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替代疗法”还能用吗?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5r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体内雌激素减少,令人苦恼的骨质疏松、精神抑郁、心情烦躁就会随之而来。为此,不少中老年妇女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来补充雌孕激素,以防治因雌激素减少引发的各种症状。但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项调查结果,引起了国内众多使用雌激素者的恐慌。
  据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通过对16000多名妇女为期5年多的激素替代疗法临床调查发现:与没有使用者相比,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患中风和心脏病的几率分别增加了41%和29%,乳腺癌增加了26%,因此,该院建议人们停止使用这种雌激素疗法。
  50岁是女性平均绝经年龄。50岁以前,女性心血管病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大致为男性的七分之一。而女性绝经后,由于体内卵巢分泌激素不足,使内分泌系统发生明显变化,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逐渐增高;到70岁时,男女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趋于一致;80岁时,女性发病率则高过男性。这二者变化可以看出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激素替代疗法通过很小的药物剂量,维持身体最低正常所需。它不仅可以缓解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的雌激素分泌不足出现的诸如潮热出汗、头晕、失眠、烦躁等植物神经紊乱以及心理障碍等一系列症状,还可以预防因雌激素缺乏而可能发生的心血管病、骨质疏松及老年性痴呆等疾病。临床实践证实,正确合理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可改善脑、心肌、视网膜、肾的供血情况,改善糖代谢及脂肪代谢,能减慢疾病进程。使妇女冠心病与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的危险降低了30%—50%,用药者与绝经有关的全身不适缓解程度可达80%以上。
  激素替代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开始用药到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时,才能体会到症状的改善,坚持4—6个月的治疗才会使症状基本缓解。如能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只要不中断治疗,至少需要3—5年的治疗,可望获得预防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的良好效果。当然这种治疗也有并发症,如阴道出血,多发生于绝经时间较短的妇女。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出血机会越来越少,1—2年后,绝大多数人就会自然停止。
  没有任何一种医学治疗是没有危险性的,激素替代治疗也不例外。美国研究中出现的使用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的情况,可能与雌、孕激素使用比例有关。我国目前常用的药物剂量如妇复春胶囊中炔雌醇0.625微克,安宫黄体酮0.25毫克,孕激素较雌激素高许多倍,为长期服用此药提供了安全依据。在权衡利弊后,只要没有禁忌症的中老年女性,是可以长期用药的。
  附:禁止使用者:
  有乳腺癌病史的老年女性应禁止使用,有乳腺癌家庭史的妇女应慎用,因为乳腺是雌激素的敏感器官,雌激素可促进乳腺癌病灶的生长,使乳腺癌复发率增加,复发时间缩短,生存率下降。
  雌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增生,有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不能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雌激素可促使胆汁中的胆固醇沉淀形成结石,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使胆囊疾病增加一倍,故凡有肝胆系统慢性疾病者应禁忌使用。
  雌激素可使凝血因子形成增加,可诱发血栓栓塞性疾病,故有血栓疾病史的人不宜使用。
  (编辑:安然)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不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很难提高,运动效果也不是很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课程的改革要求初中
期刊
人至老年,应学会散淡。这是一门必修课,更是一门艺术课。  一个成熟的老人,仅仅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散淡一点,也就是说,要学会生活的方法和懂得生活的艺术,用豁达的情趣对待外界的困扰,让心境始终处于一种愉悦与平静之中。  同淡泊相比,散淡更是一种行云流水、从容自若的境地。散淡的人生展现出无拘无束的恬适,而淡泊的人生往往因无奈而变得凄清。淡泊适宜官场宦海失意者,而散淡则更适宜颐养天年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