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男生跨栏跑教学设计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n0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总体设想
  以发展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切入点,通过学习跨栏跑动作技术和方法,明确对自身发展的价值。结合不同难度栏架设置的教学情境,采取分层递进、小组学习等教学组织,引导学生掌握与运用跨栏跑动作技术,在较高运动密度条件下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等体能,使学生在提高跨栏跑运动能力的同时,建立起自信,表现出勇敢顽强、挑战自我的精神以及团队合作、遵守规则的行为。
  二、学情分析
  跨栏跑模块一18课时,分为四个主题单元,本次课为第二单元“3~5个低栏的跨越”中第1次课。通过前6次课学习,75%~80%的同学能较顺利地完成跨栏步和起跑跨过第一栏。针对学生完成动作的不同情况,在自选练习起点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练习的基础上,采取分层递进组织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
  三、教材内容与价值
  1.跨过3~5个低栏(50米左右);跨栏步、栏间跑。2.静、动态牵拉发展柔韧练习;小组纵跳过栏比赛等练习。
  在跨栏步、栏间跑的练习和纵跳过栏、3~5个低栏的跨越比赛中,运用知识和技能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境,解决体能“爆发力”与技能“跳栏”等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由单纯的知识点和技术学习向培养核心素养转变。
  四、教学目标
  1.能较准确地说出跨栏步和栏间跑的动作技术要点并运用到3~5个低栏连续跨越中,发展速度、力量、柔韧体能,提高跨越能力,85%~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
  2.懂得跨栏跑场地器材环境知识,在简化规则、降低要求的跨栏练习和比赛中,保持稳定的情緒,与同伴合作完成热身活动与跨栏步、栏间跑技术学练。
  3.在练习和比赛中表现出勇敢顽强、挑战自我的精神以及遵守规则、团队合作与负责任的行为。
  五、教学程序
  1.上课常规与准备活动
  (1)上课常规:集合,提示练习内容与要求,检查课外作业小组热身活动编排情况等。
  (2)准备活动:①学生分成四组由小组长带领做徒手操6~8节。②牵拉柔韧、转髋等练习。③设置合作交流与比赛的情境,两人一组利用低栏纵跳过栏、模仿跨栏练习,小组纵跳过栏比赛。
  2.技术学练
  情景设置与教学组织:
  设置不同难度的栏架练习区,找到自己的练习起点,采用分层递进的方式,逐步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的技术。
  学法:
  (1)采用起跨腿、摆动腿过栏角以及慢跑过3~5个低栏练习,改进跨栏步动作。
  (2)通过起跑至第一栏以及跨过3~5个低栏,结合标记,使学生初步掌握起跑至第一栏与栏间跑结合动作。
  教法:
  (1)以小组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采用互教互学交流的方法,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动作,改进技术上(跳栏与倒步)的不足。
  (2)选择学生示范。师生点评,分析出动作,提出改进意见,达到共同完成本课预定的目标。
  (3)在跨栏跑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提出让学生思考的技术点和价值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勇敢顽强、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精神以及遵守规则的教育。
  3.放松整理与讲评
  (1)放松整理:学生放松走成二列横队,采用肌肉放松、呼吸调节情绪的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强化技术要点、学习价值,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布置课外作业。
  六、本课特点
  通过学习跨栏跑动作技术和方法,明确对自身发展的价值。结合不同难度栏架设置的教学情境,采取分层递进、小组学习等教学组织,引导学生掌握与运用跨栏跑动作技术,使学生在提高跨栏跑运动能力的同时,建立起自信,表现出勇敢顽强、挑战自我的精神以及团队合作遵守规则的行为。
  七、效果预计
  85%~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主动与同伴合作完成准备活动和纵跳过栏比赛。在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动作的同时,表现出勇敢顽强、挑战自我的精神。
  运动负荷预计:练习密度:50%~52%,平均脉搏:135~145次/分。
  本节跨栏跑课是我们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步尝试,对于跨栏跑教学组织与教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新时代学校体育;完善机制;意见解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11-00-01  第一,完善学生体育评价机制  重点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更好地激发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我们大家都知道,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摘 要:本文以中山市学校体育教研工作的发展为背景,从服务方式的转变、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举措的创新等几个方面结合典型的事例,介绍了近年来中山市学校体育教研开展的工作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学校体育教研工作的开展,应以服务为基础,以专业为保障,以科研为动力,行思并进,走内涵发展道路。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研;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
摘 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贵州省高三和初三年级于3月16日率先开学。仁怀市各学校按照“一地一策”“一校一策”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建立快速響应机制,实行联防联控措施,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关键词:贵州省;仁怀市;初三年级;复课;学校体育  新春伊始,突如其来的新
关键词: 深化体教融合;新闻发布会;王登峰;三项改革;两大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10-00-0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9月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政策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认为,《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
摘要:本节60分钟的青少年网球专项体能训练课,主要指向耐力和平衡这两个体能要素,通过耐力跑、  借助弹力床的正反手击球挥拍和四个站点的组合动作,提高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耐力和平衡能力。  关键词:青少年;网球 体能;耐力 平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6-00-02  网球运动是一项激烈、时间长的运动,一场比赛可能会持续几小时,
摘 要:当下体育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导致课改理念难以不折不扣地有效贯彻,学科核心素养难以“落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难以得到提升。为了改善现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经过前期实践,“品管圈活动”作为质量改善的工具,能较大程度上改善体育教研质量。本文将其应用到体育教研之中,以小学篮球投篮研课为例展开实践探究。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体育教研;篮球投篮教学;质量改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摘 要:传接球是足球技术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之一,而脚内侧传接球是最基础、最简单、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动作,学习、掌握和运用脚内侧传接球技术对提升足球基本技术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脚内侧踢球;技术;渐进式;学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5-0076-03  足球传接球技术是组织进攻、变化战术、渗透突破、创造和完成
摘 要:本文以学生体育中考首项失利为例,阐述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按心理诊断、心理归因、心理纠偏和心理重塑四个步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尽快走出心理困境,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后续的考试。  关键词:体育中考;首项;失利;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4-0079-01  一、背景  学生小李品行端正,文化成绩优异,体育锻炼积极,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核心素养;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2-0004-03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育部于近日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并于2018年1月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
为促进体育教师备课、上课、看课、评课、说课等“五课”能力提升,从2007年开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于素梅博士着手撰写“五课门道”系列丛书,自2014年出版第一本《看课的门道》以后,又陆续出版了《上课的门道》《备课的门道》《评课的门道》《说课的门道》。这套系列丛书一出版,便深受全国广大读者的喜爱。  该系列丛书的突出特点是:(1)指导性强,有备课的规范要求、有好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