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有影响人物”的影响下前行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anhu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09年9月27日,由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江苏教育》杂志、《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新闻网承办,三江学院协办的“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评选结果正式揭晓。20位当选人物为王湛、史绍熙、朱小蔓、李吉林、匡亚明、曲钦岳、严恺、吴天石、吴贻芳、闵乃本、陈鹤琴、杨瑞清、胡福明、胡百良、洪宗礼、侯晶晶、姚止平、殷雪梅、斯霞、鲁洁。现将沈健厅长在评选结果揭晓仪式上的讲话摘要发表。题目为编者所加。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锐意进取,为人师表,改革创新,钻研业务,提高水平,淡泊名利,教书育人,体现了江苏教育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评选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对弘扬为江苏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模范人物的奉献精神。进一步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评选活动,这在我省历史上是第一次。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在教育报刊、教育网络、教育电视等主流媒体的引导下,评选活动迅速、深入、健康开展,使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受到了一次广泛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深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极大调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推动我省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迈进,为实现“两个率先”作贡献的积极性。
  评选活动只是一个过程,重要的是通过评选把“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的精神化成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永恒力量。
  要大力弘扬“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的精神内涵,使之内化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再创教育辉煌的强大精神动力。这一次评选出的“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的20位人物虽然身处不同年代,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就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钻研业务,提高水平,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教书育人。这在今天仍然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在我们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跨越的过程中,在服务江苏经济社会“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尤其需要弘扬这种精神。我们要深入挖掘和升华这种精神,大力宣传和讴歌这种精神,全面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并不断赋予这种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要积极宣传“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的先进事迹,使之转化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再创教育辉煌的持续实际行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省教育系统正以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办好充满活力、创新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伟大的目标需要全省教育工作者凝心聚力、扎实工作。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宣传“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先进事迹,努力把“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的评选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不断扩大“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的社会影响,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不断扩大“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的社会影响力,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让教育成为最为光荣的事业,为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共同推进全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回顾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事业成就辉煌,模范人物不断涌现;展望未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唯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再创辉煌。我们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教育强省、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各科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学活动的实质: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以事实为基础,让学生进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浙东,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有一所乡村中学,以其名师名人荟萃,教育教学质量卓著而声名鹊起,成为浙东教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就是春晖中学,时有“北南开,南春晖”之说。让我们用文字去回顾她灿烂的昨天,再现那历史的镜头——    剪影    创建  春晖中学的创建渊源要追溯到春晖学堂,1908年,上虞富商陈春澜捐银五万元,在小越横山创办春晖学堂;1919年,近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经亨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区域教育发展、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及实现教育内涵发展的迫切要求,要从多角度多方位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
1960年,北京景山学校应中国教育改革的需要而诞生。时任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的陆定一代表中央和国务院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教学必须改革》的报告。毛主席讲,凡是重大的改革必须先经过实验。为此。党中央决定建立一所由中央宣传部直接管理、以学制改革为主线,对中小学教育进行综合改革实验的学校。北京景山学校因此而生,担负起教育改革的重任,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教育更
国家越来越重视中职学校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中职学校要适应这一发展的需求。与之相适应的便是中职学生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这是提升中职生素质、发展中职学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为解决新建校区院系学生工作问题提供了指导思路。文章从探讨“因事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