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果索因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ical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逆向思维”是针对正向思维而言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习惯了正向思维定式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破学生因“思维惯性”而带来的思维“死角”和“误区”,训练他们学会由果索因,创造性地进行逆向思维,重建思维结构,提高思维能力,成为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学地理;逆向思维;探究性;训练
  初中地理是一门应用性、探究性特点十分显著的学科,它对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习惯沿着“由因及果”的顺序为学生们展开知识,学生们也养成了一种由因及果的正向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定式一旦形成,往往会对学生思维形成一定束缚。一方面学生们的思维会逐渐陷入一种“思维惯性”之中,对待问题会固定地沿着一种方向去思考,容易产生思维“死角”或者是走进思维“误区”;另一方面正向思维的定式也会让学生逐渐产生“思维惰性”,思维会慢慢变得呆板,失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地理课堂这个学生思维活动集中的场所,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逆向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具备正、逆思维有效联结的能力,应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本文从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中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进行了全面探析。
  一、“由果索因”进行逆向思维训练
  在地理教材中,很多概念、原理和规律都包含着丰富的“探究因子”,为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提供了有力的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蕴含于这些知识点中的探究性内容,有意识地改变“从左至右”的定性思维方式,善于让学生由果索因,学会“反过来”进行问题思考,逐步训练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如在学习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时,可以先让学生们对世界地图进行略读,这样学生对世界地理分布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通过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引导他们由果溯源。①从地图中是不是可以发现大西洋的两岸轮廓对应非常明显,为什么会这样?②七大洲在最初会不会是个整体?然后让学生们从课本中尝试去寻找答案,探明原因,印证猜想。通过课文阅读,学生们发现大陆曾历经“解体——分裂——漂移”,意识到大陆在亿万年前就是个整体,它是经过了解体分离与漂移才形成了当前七大洲的地理格局。这种执果寻因的方法,既能够让学生对理论形成的全过程有一个清晰认识,还能够让他们意识到很多地理学说的产生也是从逆向思维而来。
  二、通过“正逆对比”进行逆向思维训练
  地理知识中,很多问题既可以通过正向思维去引导学生解决,也可以以结论为切入点进行反向推理,让学生通过逆向思维从不同角度进行认知。通过正逆思维对比和联结,训练学生学会多角度开展思维活动。
  如在学习“时区差”时,设计环节如下:小张从上海飞往洛杉矶,出发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1号7点,飞行时间为12小时,那么小张到洛杉矶时间是什么时间?有两位学生解答此题时出示了两种解法:学生1:洛杉矶位于西八区,通过时区差可以得到区时差是16个小时,飞机自东向西飞,将起飞地的区时减16小时,再加上12小时的飞行时间,因此小张到达洛杉矶时间是8月1号3点。学生2:与学生1相同,首先得到区时差是16小时,然后自西向东计算,将起飞的区时加16小时,再加12小时飞行时间,因此小张到达洛杉矶时间是8月2号11点。这时出现了一题两解的情况,那么对错如何分辨?
