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三化”策略教学法的理解与贯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an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江区打造了高效课堂活动已经开展三年,我们对高效课堂的四个基本特征:目标达成、面向全体、精讲精练、师生融洽,进行思考,研究,反复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如何才能做的更好呢?“一讲三化”策略,让我们眼前一亮,它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强大动力源,成了学校发展的“隐形翅膀”,带动我们飞向成功!
  “一讲三化”策略是进修学校鲁冰校长团队多年实践研究的成果,是把“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研究”作为高效性课堂教学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新课程教学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具有科学性,前卫性,走在了全国相关研究前列。
  一、对“一讲三化”策略的理解
  所谓的“一讲三化”即:“一讲”——讲解策略,“三化”——强化策略、内化策略、活化策略。讲解是感知,强化是训练,内化是吸收,活化是迁移。为了实现高效课堂,从更新教师理念入手,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一講三化”策略内涵、主旨,经过反复研讨,这一策略,在教师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致认为高效课堂的切入点是学习策略的研究。只有教给学生方法和策略,授之以渔,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多次调研、观课、议课、反思、跟踪等形式,推动了我校教师对“高效”理念的理解和落实。具体理解是:“讲解策略”是经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和学生自身的参与、体验,让学生深刻地感知策略的内容及操作步骤,“强化策略”是引导学生将系列的策略运用到一节课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去,也就是应用的问题。“内化策略”就是引导学生对刚刚经历过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并能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出学生便于理解与操作的学习步骤,“活化策略”就是知训的迁移与应用过程,把学习策略转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一讲三化”助推教师专业化素养
  通过贯彻和落实“一讲三化”策略,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明显提升,实现了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落实。
  1、促进教师的“备课”能力提高
  通过运用“一讲三化”策略,能够清楚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体的原认识结构及最近发展区,能预测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否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是否得到根本落实,在促进文本知识与技能落实上学生的学习是否主动,是否具备相关的学习方法。能站在单元、整章、整册以至整个学段教材的角度进行系统备课,这样,对教材的处理居高临下,驾轻就熟,避免了拖泥带水的低效现象。总之,教师做到了把备学生、备教材、备资源问题进行思想统领的融合。
  2、促进教师“导播”能力提高
  教师减少了课堂语言密度,教师讲的少了,问的少了,板书少了,增加了知识与思维的密度,精讲教学的重点。老师能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了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
  3、促进教师的“调控”能力提高
  教学中教师能有意识地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能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了调控自己的教学思路,使教服务于学的需要。教师时刻欣赏学生,能让学生体会到相互尊重,使学生的健康情感得到了培养,学生在理解、回答或解决问题中,令人意想不到的方法,教师都能勇于承认学生的更优选择,给学生展示了一种观念“教师和教材不应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创造的意识。
  4、促进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
  教师都能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达到高效做以基本的判断,反思哪些做法是让课堂气氛的愉悦,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那些做法导致了课堂教学低效,并加以总结,完善教的策略。而且还能对学生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成果加以提炼,并成文发表,而且能自觉地与名师比对,看自己的教学与之还有多少差距。能把反思结果应用到下一节的常态课堂教学的备课之中。
  三、“一讲三化”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活力。
  “一讲三化”实施了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知识形成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活力,鼓励了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弘扬,学生能进行充分尝试探索,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弥补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学习质量。
  总之,“一讲三化”策略助推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更高效的课堂向我们走来,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使每个学生更自信,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能享受尊严,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这样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课堂,出彩的课堂,也正是这样的课堂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互动共赢。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探索知识的最大动力,本文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教与学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培养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要着重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兴趣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热爱数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实质rn1994年,我国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市场调剂汇率并轨,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6年,我国不再限制不以资本转移为目的
期刊
德育工作,是初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但面对正步入青春期、叛逆期的初中生来说,很多初中班主任煞费苦心的提高德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明显.经过研究发现,造成
语文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一次耗时费力的习作批改,却得不到学生的青睐——很多学生拿到你倾尽心血为他批改后的习作后,只是翻一翻,最多是看看评语,便束之高搁,万事大吉,学生如此行为谈何提高作文能力。如何切实发挥教师习作批改指导功效,让学生能在教师的批改启发下再次审视习作,进行修改,进而提高习作能力?笔者从自身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初有所获。  一、批改从习作指导课伊始  在习作指导课上每位教师都会进
【摘要】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又称行为导向,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发着挥重要的作用。而怎样把它应用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际教学当中去,是我们每一个老师职责。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小组合作评价兴趣激励    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又称行为导向,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乡镇政府在中国“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行政建制中处于末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乡镇政府职能是乡镇政府治理的核心和灵魂,必须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转变。“三农”问题向来
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属于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方面开展比较成功的地区.目前和政县在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对成熟的模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其他地区的中药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普惠性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三个阶段教育服务。发展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有利于夯实教育事业的基础,为高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