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患上TPP“焦虑症”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号称“最高标准”、“非传统”、“21世纪新一代自由贸易协定”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一直备受全球瞩目。2016年2月,在美国的强力推动下,参与第一轮谈判的12个成员签署了TPP协议,已进入到各成员立法部门的审批程序中。对于TPP,5月执政的台湾新当局不仅承袭了马英九时期“希望参与”的态度,甚至表现得更加积极。台湾为何“非加入TPP不可”?为加入TPP将付出多大代价?谁又将为此“买单”?
  自由贸易为“名”,政治利益为“实”
  当前美国国际经贸战略有两大重点,一是在亚太地区推动TPP,二是与欧盟推动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若两项协议都能达成,特别是完全由美国主导的TPP达成,将使美国继续享受“美标”自由贸易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有研究指出,TPP有望每年为美国增加700亿美元以上的收益。此外,还有助于实现美国“出口倍增”计划、创造数百万个工作机会,以及与日本、欧盟两大经济体形成更紧密经济联系。
  但相比于经济意义,TPP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更为重大。一是TPP将使全球贸易版图出现重大变化,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的龙头地位将更加巩固。超强的经济实力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发言权特别是主导权的重要保证。二是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TPP是重要经济支柱,可藉此提升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同时也可“遏制中国崛起”。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竞争是现实的,美国在亚太地区事务主导权的扩大势必能“有效消减”中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三是美国可能通过TPP成为“自由贸易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对于美国主导的“国际经贸新规则”,未来其他经济体只能选择“参与或不参与”、“接受或不接受”,没有“修改规则”的空间。一旦成为现实,将强化美国在全球治理方面的领导作用,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国家或地区若寻求成为TPP成员,就需在经济或政治方面做出妥协。四是美国可以以TPP为经济纽带与盟友加强联系,有利于其扩大盟友范围。
  美日国会“卡关”,TPP前途曲折
  TPP自2016年2月签署后,发展并不如预期般一帆风顺。在美国内部,一直存在批评和反对的声音。包括农会、环保社团、人权组织在内的民间团体强烈反对该协定,而以民意为取向的国会议员们当然也对TPP“看不顺眼”。此外,尽管TPP受到现任总统奥巴马的全力支持,但即将在11月进行的总统大选将为美国选出新一届领导人,新总统的态度也是必须考量的因素。有意思的是,除了传统的支持自由贸易的商业群体外,在美国支持TPP似乎成为“极其讨厌中国”、“不和中国进行贸易”的代名词,甚至连奥巴马都将“不能让中国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作为争取支持TPP的主要“卖点”。总体看,当前美国的政治氛围对TPP在国会获得通过十分不利,在年内获得国会批准的可能性较低,甚至还传出“新总统上任后可能进行重新评估和修改”的声音。这也引起了新加坡等其他成员的不满。
  “拖后腿”的不仅是美国,还有TPP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其实自谈判之初,日本对于加入TPP就显得态度犹豫。由于国内反对声音过大,日本政府始终不敢违背民意,直到TPP已经进行了18轮谈判,强势而亲美的安倍政府上台执政,日本才赶上TPP的“末班车”,正式加入TPP,成为第12位成员。虽然加入TPP可促进日本汽车、家电等产品的出口,但大量廉价农产品涌入日本,将对日本农业造成严重冲击。日本反对加入TPP的农牧业团体称,TPP将使日本“农业人口减少146.5万,农户收入减少11.9%”。TPP协议签署后,安倍政府本希望“率先行动,提高早日生效的声势”,但4月日本国会众议院成立特别委员会,专门审议TPP协议及其相关12项法条的立法或修正。日本政府为加入TPP在农产品方面做出巨大让步,使其受到在野党的猛烈抨击。在“民意”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日本政府也不敢强行通过TPP协议,不得不拖延至2017年再进行审议。
