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作于细成于实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deaiqing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及农时不可违的事实,岁岁年年都在昭示“利无幸至,力不虚掷”的真理。经年历久,务实精神积厚流光。
  墨子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意思是读书人虽有学问,但也要以落实到行动为根本。老子《道德经》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大意是,难事大事必须从可行易行之处做起,集土而成山。而轻易就发出诺言的,很少能够兑现;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必遭受很多困難。因此,圣人总是战术上看重困难,所以最后就没啥难的了。
  国学大师陈寅恪,只求实学不问名利,无论授课还是做学问,几近“无一字无出处”,严实态度实不多见。《陈寅恪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种种奇闻轶事,生动诠释这位“教授中的教授”之求真务实风范。
  《怀念叶永烈——他把作品看成凝固了的时间,凝固了的生命》,可见叶永烈创作之道既“细”又“实”。提起科普创作,他说“科学并不难,观察身边也可以发现很多科学原理……”;为创作系列“红色作品”,他访故地悉心体悟,寻知情者旁征博引……
  《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背后的故事》,先有领导带队深入林海雪原踏查,后有八万官兵“高寒禁区”里的种种攻坚克难和付出的无数汗水、重大牺牲……众多细节,谱写开发“千年林海”支援国家建设的一段辉煌历史。
  大功业来自求真务实、踏实做事,而非眼高手低、空想虚妄。《袁世凯称帝时的石龙闹剧》,封建保守势力妄称“天降龙迹”,处心积虑“拥袁庆瑞”,结果贻笑天下。
  《心底无私天地宽——毛泽东的稿酬账》,稿费,这笔他个人最大的“私产”,尽用于公益。毛泽东主席表示,他的著作是群众智慧的集中,稿费取之于民,要用之于民。细微之处见精神——那是个人品德、境界、格局的自然流露,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不经意间的生动诠释。由此读者可以感悟这位领袖从事伟大事业之“细”之“实”。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无论行事、求学、修身养性,都是不变的至理。
其他文献
轿子,古称肩舆、步辇、担舆等,由先秦时代的辇舆转变而来。汉朝,达官显贵习惯于乘坐车马,然途经山路车马不便行,有人便想出一个办法,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固定两根杠子,乘着盘坐其上,让人抬着走,形似现在的木板担架,此即为最原始的轿子。故《汉书·河渠书》中称:“山行即轿。”轿在一前一后两人肩上,望去“状如桥中空离地也”,所以又称轿为“桥”。  两晋时期,因轿子式样酷似车,只是车置轮而手推,轿舁竿而肩扛,遂谓
在柳州市大南门旁边的红星剧场(旧称红星电影院),立有一碑刻,上书“大成国平靖王李文茂王府遗址”。这块碑的背后,有一段尘封多年的历史——广东佛山粤剧名伶、大成国平靖王李文茂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在广西柳州设立王府,恢复经济铸钱币、引进粤剧。  定都秀京 戏子称王  李文茂出身梨园世家,原是清道光末年至咸丰初年粤剧凤凰仪班著名的“二花脸”,是戏班中的“打武家”(武打演员)的“领袖”,他平生轻财尚义
早在800多年前,侗族对农耕文化、生态文明、生产法则就产生“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侗族人把老子《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和《吕氏春秋》中“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思想作为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自然欲求。侗族人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种自然欲求,顺应就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违背就会同自然界产生抵触。在法制
提及明朝马皇后,人们耳熟能详,但大家熟悉的,只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秀英,亦即民间津津乐道的“大脚马娘娘”。孰不知,明朝还有一位不为人知晓的马皇后,她就是马秀英的孙媳妇——死于“靖难之役”中的建文帝皇后马氏。  由于是在事关改变帝系的所谓“靖难之役”中被焚身亡。这一特殊的政治背景直接导致当时乃至此后的各种史料中甚少涉及此位马皇后。本文依据《明史·后妃传》、《诸王传》及《罪惟录》、《明史纪事本
第五章 复姓归宗  21复姓归宗  等各项事务稍微稳定下来后。范仲淹又想到了复姓归宗的事情。  自从当年范仲淹从醴泉寺回朱家取米粮那次得知自己是姑苏范氏子孙后,心里就萌生了复姓归宗的念头。只是当时他不敢向父母提起,他怕伤害母亲的心。也担心会让继父伤心,就只好作罢。但多年来,复姓归宗的念头一直深藏心底,从不曾忘记。  多年来,他知道自己是范仲淹,是范墉的儿子。却不能光明正大地以范仲淹的名义生活在这个
研究毛泽东诗词,从“诗无邪”来论,最能还原毛泽东的本心;从“诗言志”来讲,最能展示毛泽东的理想;从“诗抒情”来说,最能体现毛泽东的旷世情怀。  不论是青年时代还是晚年时期,不论是壮怀激烈的抒情还是准确的记录史实,“万”“千”二字都是毛泽东诗词中的一个频繁用词,甚至在同一首诗词中多次出现。  作为数词,汉字中“万”和“千”既表示准确的数字,也表示数量大;“万”“千”组合在一起,可以作为数词表示数量很
我喜欢春天姿态万千的花,喜欢春天绿油油的草,喜欢春天挂满新芽的树……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春天绵绵的雨。  早上,站在阳台上,打开窗,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突然,一滴小水珠轻轻柔柔地从屋檐上落到了我的脑袋上。过了一会儿,远处起雾了,屋檐上传来滴滴答答的聲音,外面开始下雨了。没过多久,阳台上就滴满了小水珠。蒙蒙细雨飘到脸上,我感觉脸上的毛孔都张开了,仿佛在吸吮着春雨。这春雨像是一条条细丝,似乎只要风轻轻一
1940年5月,爱国华侨陈嘉庚离开重庆到延安参观访问,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对他说:“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  陈嘉庚经过一番参观亲历亲闻后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得天下者,共产党也!”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曾被中外人士誉为“只见公仆,未见官”的模范政府,毛泽东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并与邓小平就香港问题谈判。经过一年多22轮风风雨雨的艰苦谈判,中英两国终于达成协议,并于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中英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热情笑迎“对手”    1982年9月22日,秋高气爽景色宜人的北京迎来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接着,便拉开了邓小平与她之间“钢”与“铁”碰撞交锋斗智斗勇的序幕。  玛格丽特·撒切尔是战后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担任首相职务
土地革命时期,为了保障苏区军民的健康和革命战争的胜利,中央苏区从军队到地方、从中央到基层,自上而下开展了一场持久的、颇具声势的防疫卫生运动。尤其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后,每年年初都会召开研究卫生防疫工作的会议,逐步组建起各级卫生领导管理机构和医疗防疫机构,建立“预防为主”的卫生防疫机制。苏区广大工农群众被普遍地动员起来,全民参与其中。因此,这场广泛而深入的卫生防疫运动不仅保护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