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幻想与审美救赎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kev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9年末上映的电影《阿凡这》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观影热潮,除了杰出的电影制作手段,其文化意义更引起了深入而广泛的思考。电影以梦幻般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精致的梦的套层结构。电影以“阿凡达”为“镜”营造了此世界与彼世界的“镜像”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现代人的精神困境给予想象性消弭和审美救赎。
  【关键词】《阿凡达》梦 镜像 文化幻想 审美救赎
  
  2009年年末201 0年年初,一部名叫《阿凡达》(avatar)的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瞩目。这部号称史上最昂贵的电影在全球公映39天后,以18 59亿美元突破《泰坦尼克号》保持13年的影史全球总票房纪录,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轻松实现自我超越,再次成为“世界之王”。一时之间,“阿凡达”成为世界性的话题《阿凡达》仅仅是“一种影像”吗?它没有提供影像之外的任何东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电影以“超越性”的影像讲述了一个“超越性”的故事,成就了《阿凡达》。
  
  一、梦的套层结构
  
  根据精神分析电影理论,电影与梦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诸多相似之处。电影银幕宛若穿越梦境的大门,借助它观众轻而易举地告别乏味、单调、无序的现实生活进入“别样的精彩和浪漫”,它提供给观众日常经验之外的激情体验。这也是电影作为“第七门艺术”在百年间就成为最为大众、最受欢迎的艺术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电影似乎从来都是用来“看”的。电影之于观众的作用体现在“观看”和“凝视”上。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类关于“偷窥”禁忌的突破,且无需担负任何现实责任。观众穿越银幕体会生老病死、悲欢商合;透过银幕,经历着无尽的悲剧与喜剧。目睹着无穷的爱神与死神,自己却毫发无伤且心满意足。
  《阿凡达》在商业上的神话,提醒了一个事实:电影的观感发生变化,观众必须坐到电影院看电影。它使电影的消费方式更加明晰化:电影的“解读”方式由“看电影”过渡到“体验电影”。这表明,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更是一种“看”的艺术。《阿凡达》引发了IMAX(即Image Maximum的缩写,意为“最大影像”)的观影体验热潮,不可否认的,这是未来电影的一种。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种。人们蜂拥着去看《阿凡达》像是踏上一条朝圣的路,心里轻声呼喊:给我一个梦境吧,给我一个催人如梦的神话吧!因此,人们走进影院更像是寻找一场“白日梦”。
  梦的套层一,有个星球叫“潘多拉”
  “I see you,Walking th rough adream”。
  主人公Jake以梦境的方式带领观众穿越电影之梦。这个梦有瑰丽的场景,有神奇的体验,有深刻的反思,有良好的愿望,有一梦到底不会半夜醒来的流畅,这个梦让人流连忘返。
  毋庸置疑。电影最为吸引人的地方是营造了一个异常瑰丽奇妙的“世外桃源”——潘多拉星球,其间生活着既原始又精灵般的土著民族纳美人(navl)。潘多拉(Pandora),源自希腊神话,意为“美丽完美女人的化身”。这个星球因为美丽而完美,也因为美丽而令人向往。漂浮在空中的山峦是存活在东方神话里的仙境、夜间会闪闪发光的森林、一碰就像含羞草般萎缩的粉红植物、会旋转飞行像烟花一样美丽的“蜥蜴”、纳美族勇士的坐骑邀游空中的班瑟飞龙、迅捷无比的猛兽毒狼、还有似马非马的怪兽……这应是一个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瑰丽世界。