  根据TPP协议规定,12个成员须在两年内完成国内的议会审批手续,TPP才能正式生效。若两年内无法完成,12个成员中GDP比重合计超过85%的至少6个成员完成手续,60天后即可生效。在12个成员中,美国的GDP占60.4%,日本占17.7%,两国中只要任一无法通过,TPP就会名存实亡。美日两国审批不顺的情况也对其他成员造成负面影响。在越南,刚刚换届的新政权对“自由化”经济改革及TPP开始持更警惕和谨慎的态度;在马来西亚,TPP可能导致民生问题、特别是药品价格大幅上涨等引起民众强烈不满;在新加坡,官员直接指责“若美国国会对TPP进行修订,会造成整个协定瓦解的风险”。
  台湾经济长期低迷,欲借TPP“东风”
  TPP是一个多边自由贸易协议,能促成成员间关税以及其他贸易壁垒的削减。传统的观点认为,这种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能在成员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实现经济的共同增长。因此,自国际金融危机后一直受经济低迷困扰的国民党当局,认为TPP的出现“适逢其时”,台湾可借此“东风”提振经济。2013年台湾“经济部”对加入TPP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认为台湾加入TPP“将使台湾实质GDP提升1.95%,生产产值和就业将分别增长1.91%和0.65%,对外贸易将大幅增长6.57%”,纺织、工具机、汽车零配件等重要出口型产业将大幅受益,同时还可藉外部压力倒逼岛内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提升自由化、国际化程度以及产业竞争力。
  国民党当局急切推进台湾加入TPP,也出于经济上“不进则退”的担忧。近年来,台湾在全球及亚洲地区的经济地位急剧下降,从“四小龙”的“龙头”落至“龙尾”,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差距愈来愈大,同时还面对来自韩国、中国大陆甚至是越南等地日益激烈的竞争。国民党的担忧不无道理,台湾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整合的大趋势中被“孤立”,就会丧失竞争优势。为寻求有效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路径,国民党采取了“由大陆走向全球”战略,一方面积极推进与大陆经济关系的正常化和自由化,签署包括《海峡两岸经济框架协议》(ECFA)在内的20余项经贸协议;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如与新加坡、新西兰等签署经济合作协议,积极寻求加入TPP。   参与TPP代价高昂,“美猪”
  只是“门票”
  自由贸易在促进贸易或投资的同时,其参与者往往需为此付出一定代价。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自由贸易中的获利程度及付出的代价大小是不一的。总的来看,经济地位、贸易比例愈高的国家或地区“议价能力”愈强,故其获得的利益高而付出的代价少。在TPP中,经济比重高达六成的美国理所当然是规则的制定者、主要的受益方,即便是日本参加TPP谈判也需要获得美国的首肯。而如前所述,日本为了加入TPP,在农产品降税等方面作出较大让步,也就是说,若TPP落实将使日本农牧渔团体为此付出较高代价。而对于台湾而言,为加入TPP可能付出的代价将更为高昂。
  首先,面对TPP即将开启的第二轮谈判大门,台湾能否加入,美国的态度尤为关键,若美国支持并对其他成员施加影响,台湾成功的机率将大为提升。但众所周知,获得美国支持从来都需要“利益交换”。多年来,美台经贸合作难以深化,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议(TIFA)始终难有进展,皆因为双方在美国肉品进口问题上存在分歧。美国是世界上少数允许合法使用莱克多巴胺(瘦肉精的一种)的国家,所产肉类中的瘦肉精残留量甚至超过国际上限的五倍。马英九在执政时期虽开放含莱克多巴胺的“美牛”进口,但仍坚持以“牛猪分离,排除内脏”为原则。美国对此并不满意,继续对台湾施压,营造以开放“美猪”换取美国支持台湾加入TPP的氛围。但开放“美猪”的风险与成本远非“美牛”可比。一方面,由于台湾民众猪肉食用量是牛肉的七倍,开放“美猪”可能影响岛内民众健康,使本就敏感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对于岛内的养猪产业也将产生冲击。此外,预计日本也将以台湾开放存在“食安隐患”的福岛等地食品进口,作为支持台湾参加TPP谈判的条件。
