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非尼酮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作用的研究

来源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et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局部注射吡非尼酮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6只,在兔耳双侧分别构建增生性瘢痕模型后,将36只兔子随机平均分为溶剂对照组(A组)、吡非尼酮实验组(B组)和曲安奈德阳性对照组(C组).待创面完成上皮化后开始给药.B组注射含150 μg吡非尼酮的DMSO溶液,共30μ;A组注射等体积的DMSO;C组注射曲安奈德30μl,1次/d,连续注射3d后改为1次/周,共2次.给药后第45天取材固定,常规HE染色及组织病理学分析,并计算瘢痕增生指数.通过Masson染色分析胶原纤维排列,PCR检测瘢痕组织中TGF-β1、TGF-β2和Col-Ⅰ等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B组和C组与A组相比,吡非尼酮和曲安奈德均可显著降低兔耳瘢痕增生指数,减少瘢痕的高度,其颜色更加接近正常皮肤,胶原组织排列也更为整齐有序;瘢痕组织中TGF-β1、TGF-β2和Col-Ⅰ等的mRNA表达也均明显下降.结论 吡非尼酮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初步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瘢痕组织中的TGF-β1和TGF-β2的表达有关.吡非尼酮可能通过下调TGF-β1与TGF-β2等基因的表达抑制了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其他文献
现代艺术传播脱胎于艺术“沙龙展”,伴随着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一家独霸的“白立方”范式.在各种前卫艺术对艺术体制的不断挑战中,现代艺术传播从白立方的一元
研究背景:心搏骤停为急诊医学常见的急症之一,美国和加拿大急救医疗系统收治的心搏骤停发生率约为每年50-55/10万,其中约86%的患者接受了心肺复苏术,初步判断成功复苏的标志
回首自己做辅导员的工作经历,大多是收获与惊喜,当然也有涩涩的让人心酸的回忆。我忘不了有一个学生曾恶狠狠地指着我喊:你算什么?你说话不算数……    这故事曾让我心痛!  2010年5月初,2008级有个学生来找我了解入党程序。这是好事情,追求入党是进步的表现,耐心地解释是我的工作使命:院党课结业、班级推优、校党课结业、入党积极分子公开答辩、政审、群调、支部大会通过、上级党组织委派人员了解情况、党总
目的 探讨切痂植皮术联合肝素治疗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创面愈合能力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手部深度
人工智能最初只是一个关乎数据记忆与处理工具范畴的客观概念,其讨论范式在于,通过模拟机器的运行方式来理解人的存在方式.随着数字技术与社交媒体的全面进入,数字化虚拟关系
学习英语,首先要学会阅读。核心素养下,新课标要求下,英语阅读能力,尤其是快速准确的阅读能力就成了所有学生都梦寐以求的“超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英语学科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