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师表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循吏列传》中收录有三则古代官员以身作则、恪守底线的故事,这三则故事有的让人拍手称赞,有的使人肃然起敬,还有的令人唏嘘不已。

李离伏法


  “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做国君时,曾任命过一名叫李离的法官。有一次,李离因误听案情而杀了人,得知真相后,他把自己关了起来并请求晋文公判自己死刑。晋文公以主要过错在于下属官吏为由赦免了李离。听到自己被赦免,李离正色说道:“我是长官,没有把官位交给下属;我的俸禄高,也没有分给过下属,那为什么现在听错话杀错人就要把罪过推卸给下属呢?”
  面对如此“一根筋”的官员,晋文公显得有些不高兴了,问道:“你的官职是我任命的,那我也有罪了?”李离答道:“法官断案也有规定,判错案就要亲自受刑,杀错人就要亲自偿命。您正是看中了我能明察秋毫才委派我法官一职。而如今我听错了案情而杀人,应当判处死刑。”最后,李离不肯接受赦免,拔剑自杀了。
  李离宁愿付出生命也要维护法律的公正,即使他是封建时代的官员,其所作所为也足以让今人钦佩。故事中的李离虽是“一根筋”,但这个世上如果能多些“李离”,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石奢徇法


  石奢是楚昭王时代的宰相,别人对他的评价是坚毅正直、不避权贵。某次石奢在外出视察的路上正遇到有人持刀行凶,便亲自追捕,将凶手缉拿归案。谁知后来发现,凶手不是别人,正是石奢的父亲。按说石奢贵为宰相,用手中的权力将事摆平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但他没有这么做。不过身为人子亲手逮捕自己的父亲,他又下不了手。身处这两难的境地,石奢最终的选择是:将父亲放走,但把自己绑了起来,并派人对昭王说:“父亲是凶手,如果我惩治了他,是不孝;如果放了他,纵容犯罪,是不忠,我罪当受死。”昭王体谅石奢,便不打算追究此事了。石奢又说:“不袒护父亲是不孝,不遵守法律是不忠。国君赦免是国君的恩惠,但服刑而死却是臣子的职责。”于是石奢刎颈而死。
  在石奢所处的那个年代,“父为子纲”的儒家思想与“法不阿贵”的法家思想相互碰撞,令石奢面臨两难困局,最终也没能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去破解,最后只得以自杀作为逾越红线的代价。虽然其行为有待商榷,但是对于今天的公职人员来说,当面对“情”与“法”的抉择时,石奢这种绝不因情枉法的大义却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公仪休拒鱼