  其次,开放“美猪”不足以换取台湾加入TPP,而仅是台湾为此付出代价的“冰山一角”。标榜“高标准”和“高质量”的TPP,除了要求对近1.8万种商品降低或减免关税外,还涉及包括跨境服务、电子商务、竞争、环境、金融、知识产权等诸多议题。台湾除了在农产品开放面临较大困难外,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分歧也较大。台湾“经济部”TPP评估报告指出,“台湾农业生产成本高,受保护程度也高,若开放将严重冲击岛内农业”;此外,岛内服务业国际化程度和竞争力较弱,若加入TPP也将面临较大挑战。TPP成员当然不会像大陆一样对台湾抱持善意,不可能出现类似ECFA中的“不开放农产品”、“不开放劳工”、“不对弱势产业降税”等情况。尤其各国在经济复苏力道始终薄弱的背景下自顾不暇、锱铢必较,台湾将真正体会到自由贸易所带来的市场冲击。
  民进党“去中国化”,岛内民众为TPP“买单”
  民进党之所以能在2016年台湾“大选”中获胜,重要原因之一是主打“民生牌”,特别是抨击国民党执政造成台湾贫富差距扩大。新上任的蔡英文当局信誓旦旦,施政时承诺将“以民为主”,优先考虑为岛内民众创造一个“公平分配”的环境。然而,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弊端不可能让所有人受益。在大多数情况下,优势产业、财团及大型企业是主要的受益者,而弱势产业、中小企业及民众可能不仅未受益还需要为其付出代价。当前,作为自由贸易的“后遗症”之一,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正受到西方各国民众的抨击,并形成一股抵制包括TPP在内的经济一体化的潮流。而以“公平分配”为主要政见的台湾民进党,上台后却反常地“积极为加入TPP做准备”,甚至不顾其重要票仓中南部农民的反对,意图以“开放美猪”换取TPP“门票”,态度变化之快,引起岛内哗然。
  民进党此举并非无脉可寻。其领导人蔡英文虽与李登辉、陈水扁等相比“身段柔软”,但却属“理念型台独”类,更具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蔡英文提出了“经济发展新模式”,对内重点发展“五大创新产业”,对外推动“新南向政策”并积极参与TPP。其表面声称台湾应“强化经济自主性”、“让台湾经济脱胎换骨”,真正目的却是为了“摆脱对大陆经济依赖”、“走另外一条路”。TPP是蔡英文当局经济“去中国化”大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若加入没有大陆参与的TPP,台湾不仅可以降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还可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与美日的经济关系。在此战略思维下,台湾民众可能为加入TPP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就被置之度外了。
  目前来看,民进党当局刚刚上台,仍处于执政“蜜月期”,拥有多数岛内民众的信任,但这并不代表民进党推动TPP之路将一帆风顺。已签署协议的TPP成员对TPP反对声浪的增大,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预计未来台湾民众对是否加入TPP将会持更加审慎的态度。
其他文献
“美帝国主义”曾是一个年代久远的说法,但在今天的网络语境下,“美帝”一词似乎成了略带调侃色彩的褒义词,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国国力强大的羡慕。  不过就在最近,不可一世的“美帝”似乎日子并不好过。4月12日,俄罗斯两架苏-24战机在波罗的海上空国际水域飞临美国“唐纳德·库克”号导弹驱逐舰时,进行了超低空“模拟攻击”,俄机距离美舰最近时仅有九米,迫使正与“库克”号进行联合演练的波兰直升机惊慌失措地离开
韩媒称,近来,部分韩国企业不仅未受中国“反萨德”影响,反而还更加积极地开拓中国市场,加大对华投资。  韓国医疗器械产业协会消息显示,去年国内医疗器械出口总规模为29.9亿美元,同比增加7.7%。其中,对中国出口额达4.5亿美元,同比激增78.8%。另据消息,韩国纺织业代表企业可隆及晓星准备扩大对华投资。可隆集团旗下汽车配件子公司Kolon Lotech计划在中国重庆建造汽车座椅制造工厂。晓星集团正
近一个时期,朝鲜半岛局势持续恶化。朝鲜不仅连续试射导弹,威胁要用导弹对关岛周边进行“包围射击”,更在9月3日进行第6次核试验。9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新的对朝制裁决议第2375号决议,朝鲜就此威胁将“采取美国无法想象的强有力行动措施,整治强盗”。美国国内对朝强硬的鼓点也更加急躁,不断发出威胁动武的信号。那么,美国是否真会对朝采取军事手段,军事打击是会让朝鲜冷静,还是将给半岛局势“火上浇油”呢
