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n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差异就在于业余时间”,四十年前,我读到爱因斯坦这句格言时,犹如棒喝般震撼。
  每次新书出版,都会收到不少祝贺。说得最多的一句是:老师你真勤奋,又出新书啊!我们怎么没时间呢?
  对于没时间的话题,我总是这样回答:你能仔细算一下我们的业余时间吗?一年52 周,除了周末两天法定休息日,全年还有11 天法定节假日,还有年休(虽然我从没有休过),总共115 天,你能用一半的时间干你自己喜欢的事吗?一半不行?那三分之一呢?也不行?四分之一呢?也不行?那就别谈了!因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占据着你的业余时间。
  对于写作者来说,阅读十分重要。我在做阅读讲座时常常会讲到两个词语:作之不止,乃成君子;功不唐捐。前一个词语要表达的是:人的本性都差不多,都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假如能不停做下去,到最后习惯成自然,也就成了君子。亚里士多德也說,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王阳明先生曾经特别告诫他的学生:与其挖一个数顷之大而无水源的池塘,不如挖一口数尺深而有水源的井,井里的水源源不断不会枯竭!王老师说这番话的时候,他刚好坐在池塘边,旁边还有一口井,他只不过是因材施教罢了。用你毕生的业余时间,恒久地做一两件事,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议论,若运气好,你就有可能掘出一口甘泉源源不断的深井。
  或者还可以这样比喻,那些业余时间,就是散落在地上不起眼的碎银子,没有特别的眼力和毅力,是捡拾不起来的。一地碎银,很俗很俗的小钱而已。
其他文献
心脏自主神经尤其是心迷走神经的功能活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关系密切。据一些临床实验观察表明阵发性房颤与副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升高有关。Bettoni等对连续非选择的7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阵发性房颤的发作与自主神经紧张性的变化直接相关,首先是肾上腺素能神经紧张性升高,但很快转为以迷走神经紧张性升高为主;并且心率离散度的变化在有器质性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差
随着心脏电生理研究和起搏器工程技术的进展,生理性起搏获得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生理性起搏不仅可以用来挽救病人的生命,还可以用来恢复心脏正常同步化功能,纠正不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生理性起搏的概念不断得到新的诠释,即以最适当的起搏模式、最合理的起搏参数设置、最理想的起搏部位来最大限度地保持心脏房室之间,左、右心房之间,左、右心室之间,左心室内各节段间的同步化和提供机体需要的心率
趙新乡  赵新乡,1958年生人,中共党员。多年以来,赵新乡坚持绿色消费,不仅自己主动参与环保,还积极宣传环保理念和环保知识,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参与到绿色消费行动中来。赵新乡说:“爱护环境是每个人的事,不管是消费还是娱乐,大家都要不忘绿色环保。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赵阿姨告诉本刊,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毛泽东曾经说过: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十几
期刊
心脏性猝死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引起者占82%以上。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证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病人死亡率的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ICD术后辅以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减少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
CARE—HF研究已证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预防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方法是植人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因此同时具有心脏再同步功能和除颤功能的三腔ICD(CRT—D)已成功运用于临床。而CRT—D治疗关键的环节之一是左心室电极导线的成功植入,但由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静脉系统的畸形、变异等原因,易造成左心室电极导线植入失败。此类患者左心室心外膜电极植入
目的 研究盐酸关附甲素(GFA)对分离的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的影响,旨在探讨其抗心律失常机制。方法 用急性酶解法分离获得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离子通道电流,观察不同浓度的GF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ⅠNa的影响。结果 在测试电压-20mV的条件下,50、150、500、750μmol/LGFA使ⅠNa峰值电流密度与用药前比较分别降低了24.24%±2.78%、42
患者男性,45岁,因晕厥3次为主诉于2006年11月7日就诊,晕厥每次持续2~3min。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年。入院查体:血压160/105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双肺呼吸音无异常,心率84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反射阴性。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轻度扩大,心内结构未见异常。
崔桂华,1946年生人,2010年开始参与环保。崔桂华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退休后回到农展南里社区,先后任农展南里社区居民常务代表、议事会代表、社区妇联副主任、维稳协调委员、17号楼副楼长、低碳环保服务队队长、腰鼓队队长。尽管家中老伴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但她依然坚持参加公益活动,为公益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是名副其实的“公益达人”。  2010年,崔桂华牵头组建了以老党员、老干部为主
期刊
2008年2月23日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了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工作组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主任委员王方正教授、候任主任委员张澍教授、副主任委员兼CRT工作组组长黄德嘉教授以及CRT工作组成员及国内起搏领域的专家共50多人。会议主要议题为因心动过缓而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常规起搏器适应证)出现或合并心力衰竭,是否需要升级为双心室起搏?如何选择合适时机?
自动阈值夺获功能(autocapture,AC)使起搏器能自动测试起搏阈值,动态调整起搏输出,在保证起搏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必要的电流耗用(current drain),从而达到延长起搏器使用寿命的目标。1994年,有自动阈值跟踪功能的单腔起搏器首先由美国圣犹达起搏器公司(St Jude Medical,SJM)研制并投入市场。1999年,圣犹达公司又推出具有AC功能的双腔起搏器(A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