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教学法:在童心里播种诗心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kjl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语文的总体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2019年起统一使用的部编版教材,其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顺应时代要求,为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这是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 小学诗词教学的现状
  小学诗词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①注重诗词的机械背诵和教师思维替代学生思维,缺乏阅读理解本应具有的思维训练。②教学形式单一,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等程式难以引领学生发现诗词背后的音乐美、建筑美和形式美。这两个问题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难以激发学习诗词的兴趣,增加畏难情绪,不利于诗词文化传承。
  ● 微课程教学法的优势
  微课程教学法有一个著名的教学模型(如图1),其显著特征是:三大模块、两个阶段、参与式学习。三大模块分别是自主学习任务单(简称“任务单”)模块、配套学习资源模块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模块。三大模块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构成系统、高效的学习链。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微课程教学法根据对学习主体的新认识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设计学习应该达成的目标,设计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开发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配套学习视频,提升课前自主学习质量。在课堂学习中,微课程教学法倡导检测巩固自主学习成果,微项目学习促进知识内化、综合能力拓展和核心素养发展。在设计策略上,时时关注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展示成果、发现问题、平等讨论,充分激发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为将诗词教学课堂打造成一个互动、共融、悦纳、和谐的学习课堂,提供了良好的范式。
  ● 《暮江吟》的系统设计
  下面,笔者以在“苏州工业园区基于易加平台的翻转课堂(古诗词教学专场)活动”中执教的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暮江吟》来进行系统设计。
  1.课前学习设计
  (1)提炼达成目标
  达成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或曰认知标准。具体精准地提炼达成目标,对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资源开发和课堂活动组织,具有纲举目张的学习指导意义。
  笔者在设计中采用微课程教学法的设计方法,让学生通过一个课时的“翻转”学习,在课堂上创作入门级的七言诗。为此,提炼如下达成目标。
  ①了解七绝押韵、平仄的基本格式。
  ②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暮江吟》,并能理解这首诗中的“形、色、动、静、情”。
  ③能够通过“搜韵网”的平水韵搜索同韵字。
  ④能夠用叠词和比喻从事七言诗的创作。
  (2)设计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必须与目标配套,以确保学生完成任务有质量就能达成目标,还要以问题为导向,指导学生在家自主学习。
  任务1:明诗意,品写法。
  ①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想象诗歌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写出其意境。
  ②这首诗的描写有形有色、动静结合,请问:从形态美视角观察,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从色彩美视角观察,为什么会出现“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情况?从动态美视角观察,哪些描述中体现了动态美?从静态美视角观察,诗中哪些描述给人一种静态美的感受?
  任务2:读平仄,明格式。
  ①根据微视频,在教材上给这首诗标平仄符号,圈出韵脚,根据教师教的“平长仄短、气断声连”的读诗法读两遍、背一遍。
  ②什么是七言绝句?
  ③七绝除了第三句不押韵、末尾必须是仄声字之外,还有哪几句末尾必须押韵?押的是平声韵还是仄声韵?哪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
  ④这首诗押韵的是哪几个字?用手机在“搜韵网”搜“平水韵”,输入这首诗中押韵的字,查看有哪些同韵字,并任意选择5个可能常用的同韵字写下来。
  任务3:善观察,试创作。
  选取身边的某一事物,观察它的形、色、动、静,兼顾叠词和比喻,参照《爬山虎》示例创作七言诗(如图2)。
  以上3个任务,以目标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以微视频为支持,层层推进,帮助学生习得知识,为课堂内化知识、拓展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做好准备。
  (3)给出学习方法建议
  在《暮江吟》设计中,笔者给出注释理解法、平仄读诗法、网络检索法等三个学习方法:①注释理解法,借助注释帮助理解诗文。②平仄读诗法,引导学生用平长仄短的方法诵读诗文,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读出节奏和韵律,体验诗歌的音乐美。同时,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感,为课堂微项目学习(创作七言诗)创造条件。③网络检索法,介绍使用“搜韵网”上的“平水韵”搜同韵字,助力学生在创作中用韵。
  (4)完成“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①为帮助学生发现课前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关系,从而理解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并引发对课堂学习的向往,《暮江吟》对课堂学习的组织形式做了简明扼要的预告:①复习检测。合作游戏对对碰。②填词创作。形色动静兼抒情。③展示评价。交流质疑细赏评。
  (5)开发配套学习资源
  开发配套学习资源是为了支持学生完成“任务单”中有难度的学习任务。配套学习资源可以是各类文本、图片、视频、音频,最常见的是“微课”。微课的制作需要教师预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可能遇到的困难,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2.课堂学习设计