  面对这种局面,学生们的探究欲望即刻被激起。通过思考发现,跨越经度会因不同方向而有所不同,向西跨越是16个时区,但向东跨越只有8个时区,因此学生2的计算是错误的。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学生2的计算思路是不是可行?这时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解析发现,学生2的思路是对的,但学生1在解析过程中将国际日期变更线的问题有效避开了,使得解析更加简单清晰。这种正、逆思维对比分析和有效联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让他们学会应如何从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对地理知识进行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三、利用“认知冲突”打破思维定式
  逆向思维是不同于正向思维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对于已经习惯了某种思维定式的中学生来说,改变思维方式对他们具有一定难度,如何能够为学生的思维寻找一个“突破口”?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认知冲突”,“挑战”学生的已有经验,让他们的思维在冲突中进行碰撞,从而擦出探究的火花和创造的灵感,这对逆向思维的形成十分有效。同任何事物相同,地理事物中也存在着矛盾与统一的特性,可以从地理事物的不同层面去为学生制造冲突,设疑逆引。如在学习“地理资源分布”时,教师提出疑问:“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莫过于南极,为什么南极却有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个问题无疑与学生原有的“寒冷地区不具备蕴藏煤炭条件”这一知识点发生了冲突。在这种冲突下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去寻找答案,当他们感觉到求题无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尝试从“大陆漂移”这一地理学说中试着寻找原因。这既有效训练了学生逆向思维,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串联知识的机会,关键在于学生由已知解决了未知的问题,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中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在于思维能力发展,逆向思维训练无疑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施逆向思维的训练应以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为前提,与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特征相结合,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其思维发展的训练方法,才能让他们的思维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新兴.逆向思维训练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教育学院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2]郭雪梅.师生文化冲突视角下的初中地理课堂管理研究[D].西
  南大学,2011.
  [3]杜春华.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事无巨细、头绪众多的工作,需要关注每一个教育细节,师生要不断交流、平等对话、共同成长,收获着平常而又真实的过程,从而为培养合格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素质教育;影响力;严爱相济;赏识鼓励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摘 要:课题研究活动,可以掀起教师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课程资源开发的新高潮。提高教师整体素养,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学生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课题研究;教师素质;教学质量;人才培养   我校以“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乡土化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泰研六期)课题的研究、实施为着眼点,立足学生成才,对学校课题进行有序优化,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开阔了广大师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摘 要:在幼儿园集体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问是教师与幼儿互动,不断激发幼儿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沟通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桥梁和媒介。教师通过有效提问来激发幼儿兴趣,启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寻求答案。有效提问对提高幼儿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表达等能力都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提问;有效性;名画欣赏   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提问是提高教学质量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爱心;小学;班主任工作   对待学生有爱心是作为一名教师,也是一个班主任的最基本要求。对教育工作来说,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有喜怒哀乐,人也有各种情感需要。因此,对于小学班主任工作来说,要想把这些工作做好,就要热爱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去温暖学生。要赏识学生,
摘 要:基础会计任课教师要重视新生的专业教育课,上好第一堂专业课,唤醒学生对会计的职业兴趣。让学生接受并重视这门课,树立做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梦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愉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而不乏味。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愉快教学  基础会计是财经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进入职业学校的第一门必修课程。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好与坏将
摘 要:以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内地西藏中职班为例,针对学校藏族学生爱国意识培养的现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德育工作经验,探究加强内地西藏中职生爱国意识培养的一些德育措施,以促进内地西藏中职班的德育建设,为祖国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内地西藏中职班;爱国意识;措施;优秀人才  西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职业教育全面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持续深入地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内涵,深化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加快构
摘 要:人才的供给对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而新形势下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人才是社会最为稀缺的,高职学校的主要目标正在于向社会输送创新和综合能力较强的高职人才。教师要立足新课改大背景,对如何深化机械设计教学改革,培养高职生创新与综合能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机械设计;创新;综合能力;改革;人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不仅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摘 要:通过研究奥斯卡获奖动画中的灵魂人物的外形和性格,阐述优秀的动画片人物的个性特点,启迪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创造性地原创新时代的新故事。  关键词:学前教育;动画;奥斯卡奖;人物  学前教育可以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更加聪明。幼儿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原创新时代的新故事,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幼儿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因而故事课和语言表达课程不容小觑。  一、奥斯卡奖动画片奖的分类  奥斯卡
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深思。关于死亡的话题,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个体尤其是未成年人容易产生错误的认知和态度,容易采取极端的言行。在当前,要重视生命教育,开展死亡教育,让学生尊重生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课程目标的确定  死亡教育意图指导个体透过思考人生的终点——死亡来反观整个人生历程,树立敬畏、尊重、珍惜、热爱生命的态度,维护生死尊严、丰富生死智慧、强化生命追求。初中阶段的死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