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郑菊香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awxsecd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不仅有知识教育,还包括学生学习观念的树立、学习习惯的养成。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升其学习效果,从而对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重要助力。为了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让他们成为会学习的优秀学生,做好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一、制定学习习惯培养目标
  要想实现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必须先制定科学的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育计划,确保每名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幫助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效果,我会提前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基础学习水平、学习观念和思维状态,并以此为核心为他们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学习习惯培养计划。例如有的学生本身拥有一些较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的基础就要强于其他学生,其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就以巩固和持续为主。而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则要从基础做起,对他们从身体姿态、朗读声音、学习方式等多个角度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影响他们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最基础原因就是坚持。因为学生缺少自控力,意志力又相对薄弱,所以在进行一些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时,他们很容易出现打退堂鼓的情况,这是他们的畏难心理在作祟。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做到软硬兼施,通过关注、关心和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渡过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艰难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养成学习习惯
  从小学教育角度来看,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也属于他们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必须做好对他们的有效教育。学习习惯作为以学习为基础的行为模式,只有在进入学习状态中,才能够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因此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为基础对他们进行学习行为指导,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要素。在实际教学中,我会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让他们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实现与日常学习中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呼应,由此来完成对学生的有效教育。
  有的学生读课文时趴在桌子上,提醒他就坐起来,转身又趴下了,侧着头进行读书。这是小学生最典型的错误学习表现,从学习角度来看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从健康角度来看有可能形成斜视等眼部疾病。针对这一问题,我专门在自习时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观察这些学生的表现,并给予指导。在指导时,我的态度非常严厉,因为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很生气,必须要改正。在此基础上,我还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斜视病人的眼部状态,让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看到斜视的后果,了解形成斜视的原因,促使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让他们能够改变自己的错误习惯,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三、开展趣味性教学
  要想实现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必须为他们提供实践体验机会。为此,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比赛,让他们在游戏、比赛过程中获得进步与提高,由此实现对他们的有效教育,提升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例如,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专门组织学生进行了主题为“一拳一尺坐端正,一笔一画写工整”的主题班会。班会中,除了对学生上课时的肢体状态、写字方法等内容予以教育和指导外,还专门设计了“木头人”游戏,游戏中教师当裁判,学生全部按照要求保持规范坐姿成为“木头人”。在游戏中,只要学生动了就视为淘汰,看哪些学生能够坚持到3分钟计时结束,对能成功完成游戏的学生,我会在班级评比中给他们增加一面小红旗予以鼓励。在此基础上,我还针对学生写字时过于求快而“划拉”的坏习惯进行了比赛。比赛中他们需要抄写一个文本片段,在抄写之前我并没有对他们进行任何要求,他们只知道要进行抄写。但在抄写完成后,我会针对他们的结果进行评价,对比工整和潦草的字迹,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哪一份抄写,由此来实现对他们的基础认知引导。在此基础上,我会给学生讲“仓颉造字”的故事,让学生从神话故事角度了解汉字的宝贵,以及几千年变化、传承的不易,提升他们对汉字的认识,使之在写字时能够更认真、专心。另外,我还告诉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字迹是否工整将是影响阅卷老师评分的重要因素,所以他们要从小养成一笔一画写字的习惯,这样才能够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经过了这种思维引导、游戏互动的多元化教育指导模式,学生在坐姿、写字方面的坏习惯基本都得到改正。只要我们加以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得以养成。■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实验逐渐地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部分。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不但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加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老师可以更好地对小学生的一些思维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察,增强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一起收集实验材料,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众所周知,小学实验课是需要很多实验材料的,即使实验室里面有很多我们需要的材料,但是有時候还是不能
我们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镇中心小学的魔方小组自2015年3月成立以来,始终充满活力,可谓生机盎然,好似一朵美丽的奇葩在辽北沃土上绽放。  我是一名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也是一名魔方爱好者,二阶至七阶魔方我都能复原,学校安排我担任魔方小组的指导教师。小组二十几名学生,都是经我“面试”并向班主任了解学习情况后选出的,除两名是四年级的外,其余的都是五六年级的。  魔方小组为第二课堂类,按学校教学计划,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它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数学方法,归纳推理能力是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逐步渗透归纳推理思想、展示归纳推理作用、培养归纳推理能力,让学生们尝到使用归纳推理方法的甜头,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归纳推理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数学方法,它是科学发现的种子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等名言无不显示着读书的意义。多读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养育孩子的第一要务,古有悬梁刺股为读书的求知精神,今有屠呦呦翻阅古典拯救无数人的功绩。从孩子们的角度说,读书对他们最重要的意义是可以让他们在语文作文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从而老师也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传达知识,让他们的文笔更有魅力。  课外阅读不仅能够能让孩子们写作文时有
人在出生之时与其他人并无任何差异,但人生旅途中,命运却千差万别。笔者认为:要想学生以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从小开始,在教育小孩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做到让他们心中有爱,心中有梦,然后在父母的陪伴和老师的指导下,迅速付诸行动。  有一位木匠师傅,砍来一棵大树,把它做成三个木桶。一桶装粪,叫粪桶,臭气熏天,众人躲着;一桶装水,叫水桶,忙碌奔波,众人用着;一桶装酒,陈年佳酿,众人品着。桶是相同的,而结局完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外阅读教学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它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眼界,还可以促进知识积累,为写作奠定基础。本文以小学语文为研究对象,分析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能力。  朱永新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可见,阅读在人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量暴增,在教育领域,学生获取信息的载体不再局限于课本,课外阅读
霍姆林斯基指出:“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做思相融”才能让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更高效。基于此背景,对以“思”导“做”,让实验目标更明确;边“做”边“思”,让实验过程更高效;以“做”促“思”,让实验体验更丰富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究是十分重要的,这样,
没有一个老师天生会上课,会上好课。老师们从专业院校毕业,带着满肚子的理论走上工作岗位,但实际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经验却几乎为零。要培养一个能灵活组织教学活动的成熟老师,在比赛的压力下,进行反复磨课,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对老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是很“痛苦”的,随时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活动被推翻重来,但是每个经历过磨课的老师,回过头来,再仔细回味一下这个过程,会发现,其实磨课带来的不仅仅是“痛苦,”还有
一、指导思想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始终坚持要把孩子培养成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我们希望他们从小就品学兼优,我们希望他们长大了能够成为生活的强者,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  二、活动背景  目前,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有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自己天天上学,回家完成老师的作业,其他的事情都与自己无关。他们更是觉得做家务是家长的事,自己不需要参与。而现在的家长普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其他课程学习与日后的学业深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介绍了问题情境的概念,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遇到的困难,针对这些困难,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考评给出针对性的意见,以提高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情境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实施背景下应用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