  其实,这样的瑰丽世界对于观众而言并不是完全陌生的,之前的《指环王》、《哈利波特》、《第九区》等影片都可见端倪。相较于诸如此类的影片呈现给观众或奇妙、或唯美、或神秘恐怖的另类世界,《阿凡达》则是毫不犹豫地将观众带入不可思议的“潘多拉”星球。换言之《阿凡达》的超越就在于它让影片空间的每一个层次都立体起来,“泛焦”完成的几乎全景深影像,令人放眼望去,画面中有无尽的空间和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全景深的美妙体验不仅体现在视觉的广度,更体现在景象的高度,将电影体验的快感提升到极致的几段莫过于电影中主人公骑着班瑟飞龙在丛林、悬崖、天空中翱翔的镜头,可谓动人心魄、美伦美奂。班瑟飞龙的出现,从时间上回溯了人类之初的生存体验,从空间上拓展了纳美人的活动空间,更重要的是,它在电影中是一个重要的影像参照物,观众正是跟随摄影机在一次又一次飞龙翱翔、追踪、逃避的过程,一同体验了潘多拉星球瑰丽奇妙的自然景观。难怪有学者认为,3D电影挑战的--是电影技术也是电影观念。
  不难理解。潘多拉星球蕴籍着几乎每个人都曾经憧憬过的奇幻世界,那个世界之于观众,既是一个美丽的过去,更是一个理想的未来,穿越银幕《阿凡达》带领观众进入一个期待已久的美好梦境。在这个意义上,电影成功实现了“白日梦”的功能。
  梦的套层,有种情结叫“回家”
  电影的主人公Jake,原海军陆战队员,并不是阿凡达DNA的捐献者,只是因为他的双胞胎哥哥意外死亡,而他的DNA和他的哥哥惊人相似,于是作为替代品来到潘多拉,尽管之前从未接受过相关训练。Jake对于“阿凡达计划”起初的态度是将信将疑,甚至不屑。他对每天做视频记录是相当抵触的。登陆潘多拉更多的是满足他的好奇心。然而,当这个双腿残疾的年轻人通过转换器变成阿凡达踏上潘多拉星球的那一刻起,他便迷上了它。潘多拉对于许多征服者而言,也许是侵占对象:对于许多研究者而言,也许是一个神秘所在,然而对于Jake而言,潘多拉是个自由、祥和、充满爱和挑战的新世界。在这里Jake与纳美人一样身材健硕、行走如飞。当Jake驯服了悬崖上的班瑟飞龙,成为纳美族真正的勇士,他获得了久违的认同感,同时拥有了一段美妙的爱清,在所有意义上,他都是一个真正的男人。Jake的身份逐渐发生变化,由侵略者转变为保护者。潘多拉,这个对于人类而言的“他世界”威为dake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向往。他视“潘多拉”为“家”,可以安放灵魂和身体的神奇所在。这也为后来当人类向潘多拉发起暴力进攻时,Jake不顾一切的返回潘多拉以领袖的身份带领纳美人坚决抵抗做了铺垫。
  然而所有人不得不承认,潘多拉存在与否,它之于如同Jake一般的我们,都是一个美丽梦境。因为潘多拉能够在想像层面满足所有人关于个人成功的合理化设想,它让Jake成为一个英雄。它让个人奋斗永不落伍,它让救赎成为可能。于是,“潘多拉”便脱去了神秘外衣,更赋予人性,它为人而设计,它是人类寻找已久的“精神家园”。《阿凡达》有一种魅力,它弥补了观众在现实生活中匮乏、单调的情感和心智,提供了一幅美妙精神家园的图景,在电影时间中,观众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牵绊、忘记了自己,身不由己的吟唱着动人的“归乡之歌”,踏上久违的“归乡之路”,梦想着自己身处故乡,电影符合人类回归精神家园的“集体无意识”。
  梦的套层三,有个传说叫“成功”   《阿凡达》在商业上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它仍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它有着好莱坞式经典的戏剧结构、三段式情节冲突以及大团圆式的喜剧结尾。电影中有着太多的传统好莱坞式的主题元素:英雄、爱情、浪漫、正义、自由。只是在多年的审美疲劳之后,它们再度被糅合成了一次顶礼膜拜。电影的高潮出现在最后一个小时。骄傲自大的人类大举进攻潘多拉星球,无坚不摧的机器看似可以在瞬间将祥和的潘多拉星球撕个粉碎,处于冷兵器时代的纳美人几乎不堪一击。然而,潘多拉星球终究在Jake的带领下,在“爱娃”的帮助下走出困境,战胜困难。重获自由与和平。
  电影的结尾是大快人心的。纳美人获得最终的胜利,他们端起人类的枪把侵略者赶回地球。这一次,标榜道德的清教主义美国文化设置了一个相当童话的结局:“那些侵略者被赶走了,他们被迫回到了行将灭绝的地球。只有一些纯洁善良的人,被纳威人接受,并永远留在了潘多拉星球……”这个结尾无疑是符合纳美人、Jake为代表的善良的人类以及坐在影院的观众们的美好期许的。这像是一个神话,但只能是一个传说。
  主流商业电影是远离真正的悲剧的,电影中的悲剧桥段是为高潮处喜剧的到来做铺垫的。惩恶扬善的大团圆往往是观众坐在影院最为期待的结局,既然要做梦,就要给予观众一个催人如梦的童话,让观众暂时逃离困顿不堪的现实,观众需要什么,便给予什么,这是电影实现“白日梦”的根本所在。《阿凡达》做到了。
  
