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有癖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ovenor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谚有云:Every man hath his hobby-horse,翻译过来就是:人各有癖。我查了一下全世界各民族的俚语俗话,英雄所见略同,犹太人阿拉伯人也都有这么一说。清朝的张潮就说过:“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元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在此之前,明朝的张岱说得更邪乎。他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说是这人呐,要是什么癖好歪想都没有,没劲透了,不值得跟他去做朋友,因为这样的人啊没心没肺的:没有缺点的人也没什么意思的。因为这样的人啊。没点儿真气儿,你何必整天跟个“假人”。逢场作戏?
  要说到有怪癖的名人,Michael Jackson可真算得上一大怪。不仅涉嫌有恋童癖,而且还有整容癖,把一张脸整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不过我们能不能对他宽容一点儿呢。我们认识他首先是通过他的音乐,至于他的生活,我们还是给他保留点儿有“癖好”的权利。
  另一个世纪怪人萨尔瓦多·达利也是怪癖多多。在他写的自传和公开的日记里,他多次对他的大小便津津乐道。甚至把他的大便当作非常严肃的一件大事。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今天排出了非同寻常的大便,两条犀牛角形状的粪便。如此少的大便令我感到不安……可是还不到两个小时,我又不得不再进厕所。这次排便正常了。显然,两条犀牛角乃是另一过程结束的标志。对于这一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今后还要论及。”可是找遍他这整本书,我也没找到他后来要论及的大便哲学问题。
  为了刺激创作,作家、艺术家常用一些极端的办法来达到高潮。海明威就曾在巴黎的咖啡馆里站着写作,巴尔扎克呢,是猛灌咖啡,一天最少要喝6—7杯浓黑浓黑的咖啡。有人告诉他说这样喝是慢性自杀,他回说:是够慢的,我活了65岁还没死呢。
  有偏嗜癖好的人肯定是有瘾,所谓瘾就是追求达到了极至。放纵自己的欲望是一种瘾,而克制自己、让自己难受也同样是一种瘾。这种难过也能让艺术家获得灵感和刺激。比如达利在描述他创作时,这样写道:“我在准备写这部日记时,求助于我那双闪闪发光的皮鞋。这双鞋我从来不能穿久,因为它太夹脚。在去做公开演讲时,我通常是在开讲之前才穿它。让鞋子对脚掌持续而疼痛的压迫达到最大限度,能够挤出我的演讲才能来。这种高度敏锐、令人难以忍受的痛楚使我唱得并不比夜莺或那不勒斯的街头歌手逊色。——顺便说一下,他们也是穿很紧的皮鞋。我由于自己的闪光皮鞋而感受到的从内心直接产生的肉欲,以及越来越厉害的痛楚,使崇高真理的词汇从我口中进涌而出,真可谓妙语连珠、无比凝练,高度集中,高度概括。而这一切都得力于我脚上的这双闪闪发光的皮鞋所造成的强烈痛苦和折磨。……我就是这样穿上自己的皮鞋,像受虐淫患者那样,不急不忙的讲述自己被超现实主义团体开除的真相的。”
  “癖”到了极至,非它不能活的时候,这“癖”就化仙成精成良药了。虽不是良药却胜似良药。清朝的李渔特别喜欢吃杨梅,一吃就是一大斗。不知道这清朝的斗有多大,不过杨梅是水果,盛水果的斗想必也是挺大个儿的,有一年,他老家发了瘟疫,他也病了。一病呢,什么都不想吃,就想吃杨梅。医生跟他讲,说杨梅呀怎么热气,怎么上火,他现在这样儿根本不能吃那个,尝两颗解解馋就行了。李渔不信邪,偏偏要吃,一吃又是一大斗,嘿,这一吃啊,病自个儿就好了。所以他在书里马上写下这么几句话:酷嗜之物可当灵药,可却病养生。癖之所在,性命与通,剧病得此,皆称良药。
  所以要是有朋友喜欢琴棋书画、种竹栽花或者垂钓养鸟什么的,都应该多多鼓励,这些嗜好能延年益寿。但要是有人闲了喜欢喝两口小酒,抽几只神仙烟,或者偶尔吃点让人高兴的药。那也没啥大了不得的。
其他文献
为增强无隔水管钻井井口压力控制效果,通过试验验证了叶片圆盘泵在一定转速范围内满足比例定律,在此基础上对叶片圆盘泵不同转速下的扬程与流量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叶片圆盘泵速度
成语是中考语文的常规考点之一,多涉及考生成语学习中的盲点和误区。下面对2011年各地中考试题中的成语考点典型试题作一些分类梳理,以期为各位同学的学习提供一点帮助。    一、望文生义    [中考试题](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试题解析]“味同嚼蜡”是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而该句在使用这一成
《孔乙己》是鲁迅最喜欢的一篇短篇小说,文章不长,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范进中举》是我国古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第三回,着重刻画范进中举后的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形形色色的人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的锋芒不仅对着科举制度,而且指向整个封建社会。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1 比较写作背景。    《孔乙己》艺术地再现了1900年以前,中国社会中的贫困
本文介绍了如今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和老师们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语文教学需要创新,并以创新进行了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笔者根据2009、2010年全国中考试卷和平时的教学实践,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出解决这类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现将例举说明。  一、建立直角坐标系法  直角坐标系不仅解决生活中的许多数学问题,而且对我们中学语文综合实践图表题的阅读和理解也很简便。例如:班级最近开展了“娱乐与青少年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对青少年的娱乐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搜集到多方面的材料。调查显示如下表:    根据直角坐标系的
[文题亮相】“河山只在我梦中,祖国已多年未亲近,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这是游子对祖国的眷恋。“还我河山”是国破家亡时中华儿女的铮铮誓言;冉冉升起的国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