  春秋时期,公仪休担任鲁国宰相时并没有实施什么改革举措,只是坚持奉公守法、依法办事,要求手下的官员行为端正,不得和百姓争利。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送了许多,但都被他拒之门外。他解释说:“我做宰相,买得起鱼吃,假如因收了别人送的鱼而被罢官,哪里还有俸禄自己买鱼吃呢?”不仅如此,公仪休甚至烧掉了家中的织布机,拔掉了菜园里的蔬菜,理由很简单:当官的人,如果自己家经营产业,那么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蔬菜卖给什么人?猎户辛辛苦苦打猎获得的毛皮卖给什么人?农妇辛辛苦苦织的布匹又卖给什么人?他做宰相期间,规定鲁国大小官员一律不得经营产业,不得兼做买卖。当官的已经从国家获得俸禄,怎么能再好意思与民争利?
  李离、石奢、公仪休的故事虽不尽相同,但却皆以“循吏”(奉公守法的官吏)之名流芳百世。历史总是相通的,无论是当朝宰相还是基层的执法者,都要把奉公守法、公正执法作为自己的为官底线,触碰了底线就要付出代价。
  (摘自《党课》)
其他文献
刘备拿下了东川,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功业升到了他平生的顶峰。如果他励精图治,是会很有一番作为的,但诸葛亮却给他出了一个馊主意:称汉中王。在中国,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果然,在外边,魏吴联合起来了,这次联合有实质内容,就是达成了合力解决荆州的协议。  当细作将魏吴即将联合攻打荆州的消息报到成都时,刘备问计于诸葛亮,仓促间,诸葛亮又出了一个馊主意,说:“你让关羽先起兵攻打襄阳,一打,敌
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的一天,长安城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个中年男子,身穿黄色短衣,头上戴着黄色小帽,乘着一辆黄色小牛拉的车子,车上竖着一面画有龟蛇图案的黄色旗帜,大摇大摆地一直来到皇宫前。当宫廷侍卫拦住他时,他傲慢地说:“快去禀告皇上,就说我卫太子前来求见!”侍卫不敢怠慢,立刻向主管奏章的官员禀告,主管奏章的官员又上报到当朝皇帝刘弗陵那里。  刘弗陵就是汉昭帝,五年前他8岁时,汉武帝刘彻死了,由
近年来,厦门市认真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全市教育资源,综合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实现全部行政区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区国家评估认定。主要做法体现为“五个统筹、五个均衡”。  一、统筹学校标准配置,促进办学条件均衡  落实政府职责,加大市级统筹力度,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按标准均衡配置。  1.加大财政倾斜力度。完
深受蚊祸之人一定明白蚊子恶习——一旦锁定目标就百折不挠,誓把此人之血收入腹中不可。蚊子叮过一次还要瞅准机会叮二次、三次,直至腹中胀满。范仲淹有一首骂蚊詩:“饱似樱桃重,饥若柳絮轻。但知求旦暮,休要问前程。”把蚊子只管眼前、不顾将来、贪婪无比的习性描绘得入木三分。
本文来自1976年5月,“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在大阪中央电器俱乐部召开的窑业协会总会上的演讲,当时的日本,经济发展飞速,经历着被发达国家视为竞争对手,急需从依赖外国技术转向自主研发的关键时刻。演讲中,稻盛先生围绕在技术开发中所需要的“思维方式”这个话题,谈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对现今的我们,起到一定的激励和借鉴作用。  技术开发对于日本来说是必不可缺的,日本资源的贫乏,大概全日本的国民都会同意
人不可能变成神,但是要努力成为神隔壁的人。如果你想干点有出息的事,就得多跟伟大的人在一起。在伟大的人熏陶之下,你会受益良多。  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备时,才能成就伟大。“天时”和“地利”可遇而不可求,但你可以努力和伟大的人在一起,接受他们的熏陶。  当你不名一文的时候,跟大人物直接沟通的机会很少,你要创造机会,把握机会,死死地缠着他们。我从小就努力向伟大的人靠近,在小学、中学、大学时,我给很多
余秋里是著名的独臂将军,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毛泽东称赞“余秋里是个帅才”。用左臂换回一位中将的生命  余秋里1914年出生于江西吉安一个贫农家庭,15岁投身革命,1929年参加共青团,1931年转为中共党员,历任赤卫大队中队长、红军连指导员
“今天中国就是当年德国”的说法,这些年来常见于西方舆论场,特别是在2018年恰逢“一战”结束一百周年之际,中美贸易摩擦的激烈场景,使得以“修昔底德陷阱论”为代表的指责中国这也不好、那也不是的各种说法纷纷登场。  被混淆的因果关系  不得不承认,在当今的国际舆论场中,西方话语逻辑和话语方式占据着相当大的传播优势。中国注定会在“骂声”中成长。对这些言论,中国当然有必要适当作出回应,尽量还原事情的本来面
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几乎没有一家超市不在卖可口可乐,几乎没有一家影院不在放映美国大片,几乎没有一个想留学的孩子不优先选择美国……可以說,在世界文化百花齐放的今天,只有美国文化做到了在全世界无所不在。而美国在文化包容的外衣下却一直在千方百计提防、警惕着其他国家文化在美国的传播和影响,一心想要美国文化在世界上“一枝独秀”,甚至捏造出诸如“锐实力”这样的新名词偷换概念,想当然地将其他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我们的变化太大了。不久以前,我们还是一些构造极为简单的生物。那时,我们是能工巧匠,会生火,会打磨石头和尖利的骨头;我们是艺术家和魔法师,会在洞穴的内壁上画画,会以隆重的仪式来安葬死者。我们是智人,智人的“智”把我们和其他没能存活下来的人种区分开来。  后来,一切发展得很快!我们成了一个新物种——科技智人,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科技智人不是自然界中的新物种,而是人为定义的,能否存活下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