  (1)提炼达成目标
  如果说,课前学习的任务是学习知识,那么,课堂学习的任务则是完成内化知识、拓展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暮江吟》一课的课堂学习达成目标为:①通过复习检测,巩固课前自主学习成果。②能根据七绝基本格式创作七言诗。③通过展示评价,提升表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能与同伴礼貌开展平等对话。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剖析了我国纵向科研经费问责制概念理解存在偏差、监督机制缺失、绩效评价问责功能缺失、信息不透明四个主要问题,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从科研经费提供者、高校与科研项目组三者之间的互动作用进行分析,探索改善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问责机制,并提出从宏、中、微三个层面出发形成政府主导性问责、科研单位基础性问责、其他利益相关者补充性问责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科研经费提供者; 高校; 科研项目
2012年以来,为防范外部势力利用非政府组织从事渗透和颠覆活动,俄罗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管控与国外有关联的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部分西方政府和媒体对此大肆攻击,指责其为历史的倒退。事实上,出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考虑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管控并非俄罗斯首创,亦非俄罗斯所独有。很多西方国家都有类似立法和管控举措,其中尤以美国为甚。对美国管控非政府组织的做法加以提炼和概括,能够对我国构建非政府组织管控体
美,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可形容景美、物美、人美;从数学角度来看,可形容图形,殊不知数字也有它别具匠心的美……  在这次“通过计算探索规律”的数学活动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观察各式并计算出各式的结果:  呀!这不算不知道,一算还真是吓一大跳啊!看上面一个个结果,它们好像有一根隐藏的“对称轴”,巧妙地将答案都对称地分成了两半(如上图).对称的数字巧妙地呈现出了各个答案的规律:第一个乘数(因数)中有几个3,
【摘 要】由于经济新闻本身专业性“强”、题材“硬”,且诸多见报稿件形式老套、缺乏深度,导致内行不屑看,外行看不懂,广大群众更是不爱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记者、编辑的实践,分析了经济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弊病及解决之道。  【关键词】经济报道 群众路线 弊病 解决  由于经济新闻本身专业性“强”、题材“硬”,且诸多见报稿件形式老套、缺乏深度,不是“概念 数字 例子”,就是“过程 措施 效益”,导致内行不
【摘 要】每年一到高考,全国各地媒体蜂拥而上大做文章,连篇累牍的报道中,冷静下来分析,对考生和家长有帮助的新闻屈指可数,使高考报道成了空洞且“聒噪”的应景行为。高考的报道价值被人为放大,报道方式更折射出当今媒体不健康心态。媒体应依据价值定内容,杜绝“应景报道”,让聒噪的应景新闻回归沉静的温暖服务。  【关键词】高考报道 应景新闻 人文关怀  一、2013年国内高考纸媒报道概况  都市报在全国盛行起
摘要: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赛事件产生很大反响,社会各界作出了各种评论和思考。从刘翔本人、观众、国家、媒体等视角来思考刘翔退赛事件,能从中领悟到很多奥林匹克精神所蕴含的深层次内容和真谛,并得到启发。从刘翔自身视角看,为了保护职业生命,他作出了艰难决定;从观众心态视角看,中国民众的心态日益成熟;从国家视角看,北京奥运会中国收获的不仅是金牌,还有国民心态的成熟和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更深理解;从媒体视角看,媒
充满正港台湾味的凤梨酥  位于台北松山机场附近的民生小区,小巷里有一家装修简约的门店。门外铺了一层青青的草地,旁边的混凝土墙上,挂着一辆自行车,路人走过,或觉得这是一个设计室。  一进店内,中间就放着大张大木桌,两边分别放了五张椅子,那就像家里的大饭厅一样。墙上则挂着一些立体艺术图,很自然、很舒服!  年轻的服务生来了,就问道:“坐下来喝杯茶,好吗?”温馨而亲切。  放在木盘上的茶奉来了,还送上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一内容”二维度阐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容”二维度是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层次与阶段内容构成的二维模型。目标整合的三个层次是:信息技术课程化整合层次、工具性整合层次、课程信息化层次。内容整合三个阶段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宁、余胜泉提出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阶段、以资源为中心的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因此,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我们可以从“目标
Moodle是一个优秀的学习管理系统,利用它我们不仅可以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的网络课程,而且还可以作为一个管理平台。2007年暑假,我校选择了Moodle作为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平台。在这一个多学期的尝试与实践中,特别是在数字化班级建设方面,我们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前期工作    数字化实验班是我校的一大亮点。如今,我校已组建了6个数字化班级,其中,4个班除各配备5台性能优良的电脑外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和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许多学校在包括高中政治在内的诸多课堂上已经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多彩的内容和高效的信息传播等特点与高中政治课堂的紧密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政治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多媒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094-01  1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