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33795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其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当前的语文教学道路上,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探索素质教育之路的永久性课题。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发现,才会有所创造,才会把语文的教育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在艰苦的摸索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精心备课
  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让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就必须先备好课,在日常教学每节课前都要确定教学重点,只有教学的重点在下课铃声响起来之前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才算是达到了教学目的。我们观摩学习了不少优质课,如果我们反思一下,这些教师为什么能上好,原因何在?就是教师认真备了课。以笔者个人的体验,笔者认为备好课主要应备好以下内容:
  1.备教材。熟悉教材要求,从教材上把握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学深吃透,掌握教材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根据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来设计教法。
  2.备教法、学法。这是课堂的关键所在、精髓所在。正所谓“授人以渔,方可受益终生”,为了达到制定的目标,采用什么方法来教学,学生如何学。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全面地考虑、充分地准备,这样既兼顾了自己的教,又重视了学生的学,才能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3.备学生。这是教学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前提,也是备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能力肯定是有所差异的,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分析、正确对待,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情况,设计问题要难易适度,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提出些什么要求和问题教师都要有所准备。
  4.备自己。“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一桶水”,教师要想想自己对教材、学生的掌握情况,还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还有没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广泛地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开拓知识领域,让自己的知识更丰富,这样上起课来方能得心应手。
  二、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互促、共同进步和发展。学生眼中,教师既是一位严肃可敬的师长,又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朋友,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彼此的隔阂,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发展,学生才敢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平时还可以多开展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巧妙地调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学不再是教师单一地教、学生机械地学。相反,这种学习方式能凸显学生的主动性,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解放和激发。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将进一步加强,他们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这就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重视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确立的新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思路新颖、不同凡响、别出心裁、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是超前的教学思路,是我们当今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是创造和谐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
  我们走进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中一刀切的模式还是普遍存在的,它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及创新精神的激发。我们的学生在固有的模式教法中已产生了厌烦的心理,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感受不到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他们的个性完全被压抑了。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感觉学生在这种毫无个性的学习中变得木讷、呆滞。这样的学生如何能适应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生活?我们的素质教育如何能得到真正落实?教学的质量又从何谈起?
  个性化教学的重点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不再单纯地“教”,而是注重学生的“学”。个性化教学之路,在于通过教师风格鲜明的课堂风采,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才能真正达到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才能实现知识更新,甚至达到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四、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
  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古人也曾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叶圣陶先生对“扶”与“放”有精辟的论述:“教学比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这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仍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所谓“扶”,指教师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启发、引导和讲解。叶老曾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老所说的“讲”的过程就是“扶”的过程,就是传播学习方法,让学生“反三”,以便自己去探索的过程。所谓“放”,就是让学生尝试、运用“扶”时的方法,去独立思考、探究的过程,是形成自己能力的过程。由“扶”到“放”,首先要做到授法鲜明,方法明确、具体、有效;其次要按“扶——扶中有放——放中有扶——放”的路子设计教学过程;第三,由“扶”到“放”,要及时注意反馈、总结归纳,形成学生自己的方法。笔者认为不体现传授方法的课,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就不是好课,就不能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学习语文的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我想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诸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礼貌诚笃的习惯、虚心自强的习惯、阅读书写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求实研究的习惯等。”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感觉知识点似乎都已经落实,学生也看似基本上已掌握,可是在检测效果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不对劲,情况不是很理想,学生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出现。仔细去查找原因,就会发现是因为我们平时忽视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个关键问题没有被我们从根本上解决。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教师应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研究探索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日趋明显。课堂教学也逐渐由原来的教师“单向灌输”转变成为现在的师生“双向互动”。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
本文介绍了底滤法(OCP)、因巴法(INBA)、图拉法(TYNA)、HK法、拉萨法(RASA)和明特克法(MTC)等国内外高炉渣处理的方法,并基于高炉渣的不同性质对高炉渣在混凝土、水泥、砖、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表达。结合教学实际,从三方面来谈谈。学生自由倾吐的基础当是“读”;学生自由倾吐的桥梁当是“悟”;学生自由倾吐的提升当是“表
由于经济法教学中有大量需要记忆和背诵的知识内容,给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国逐渐走向世界。想要国际化,英语教学自然十分重要。初中英语教学应该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
期刊
摘 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性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中主动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听从指挥、遵守纪律、诚实向上、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从而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渗透;教学内容  一、课前准备对德育的渗透  上课前,教师需要对上课的场地、器材做认真检查和布置,保证课堂教学的安全和目标达到。而教师的准备过程无形中暗示着学生进
外科护理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让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逐渐成为大家倍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使用案例模式很有必要。在教
在新课程改革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语文要综合性学习,这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学习语文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精神,综合性学习语文有利于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