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沉默》:女性自我存在的建构与成长

来源 :枣庄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xiaoxi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海沉默》呈现了姜之悦作为母亲、妻子的责任与承担,但由于对自我主体性认识的不足,使其无法延续爱的能力,并陷入了自我犹疑与否定之中;而作者为其设置的听觉路径——与他者的相遇、倾听、对话——则有着召唤自我的引力,并进一步指向了女性主体的敞开。可以说,在倾听与对话中,以爱为基础,将自我与他者的自由同时作为目的,这是作者为新时期女性提供的通向个体意识觉醒、建构自我本质的积极行进道路。
其他文献
摘要: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实施等方面的“职业发展导向”偏离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状提出相关改进策略,在教育方向上要避免“理论高阶化”和“娱乐低阶化”两种倾向,并确立“职业发展导向”;在制度层面要开放课程管理,统筹课程安排;在教育主体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后在课程四要素的具体构建上要将“职业发展导向”的理念贯穿其中。  关键词
摘要:实习生权益保障是实习教育现实和紧迫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度较高却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学界对实习生被侵权“事后”的维权帮助缺少探讨,现实中也鲜有案例。在研究制度属性以及相关法规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导可以看出,将司法救助引入实习生维权过程具有制度上、法理上的可行性,司法救助资金本身具备的“垫付—补偿”特征又使其具有资金上的可行性。当然,司法救助介入过程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法规上明确主
摘要:在国际化背景下,德国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正在经历着新的挑战。在政策层面,德国原有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不断发展,要求在其学徒制中加入国际流动项目。国际流动项目一方面可以帮助本国学徒到国外实习,从而具备胜任国际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外国青年进入德国劳动力市场做準备。为了扩大其影响力,德国联邦政府采用了网络宣传,附带国际资格证书等措施,同时加强国外实习的质量保障。但是国际流动项目在发展中也面临着
在文学作品里塑造“好人”形象,传播“好人”文化,是梁晓声长期以来的创作诉求。他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的首部长篇小说《我和我的命》的女主人公方婉之延续体现了上述理念。梁晓声以方婉之的“三命”(天命、实命、自修命)为线索,叙述了她成长为“好人”的塑形过程。相比于梁晓声之前创作的“好人”形象,方婉之保留了民间价值立场对人的正向引导,还记录了现代化转型之下中国民众的生存图景,基本成功摆脱了从“好人”滑向“庸人”的危险,但是在其精神内核的界定上仍有明显的局限性。
摘要:邹韬奋早期曾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部主任,为传扬和发展职业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除众所共知的职业道德,他所主张的大公无私、德才兼备、精诚团结、发展服务精神、艰苦奋斗等,同样是具有思考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其职业道德观在唤醒大众对职业道德的关注与重视的同时,也对当今职业道德教育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邹韬奋;职业道德观;职业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用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必须通过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主体精神,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主体功能,凸显了信仰自觉、自主精神、创新精神、文化自觉和主体自信。
韩少功的长篇小说《日夜书》塑造了安燕这一典型的“作女”形象,“作”表面是为了获得自由,其实是她自我宣泄、自我拯救的行为。童年的创伤是她隐藏性的症结,焦虑、逃避、寻找成为困扰她一生的关键所在。她不能容忍日常生活的束缚,决然地出走寻求理想的生活。这行为背后隐藏的是神经症人格,那稍纵即逝的满足转而被莫名的压抑取代,于是继续流浪周而复始没有了局。作家借安燕的人生表征了一代人的命运,她流浪行为的背后是那份人类共有的追寻诗意的情结,这也是人类生存困境的隐喻。
《聊城县志》的纂修始自明代,迄于清末,体现了明代以来方志纂修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纂修路径,在县域旧志纂修中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聊城县志》的纂修涉及纂修者、纂修动机、纂修机制等多个方面,其存录的丰富文献,在区域历史地理变迁、人文习俗风貌、政治经济制度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价值。
春秋以前的中国古代社会通常被称为“礼法时代”。“礼法”是概括性名称,在现实的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人们据以建立并维持秩序、剖析疑难、解决纠纷所适用的规范性知识及其来源如何,至今仍不甚明晰。本文选取以时政议论为题材的《国语》作为主要研究资料,参考其他文献,从法的适用角度,对其中被征引的十余种规范性概念、术语以列举的方式逐一考证,进而寻求并揭示西周中晚到春秋时期的法律渊源,以证“礼法”之实。
张抗抗的长篇小说《作女》以鲜明的女性立场描绘了新世纪背景下的独特女性心理与女性意识,将女性世界生动而细腻地呈现出来,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但是由于理性认知的匮乏,作者未能真正理解自由的概念,因此也未能建构一个和谐共生的两性关系图景。由于缺乏对自我的认知,作品中的女性最终并未能成长为真正的主体,而是在逃避和惶惑中走向迷失。本文将从“性别意识”“自由认知”与“女性成长”三个关键词出发,探讨《作女》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以及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