  二、镜像世界与文化幻想
  
  电影中,角色是第一要素。电影《阿凡达》的角色是多样且丰富的,既包括人、纳美人,还有以人类基因和纳美人基因合成的阿凡达,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
  
  (一)此世界彼世界,互为镜像
  电影《阿凡达》中的人类被表现为一群不自量力的好战分子,在不断地向外扩张的过程中证明自己的无所不能。试验站的迈尔斯·夸奇上校是一个典型代表,他笃信武力,正是以他为代表的人类毫不顾及后果地摧毁了纳美人美丽的家园。心理学中,人类肢体的残缺本身便具有“被阉割”的意味。换言之,人类在面对纳美人时,在身体上和信仰上都表现出与生俱来的不足和缺憾。影片安排Jake作为哥哥的替代品成为阿凡达从影片一开始便被周遭的人耻笑,这种耻笑是对人类作为一种天生有缺憾动物的彻底责难,也为Jake后来在潘多拉星球的如鱼得水获得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奠定了基础。
  相较而言。纳美族人,一个想象出来的异星球生物,显然一开始便赢得了观众的好感和认同。在万物有灵的潘多拉世界里,人、神甚至生物自成体系,尽管生活状态保持在狩猎、群居的社会阶段,但是一种牧歌式的理想状态。他们勇敢、智慧、善良、敬畏自然同时拥有丰富的资源。正是因为此,他们以及他们美丽的家园成为人类觊觎的对象。然而,事实上,纳美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如同他们身上所具备的所有美德和能力都曾经为人类所拥有,只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些都成为人类自身扩展过程中的牺牲品。
  人类与纳美人的关系微妙,因为中间有一个“阿凡达”。阿凡达(Avatar,源自梵文,意指降临人间的神之化身),它不是人也不是纳美人,是人类和纳美人的DNA合成的另一种生物。它形似纳美人,却为人类的科研服务,有着成熟心智,对两者皆了如指掌。阿凡迭由人类的想象创造,并完成本我的意识活动,这在拉康的镜像论中被表述为“我”的另一个影像。主人公Jake的情节走向,便是将这“另一个影像”作为自己的此在加以认同的过程。电影的高潮出现在Jake决定放弃自己的使命,捍卫潘多拉,他驾驭着班瑟飞龙以“魅影骑士”的身份率领纳美人为潘多拉而战。确切的讲,他已经分不清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自己,双腿残疾的海军战士,还是需要外部链接的阿凡达?“我不在而他在,他在即我在”,这个时候Jake实现对另一个自我的认同。在此。与其说“阿凡达”是一个英雄,不如说是一个“镜”,他映照人类和纳美人彼此,使其互为镜像。潘多拉星球既是人类艳羡的对象被人类觊觎,同时也向人类提供了和谐生存的一种可能性。
  
  (二)文化身份倒置和颠覆
  在此前有关外星人的电影中,人类的身份定位非常清晰,往往是作为地球的捍卫者而存在,是正义的化身。
  电影《阿凡达》在人类文化身份的定位上作了一次彻底的倒置和颠覆,一改以往被侵略、被殖民的弱势群像,变成侵略者、毁灭者的形象。作为一个群体存在的人类显然是面目狰狞的,被帖上了贪婪、好战、侵略、不劳而获的性格标签。少数几个有良知的人则显得相当无力。“阿凡达计划”的设计者植物学家格营丝·奥古斯汀(Dr.Grace Augustine)博士虽竭尽全力却无法实现对潘多拉星球的科学研究,最终回到“爱娃”的怀抱,回归自然。再如退役女飞行员楚迪·查肯(TrudyChacon)虽有保护潘多拉之心,却无有其力,终究不得不在拯救的路上牺牲了自己。
  观众在电影《阿凡达》中难免看到一个美国关于自身扩张史的缩影,它既隐喻了某个民族不太光鲜的发展史,又描绘了这个世界走向衰败的剪影。这让人不得不佩服美国的勇气和好莱坞的智慧。没有哪个民族比美国更愿意主动地面对自己不堪的过去,也没有哪个民族可以将自己的侵略史翻拍成如此美伦美奂的魔幻影像贩卖给被侵略国家,且大获商业成功,这也许便是电影超越时代的智慧。一个悖论是。物质、身体上的侵略过后在意识形态和价值领域的又一次侵略。历史是不容嘲讽的,然而电影却在轻而易举之间化解了历史的尴尬和无奈,它让这种化解如童话般美好,令人向往。
  
