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充电道路的充电模型研究

来源 :时代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009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基于无线智能充电道路的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仿真设计等方法,研究无线充电、储能技术。提出了一种解决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及充电时间长的问题的方法,使汽车可以实现边行驶边充电,最终达到零充电时间、无限续航的目的。
  关键词:道路无线充电技术 零充电时间 无限续航
  Automatic driving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intelligent charging road
  Wu Xinyu Liu Wang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wireless intelligent charging road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es comparative analysis, simulation design and other methods to study wireless charging and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This subject aims to propose a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hort cruising range and long charging time of electric vehicles, so that the car can be charged while driving,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zero charging time and unlimited battery life.
  Key words:road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zero charging time; unlimited battery life; automatic driving
  1 引言
  全球近四分之一的能源用于交通运输,以现有技术要想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最佳选择无疑是电能全面取代化石燃油的交通能源新格局。相比于充电桩,无线充电装置的建设投入成本更加低,其中最显著优势是无线充电装置不受场地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占用任何空間,使得布局更加简易灵活。
  本课题旨在于解决电动汽车续航能力不足及充电耗时时长的问题,最终实现的是无限续航、充电时间为零,从而使电动汽车普遍被人们所接受,从而逐步替代传统燃油汽车。
  2 设计思路
  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简易解决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及充电时间长的问题的方法,采用互感式道路无线充电技术,汽车与道路进行通信,当检测到有电动汽车通过时,发射线圈通电,电动车接收端把磁场能转变为电能储存,实现边行驶边充电的目的。
  通过对比电磁感应、磁共振、无线电波三种无线充电方案,在目前技术发展水平上磁感式无线充电技术显然占据较大优势,充电功率高达数千瓦已经完全满足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需求,在能量转化效率上是最高的,能量转化效率通常可达到95%以上,工艺性较低,可大规模生产。
  综合各类动力电池优缺点分析,本课题储能装置最终选择为超级电容为一级储能装置,其原因如下:大单体充放电电流可达到1000A,充电时间只需几秒支持超级快充技术,不受大电流冲击影响,放电循环寿命高达数百万次,尤其适用于这种道路点铺设无线充电的间断性大电流充电,物理储能能量效率近100%,自放率高;电容型三元锂池(电池三元锂电池并联电容,降低大电流对锂电池使用寿命影响)为二级储能装置直接作为电动汽车供能装置,自放率低可以弥补超级电容缺陷,在电动汽车长期不使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充足电量。
  3 设计原理
  3.1 无线充电道路模型
  无线充电道路模型:智能无线充电道路中间铺设有电磁信号线,进行发射电磁导航信号;电磁信号线两旁装设电缆及无线充电发射端和无线通信装置,检测到有电动汽车通过时,电缆发射电磁信号,智能汽车接收端把磁场能转变为电能储存,实现边行驶边充电的目的。智能无线充电道路如图1所示。
  3.2 最高充电效率模型
  研究最高充电效率模型:此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是电磁互感效应,考虑到电流的“趋肤效应”为进一步降低导线内阻,在线圈选择时应以较细导线多股缠绕为宜,发射线圈用直径为1.1mm的漆包线多股绕制并联4.6nF电容完成电流谐振,谐振电压为12V,640kHz交流电。
  确定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效率最高位置,接收端线圈(内径70mm外径93mm),发射端线圈(直径260mm),输出功率:P=UI,在输出功率一定时,接受端线圈电流与电压成反比,实验发现接受端线圈与发射端线圈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接收端线圈高度增加电压升高,电流减小,接收端线圈距离发射端线圈-5~5cm的高度时传输功率最大,根据电流、电压计算出内阻,再通过接收端线圈电流、电压计算出接收端功率P2=U2I2。
  通过MATLAB控制电子升降台和电子负载,利用步进电机控制接收端线圈沿直径方向匀速移动,可以测量出接收线圈每一个位置的电压-电流,进行绘制的无线充电效率测试图如图2所示。
  综上分析可知接收线圈并不是处于发射端线圈正中心位置时传输效率最高,而是在偏离接收端线圈中心位置处50mm输出功率最大。
  3.3 无线充电自动调整装置
  无线充电自动调整装置主要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X轴滑轨、Y轴滑轨、电动滑轮。本装置设计目的保证无线充电装置时刻处于能量传输效率最佳状态,根据上述实验所得出的结论,设定无线充电高效充电区域,并以此区域边界处的冲电效率作为阈值,无线充电自动调整装置安装在汽车底盘处,接收线圈可以沿着X轴滑轨和Y轴滑轨自由移动,当接收线圈充电效率大于等于阈值时,处理器判断接收线圈进入高效充电区域,此时电动滑轮停止运转;若接收线圈充电效率小于阈值时,电动滑轮不断沿着X轴滑轨和Y轴滑轨以平面扫描方式运动直到进入高效充电区域为止,所以无线充电自动调整装置能够自动追踪最佳充电效率,无线充电自动调整装置如图3所示。   3.4 储能方案选择
  采用超級电容直接从道路获能,电能累积达到设定值后给电容型三元锂电池充电,使电池组使用寿命进一步增加。根据电容充放电特性:电压越高电容自放速率就越快,电容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随着放电时间增加电压降低的速率逐渐减缓。
  根据以上特性,本课题设计使用四个100F的法拉电容进行串联连接,电容的额定电压为2.7V、耐压值3.3V。由于电容单体击穿电压非常低,通常都会设计防过充过压保护电路如图4所示。根据超级电容放电规律,要想充分利用超级电容内储存的电能,不能直接稳压输出而是采取先升压再稳压的策略,其目的是最大可能把超级电容中的电能释放出来,升压模块如图5所示。
  4 结论
  通过对比现有的各类无线充电技术方案,选择互感式无线充电技术。用CAD软件绘制无线充电道路模型、研究无线充电高效率模型,自动调整装置使充电效率时刻保持最佳状态。设计无线充电自动调整装置,使充电效率时刻保持最佳状态。分析各类储能装置优缺点,设计最优储能方案,超级电容为一级储能装置,电容型三元锂池为二级储能装置。通过Altium Designer 14.3软件对电路系统设计,使其在安全范围内充分释放出电能,进一步提高能量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周路菡.互联网+:告别新能源汽车充电难[J].新经济导刊,2015(05):19-22.
