妈出差去北京了,爸爸说放学带她和弟弟去迪士尼乐园玩。听邻居说,傍晚的迪士尼人少不用排队。  “哇,你的书包简直就是一只垃圾桶,而且是一只没有分类的垃圾桶!”肖康妮的同桌李拜天大惊小怪地嚷嚷着。  李拜天是这个学期刚从公立学校转来的新同学。他妈妈告诉班主任乔老师,他内向又
期刊
之前,秋天从不会不告而别。一般情况下,她会用抱个满怀的大南瓜、甜滋滋的糖渍枫叶和暖洋洋的银杏汤来宴请红秋原的居民们最后一顿丰盛的大餐,并用早晨温柔而略带愁绪的霜降来提醒大家储存好过冬的粮食。  可是今年,秋天连一封写在落叶上的告别信都没有留下,动作快得像个摔门出走的人,就把措手不及的动物通通丢给凶猛的寒潮——这才过完十月呀,红秋原便已经入冬了。  大家都觉得,这一切跟犀牛豁豁脱不了干系。于是豁豁的
期刊
新课改倡导富有生命意义的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逻辑进行思考,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数学修
1     抗日战争时期,我的母亲就在战时孤儿院工作;后来教小学、中学,办幼儿园……除了奶奶去世后、老八老九年龄还太小时当了几年“全职妈妈”,其余时间她都在照料别人家的孩子。  她喜欢小孩子,幼儿园的娃娃和家长也格外信任她。可是有一天,居委会的领导上门来做工作,要把妈妈调到同一条小街上的竹器厂当厂长。  妈妈好像不怎么乐意。可是去那个竹器厂转了一圈回来,她再没说啥,直接就吩咐八哥和我收拾东西,准备
期刊
一  课间,程艾和同桌叶子从厕所出来,穿过操场往教室走时,迎面遇上三个穿着初二校服的男生。程艾眼珠子骨碌碌转了转,瞥见靠近她这边的两个男生边说着话边扭过头来看她,而另一个则微低着头,用右手摸了摸额头。叶子也扭头打量那个低着头的男生。  回到教室里,叶子认真地端详起程艾的脸。她眯了眯眼,右手撑在桌面托住腮,幽幽地叹了口气:“哎——程艾,你跟你哥长得可真像,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绝对是亲生的。” 
期刊
物理学习需要大量的实验物理来理解和巩固已学到的物理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是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是对课堂知识的必要补充,物理实验知识点在中考物
棉花蕾铃脱落成因及对策在高温多雨的情况下,棉花蕾铃会大量脱落,形成棉株高、大、空,导致大幅度减产。应根据不同成因采取相应对策。一、多雨脱落:棉田含水分超量,有的死洼存水泡
要实现小康必须增加食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含蛋白质量高的黑小麦培育成功与种植、开发将会大大推动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现介绍两种黑小麦。 In order to realize a 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