  (三)文化理想与文化幻想
  回到精神分析电影学重要论述,人类之所以需要镜像,是因为匮乏的存在、对匮乏的想象性否认及欲望的无止境。可以说,人类需要电影这门艺术,恰恰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缺憾和匮乏,而电影成功地带领观众暂时逃离象征秩序进入想象世界,获得充分的满足和快感。在对镜像对立面的相互维持中实现文化想象。
  福柯的话言犹在耳:重要的不是神话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神话的年代。《阿凡达》是詹姆斯·卡梅隆沉寂多年,在灾难片(《泰坦尼克》)之后倾力打造的一部“反灾难片”。
  《阿凡达》是继《终结者》、《异形》、《2012》、《第九区》等片之后以和谐对抗破坏、以平等对抗侵略、以温情对抗暴力的一次“大反串”,是一次理想主义加浪漫主义的影像化实验。可以说。电影《阿凡达》是在多年狂轰乱炸一般的“灾难片”之后给予观众的一剂温馨“强心剂”,给予人类在想象空间实现矛盾消弭和自我救赎的幻想。因此,无论电影如何精心定制了一个“精美的瓮”——梦的套层结构,对人类的文化身份作了颠覆性的安排,以主人公设置了互为镜像的两个世界,都无法避免作为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的名义。《阿凡达》终究是一部相当成功的商业 电影,它并不解决人类的精神痼疾,不发掘人类生存的可能性和悲剧性命运。也不打算明晰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反思,电影只提供梦境,不惊醒梦中人的美梦。这个文化理想,终究是镜中花、水中月。
  
