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 CD)病的病原是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该病以双相热、急性鼻卡他、结膜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犬业和毛皮动物饲养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加强本病的预防免疫极为重要,因此采用重组DNA技术生产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无疑有重要意义。本文成功实现了犬瘟热病毒f、h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的表达,为构建新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犬瘟热病毒Onderstepoort株设计引物,以犬瘟热病毒Lederle株感染Vero细胞收获病毒悬液为模板,经RT-PCR扩增出f基因约2.0kb和h基因约1.8kb两个片段,按常规方法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经蓝白斑筛选和酶切分析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并进一步对两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f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架(ORF)为1989bp,h开放阅读框架(ORE)为1824bp。序列测定分析表明该株f基因与疫苗株Onderstepoort、CDV3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分别为:95.8%、98.9%,编码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5%、97.3%;与美国分离株A75-17核苷酸同源性为91.5%,编码氨基酸同源性为88.4%;与中国分离株BS0610、GN、HL、SC01、NM、ZD01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分别为:90.1%、90.3%、91.4%、90.3%、90.8%、89.8%,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分别为:87%、87.3%、89.2%、87.5%、87.3%、86.4%;该株h基因与疫苗株Onderstepoort、Convac、CDV3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6.4%、97.1%、99.6%,编码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9%、95.9%、98.9%;与中国分离株JL(08)2、Liud、SD(08)1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分别为:91.2%、92%、91.3%,编码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6%、91.6%、91.8%;与美国分离株A92-6、A92-27/4、98-2646、01-2689、A75-17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2.3%、91.9%、98.1%、90.7%、92.5%,编码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4%、92.1%、97%、90.1%、93.1%;与日本分离株Ueno、Yanaka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1.6%、91.5%,编码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91.8%。
以pGEM-T-CDV-F和pGEM-T-CDV-H为模板,分别设计了一对扩增CDV的f基因和h基因主要抗原区特异性引物,在引物的上下游分别带有EcoRⅠ、XbaⅠ酶切位点。通过PCR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后回收,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表达载体pPICZαA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CDV-F和pPICZαA-CDV-H,并转入E.coliDH5α中,得到基因工程菌,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克隆到载体pPICZαA上的外源基因即为犬瘟热病毒的f和h基因。通过电击将经SacⅠ酶切后线性化的pPICZαA-CDV-F和pPICZαA-CDV-H质粒转化到巴斯德毕赤酵母X-33中,经筛选、PCR鉴定,获得含有犬瘟热病毒f和h蛋白基因的重组酵母菌株,用0.5%甲醇诱导目的蛋白表达。进行表达产物的SDS-PAGE鉴定,可产生相对分子量约为39KDa和18KDa的表达产物,表明成功地建立了含CDV的F、H蛋白的重组酵母表达系统。表达产物的Western-blot鉴定证明了表达的F和H蛋白具有反应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