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讲究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s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如何将新理念贯彻于教学之中、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益,已成为当前我们不断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什么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效性的课堂教学需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实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处理好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与提高应试能力的关系。实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学方法的优化。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生物 课堂教学 实效性
  
  新课程的实施,必然产生新的理念、新的教法。新的教法会让教师对教学充满激情,学生学习充满活力,生物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更为“热闹”。但在一些“热闹”的课程之后,教师感到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失去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新课程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一、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内涵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实效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学习反思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构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思考、运用过程中,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总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目标对学生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就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中学生物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二、尊重学生,注重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实效的课堂教学要了解并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一种课程资源,要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展实效性的互动,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这是实现教学实效,也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也就是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平时学习方法、习惯、成绩都好的学生,一般只在具体问题上给予指导,并适当增大训练难度,提出新问题以保持他们学习生物的持久热情,可单独给这批学生布置作业外“开小灶”,要求尽量用多种方法解题,鼓励他们创新方法。对于学生态度端正、勤奋,但成绩一般的学生,一般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定期检查他们的学习笔记,按章进行“好题巧解”例题讲解,增强他们对概念的领悟,以此帮助他们拓宽解题思路。对于智力较好,但随意性强、学习不努力的学生,着重在学习品质上对他们进行教育、调整,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负责完成某项任务,以此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培养他们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态度。如组织他们参加课外的科技活动,在实验课上进行生物实验的表演等。对于少数学习和表现方面都存在问题的学生,一般采用不刺激、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
  
  三、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与提高应试能力并举
  
  中学生物教学必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中学生物教学又必须面对高考,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現实,这就使得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成为一种更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无可厚非,只要高考存在就回避不了应试。问题是当前的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单纯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成了课堂教学的唯一或主要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下,灌输、机械重复与训练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这种课堂教学把应试推到了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立面,教学的价值就只剩下应试。
  高考试题与中学生物新课程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协调发展,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近几年来,以科学素养考查为主要目标的试题,诸如实验设计与分析和信息的获取、处理、转换与表达等类型的试题,已成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因此,实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而且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需要。
  
  四、练习的针对性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并举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实效课堂教学需要实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当教学的目标确定后,课堂练习的设计,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针对教学要求,针对学生实际,既要实效,还要有趣。练习设计中,要注重习题的使用性、灵活性、分解性及趣味性。通过课堂练习,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反馈,并及时地对原来设计的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并及时弥补。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方法百花齐放,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探究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是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总结出来的,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探究性学习的倡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合作讨论与参与的各种教学方法广泛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但是,“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实效地解决问题,但解决另一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引导发现法,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形成科学思想和方法等方面有其优势,但难以保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而且对于陈述性的知识,也没有探究的必要;讨论法具有多向信息交流,针对性强,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点,但往往使知识缺少系统性;自学辅导法,有利于学生独立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但只适合于较简单的学习内容;而讲解法,尽管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是单向的,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具有信息量大,系统性、逻辑性强的优点……
  总之,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传统的不代表落后和低效,现代的不代表先进和高效。每一种教学方法总有它的优势,也会有它的劣势,关键在于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只有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性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相适合,才是最优的教学方法。遗憾的是,不少课堂教学看似热闹非凡,学生个个参与,但学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思维活动也只停留在浅层次上,这样的参与是低效或无效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也不会是实效的。
  课堂教学通常可见的就是运用PowerPoint进行制作,教师制作这些课件的成本是比较低的,但这种课件常常只是替代板书与挂图,而且既定的内容出现有顺序性,限制了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发挥。当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设计不一致时,教师就只能强行将学生拉回到既定设计中来,否则教学就无法进行下去。鲜活的课堂教学也就因此显得机械、刻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当然也就难以得到体现。
  应该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例如,对于一些微观概念如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内环境的教学,如果一开始便利用动画进行讲解,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无疑是高效的,但学生同时也就失去了抽象思维的过程和机会。因此,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应该成为实效课堂教学的助推剂,但关键是如何运用。
  综上所述,研究讨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是要走回头路,而是在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回顾、反思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研究“实效性”的意义不仅在于通过触及课堂教学更深层面的实质问题,唤起广大教师研究探索的热情,还可以使教师在“实效性”的大讨论中更有针对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对课堂教学实效本质的再认识,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课程教学中,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更加重视从只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现象 描述 “五注意”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除规范实验的基本操作外,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表述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我认为准确描述化学实验现象应做到“五注意”:    一、要注意习惯用语的恰当性
摘 要: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讲授和实验的结合对于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关键词: 讲授 实验 生物学 教学质量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研究生物学问题的一般过程是通过观察自然界或接触生产实际,针对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提出模型或假设,设计试验进行验证,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概括。研究生物学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设计试验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分析试验结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化学是中学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之一,在学生学习和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此谈谈我如何搞好化学教学的几点尝试:    一、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合作伙伴    在以往的教学行为中:我
羊口疮病毒(Orf virus, ORFV)可感染山羊、绵羊和其他野生或家养的小反刍兽引起羊接触性传染性脓疱(Contagious ecthyma, CE),又名羊口疮(Orf)。虽然感染在1-2月内可自行康复
在新课改中,为了实现高中生物教学向高中生物教育的转变,除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外,更应重视高中生物情境的创设。过去有人曾提出,创设情境是为引入新课而服务的,其实,创设情境不只是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开始,而是充满课堂教学的整个时空,为课堂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服务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常可以创设以下六种情境。    一、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生物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 CD)病的病原是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该病以双相热、急性鼻卡他、结膜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
摘 要: 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与以前学生有所不同,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并提出应针对他们的特征从四个方面进行适当的情感投资,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特点 情感投资    一、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当代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17岁—23岁的新青年一代,他们都是80年代末或者90年代初出生的,是典型的“80后”、“90后”。这个盛行于网络的称谓表明他们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大
根据认知理论,化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出启发性的有效发问,而且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问,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探索者的角色,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诱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更多的问题。    一、问题情境的涵义    所谓“问题情境
摘 要: 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求职碰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当前的形势下大学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就业的挑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大学生 就业形势 对策    一、就业形势分析    1.国内经济形势。  自2007年底以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雪灾、地震等,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形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基本形势。2008年第三季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