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肝硬化肌少症的发病机制与诊疗现状
肝硬化肌少症的发病机制与诊疗现状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313
【摘 要】
:
肌少症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40% ~70%,增加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肝硬化肌少症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易被忽略,诊断标准尚未达成共识,针对性治疗药物较少,亟待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并加强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研发.
【作 者】
:
刘钰懿
陈东风
颜綦先
【机 构】
: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消化内科,重庆400042
【出 处】
:
临床肝胆病杂志
【发表日期】
:
2022年1期
【关键词】
:
肝硬化
肌少症
治疗学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少症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40% ~70%,增加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肝硬化肌少症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易被忽略,诊断标准尚未达成共识,针对性治疗药物较少,亟待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并加强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研发.
其他文献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吲哚菁绿胆道造影精准识别胆总管的应用
目的 胆总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常见并发症.采用吲哚菁绿(ICG)术中显影的方法精准识别胆总管,以期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纳入珠海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6月行LC患者68例,其中行常规LC患者56例,ICG胆道造影引导下LC患者12例.常规LC组患者用腹腔镜白光、ICG胆道造影组用近红外光检查胆总管、胆囊管和胆囊.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术前数据进行平衡.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胆总管损伤发生率.结果 胆道造影组术中出血量
期刊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管造影术
吲哚花青绿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