在俄罗斯行政体系中,由总统直接管理,在调查、司法或武器使用方面拥有较大权力的政府部门被称作强力机构。一般认为,俄强力机构包括三大系统的政府部门:安全情报系统的联邦安全局、保卫局、对外情报局;军事民防系统的国防部、紧急情况部;内务司法系统的内务部、移民局、药品管制局、侦查委员会、总检察院等。这些强力机构是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它们的设置与改革关系到俄罗斯的发展走向。  新一轮改革的肇始
2014年春,随着暴力冲突的不断升级,“乌克兰问题”或“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发酵,乌克兰瞬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两周年之际,中信出版社推出《乌克兰:硝烟中的雅努斯》一书。4月15日,该书作者、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俄罗斯问题专家闻一,与著名苏俄问题专家左凤荣、中联部前副部长于洪君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探究了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嘉宾们对俄罗斯与乌克
判断中亚局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如果中亚国家能保证政治稳定,那么一系列问题都不会成为影响中亚地区全局的致命性问题。  孙壮志:  这轮俄罗斯的经济危机对中亚国家的打击比较大,因为中亚国家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联系非常密切,对外依赖性非常强,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自身的造血机能非常差。俄罗斯短时间内走不出危机,可能还要持续两三年,这对中亚国家的影响非常大。另外,近来世界原料市场、能源市场价格低迷,
在经历去年9月的爆炸事故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2月19日从人类首次登月发射台成功发射“猎鹰9”火箭,将“龙”货运飞船送往国际空间站,并又一次实现“猎鹰9”火箭第一级陆地回收。  据报道,当天有不少航天爱好者在现场见证了自2011年后再次启用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的历史时刻。在美国航天发展历史中,这一发射台具有重要意义。1969年,“土星5号”火箭从这里首次将人类送往月球;2011年,航天飞机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夫妇近日与企鹅兰登书屋签订了出书协议。后者为获得两人回忆录的发行权,将支付创纪录的6500万美元,这将是有史以来最赚钱的白宫回忆录。  据报道,此前多家出版商参与了奥巴马夫妇两本回忆录全球发行权竞标,竞标金额一路攀升。目前,发行方还没有公布奥巴马夫妇回忆录的名称、出版时间、他们可能的头衔,以及两人将得到多少稿酬。不过,奥巴马的书预计将包含他在白宫八年的幕后故事。米
5月20日举行的国民党主席选举,可谓是该党到台后选战最激烈、意义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党主席选举。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吴敦义以14.4万票、52.24%得票率胜选,现任党主席洪秀柱获5.3万票、得票率19.2%,副主席郝龙斌获4.4万票、得票率16.03%。吴敦义当选党主席,使国民党迎来重新整合、逐步回升的机会,但要想东山再起仍须克服诸多难题。国民党仍会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下继续与大陆合作推动两岸
东盟已经成立50年,也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今年菲律宾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去年菲律宾新政府上台后,杜特尔特总统认为应注重中国在本地区的作用,而且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审慎的态度。菲律宾表示,希望在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能够与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有更加紧密的合作,并使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向全球发声。  杜特尔特总统提出了菲律宾担任东盟轮值主席期间的六个重点任务:以人为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海上安全和合作、有包容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