  三、现代性后果与人类困境中的审美救赎
  
  电影中人类的形象是“反英雄”的,他们对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无休止的欲望,无不显示出工业革命的负罪。现代人、现代性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没有人不被现代性后果深感震惊。最为直接的表现是技术对人的控制、人对自然的征服和破坏以及人类终极关怀的消弭。可以说,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异化是现代人必然遭遇的困境和无法解决的悲剧。现代个体只拥有“碎片式的生活内容”和“无意义或非理性的主观文化”,生活变成一个技术的问题。现代人不是道德的人、美学的人,而是技术的人,在迷惘的生活狂野中,人终于又一次将自己遗忘在通往目标的桥上。现代人不得不承认:“我们虽然没有共同的理想,甚至根本没有任何理想。但却生存了一段时间了。”这既是现代文化的悲剧性所在,也是现代人精神的悲剧性所在。难怪Jake在灵魂树下祈愿时说道:“我们的星球曾经有绿色的植物,而他们毁灭了她,现在他们又来毁灭这里。”
  人类不停的征服着“潘多拉们”,结果只能是被毁灭的星球越来越多,最终累及人类,长此以往,人类将永远活在悲剧中。从此踏上了一条依附物质世界忘却终极关怀的“不归路”,要么迷失在死巷,要么陷入内在空虚,人类自我反思的时刻到了!是继续对外扩张。实现人类征服自然并毁灭一切,还是放下“屠刀”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一个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人是“逻各斯”动物,可以对自己的行为不断反思。毫无疑问,对现代性后果的解决之道存在于内部而非外部,在于一种超越现实的内在精神力量,电影《阿凡达》提供了人类超越现实和自我的一种可能,它帮助人类设计了一个新的世界——潘多拉,一个美丽富饶承载人类自我救赎希望的全新世界。
  对工业文明的救赎实际上就是对人类自身的救赎,以工业文明下的产物——阿凡达,来完成文明的重组,秩序的重建,人类可以不再与自然对立,而是回归母体——自然。人类在极度欢娱和痛苦中获得平衡。与自然达成谅解,彼此融合。如果说,电影《2012》呈现了人类在无可挽回的世界末日面前所表现的勇气和善良,那么《阿凡达》则教会人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表现出人类面对自己的过失应有的智慧和虔诚。如尼采所说,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动物,人是“天生的越境者”。人类可以超越现实和自我,在精神上摆脱困境。拯救渐已消失的地平线,寻求“诗意的栖居”。应该承认,电影通过对庸俗日常生活的中断、否定和僭越,保持必要的距离,承担起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个体拯救的任务。基于此,电影《阿凡达》以美学的方式探讨了有关现代人生存的可能性的问题,并提出人类自我救赎之途,它提供了电影——审美——艺术作为现代生存的依据。在这个意义上,《阿凡达》是一部真正的电影。
其他文献
【摘要】在钢琴教学中,许多学生对中国的钢琴小品缺乏正确的理解及准确的弹奏方法,对中国钢琴小品的艺术表现更是无从谈起。谭盾写作的钢琴组曲《忆》是众多中国钢琴小品中,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乐曲。乐曲中包含的《云》和《欢》两个小曲,更是在意境和民族特色上展现了谭盾青年时期的创作功底。中国钢琴作品是比较难于把握的曲目种类之一,在弹奏时有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常练习时对气息和钢琴弹奏的融合要有系统的训练,
[摘要] 20世纪末期,海外华人女作家创作一批富有影响力的第一人称视角的小说。这批小说以亲历性、真实性和袒露心灵的大胆和历经沧桑的人生道路刻画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呈现了华人女性的群体命运和情感纠葛。通过关注这些作品的叙述视角,可以了解这些作家的创作视野和她们笔下的华人女性形象及其对这些形象所处的西方世界的真实而深刻的阐释。  [关键词] 华人女性 叙述视角 第一人称 超越性  20世纪70年代末到新
[摘要]张元作品中一以贯之的现实主义叙事风格以及后现代主义色彩为张元在回归主流与个人表达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回归”路上的张元不是一味的妥协,而是在与主流渐行渐近之路上执着于电影的个人表达,作为新生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回归”路上的张元,把自己的电影风格进行了恰当的变奏,作品的题材关注的依旧是身边的人和事,具有强烈的“小众属性”,对“城市边缘人”这一形象,赋予着自己的认同感。  [关键词]张元 
[摘要] 根据贵州青年女作家肖勤创作的小说《暖》改编,由中央电视台导演朱一民执导的数字电影《小等》预计6月初上映。这是由贵州省文联、湄潭县委宣传部、秦皇岛汇中承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贵州省电影家协会、北京雨墨春秋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贵州省第一部反映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的电影。希望电影《小等》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希望关心留守儿童的朋友们都来为他们做一点贡献,让他们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有一个欢乐的童年!  
[摘要] 《珍爱人生》作为一部属于黑人的女性主义电影,从美国当下的现实社会表现了女性主义批评所关注的性别歧视、黑人女性主义、性侵犯、同性恋等问题。《珍爱人生》改变了大家对同性恋特别是女同性恋的看法,将黑人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升过程中遭遇的一系列问题在影片中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即使在妇女解放运动多年后,女性问题在社会中仍然形势严峻。  [关键词] 女性主义 自我救赎 性别与种族偏见 同性恋   [DOI
[摘要]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圣地”。即将出版的《福泉历史文化精粹》一书将福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章节录,以飨读者。   [关键
[摘要] 微电影作为网络视频与电影的衍生品,其兴起得益于网络传播技术的成熟,以独有的特点迎合了时代的需求。然而,它要真正得到长远发展,必须从剧本创意、广告传播以及生产的专业、规模化、规范化等方面突破自身的局限性。    [关键词] 微电影 网络媒体 发展思路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20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也称微影,是指“专门
[摘要] 俄籍美国人布罗德斯基是第一个在中国拍摄故事片的老外,但是长期以来此人在中国的电影创作历史模糊不清,作为电影史学研究工作者,我们特地翻译这篇文章,以供国内同行学者们参考。本文原文发表在美国电影研究学术刊物《亚洲电影》2009年冬季刊上。  [关键词] 布热德斯基 早期中国电影创作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4.010    H.结
[摘要] 著名法国导演吕克 贝松拍摄于1988年的《碧海蓝天》是一部关于生命存在意义的电影。导演吕克贝松鲜明的向我们传达这作为一个法国人他所信奉的人生信条——“自由、平等、博爱”,而在这三者之间,自由又是他置于首位的。  [关键词] 纯美 自由 生命本质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4.030    (一)影片的色彩分析  1.色调分析
[摘要] 由深圳卫视制作的号称“内地综艺旗舰节目”《年代秀》,以杂糅益智、谈话、歌舞等各类节目的形式元素,在顺应电视节目类型潮流的同时,拓展着“秀”的表现形式话语空间;通过物件、人物、歌曲、影像等具象,集中体现60至00年代的各自时代特点与风貌,实现了“年代”的阶段性与形象性表达,从而在顺应当代社会“怀旧”情绪的大众文化中,取得了收视上的成功,并引领了电视荧屏的“年代风潮”。    [关键词]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