  [2]马杰.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桩设计要点简析[J].山西建筑,2017,43(13):128-129.
  [3]刘传富.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政府扶持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
  [4]孔祥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进展[J].电子制作,2017(12):13-15.
  [5]崔威. 保定某城区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与电网接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
  [6]程慧. 两点预瞄驾驶员转向模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
  [7]牛禄青.无线充电  拯救电动汽车?[J].新经济导刊,2016(07):22-26.
  [8]彭笠. 基于积分方程法的电法测井响应数值计算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
  [9]赵耀. 2kW锂电池管理系统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
  [10]杜睿,陈涛,翟毅.船舶推进锂电池应用探讨[J].船舶,2018,29(S1):146-150.
  [11]王胜利. 锂电池模拟器的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
  [12]虞跨海,李长浩,程永周.锂离子储能电池放电热行为仿真与实验研究[J].电源技术,2016,40(01):63-66+134.
  [13]刘芳. 基于DSP的组合导航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能源汽车中由于应用了高压和大电流的大功率电子变换装置和驱动电机,会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噪声。因此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比传统燃油汽车更为复杂和严重。本文以新能源车电机控制系统为案例,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磁兼容测试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磁兼容 电机控制系统  New Energy Vehicle Parts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
期刊
摘 要:中职机械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是基于人的形象思维,发展人的逻辑思维的教学,是让学习者形成自我教育能力的教学,是提升学习者职业素养的教学。中职机械专业实训课程“仿真”教学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构建企业生产情境,模仿企业生产环境展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技能操作能力,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 实训课程 “仿真”教学  Research on the Tea
期刊
摘 要: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后续多门汽车专业课程的学习。本文依托3D打印技术成本低、可个性化创意制作的特点,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策略及教学过程进行了重新设计,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创造力,以求达到优化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3D打印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教学改革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
期刊
摘 要:针对流体力学教学中风洞实验难以开展的问题,提出构建虚拟风洞建设及运行与实验教学结合的目标。重点探讨了虚拟风洞在流体力学实验教学中的突出意义及其教学方式:(1)降低风洞实验教学成本,普及风洞实验教学,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实践;(2)实验过程直观化,抽象概念可视化,帮助学生加深理解CFD技术、流体力学课程和风洞实验流程;(3)引导学生思考优化风洞实验模型,教学与改善虚拟风洞实验平台相结合;(
期刊
摘 要:吉利帝豪EV450电机控制器控制着动力电池组到电机之间能量的传输,同时采集电机位置信号和三相电流检测信号,精确地控制驱动电机运行。电机控制器将动力电池中高压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以驱动电机,同时具备能量回收功能,车辆制动或滑行阶段,将车轮旋转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给动力电池充电,电机作为发电机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吉利汽车帝豪EV450 的电驱动系统,从结构组成、工作模式、工作原理及故障檢修等方面进行
期刊
摘 要: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不断增强。但政府在制定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中,也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以武汉市为例,研究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中产销、购买和使用三个环节税收优惠政策的不足,将武汉市主营业务有新能源汽车的两家上市企业作为对象,建立回归模型研究企业绩效、研发投入与所得税税负、流转税税负之间的关系,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对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企业绩效和研发投入的影响,探究税收优惠政
期刊
摘 要:汽车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导致目前社会上对汽车维修类人才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所以为了做好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并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展开实践,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才培养需要,所以需要认真对目前汽车维修技能培训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准确把握其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和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汽车维修 技能培训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于无线充电技术,深入剖析松耦合变压系统,针对其目前无线充电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与优化,改善充电系统传输效率,推动无线充电方式发展。  关键词:耦合变压器 电动汽车 充电技术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Technology System Based on Loosely Coupled Transform
期刊
摘 要:随着“十四五”时期的到来,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的目标越来越明确,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好。在“十四五”时期,汽车行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与网络汽车的研究方向变得越来越广阔,这也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不仅可以充分降低汽车运行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而且也提升了汽车的综合性能。基于此,本文针对“十四五”时期新能源汽车和网联汽车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在发展过程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能源的推广和应用,促使大量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开始出现,电动汽车供能设备主要是充电桩,在此趋势下,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也逐渐增多。传统的汽车采用燃油作为动力,因为燃油燃烧会污染环境、消耗化石燃料,也对充电桩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对此需要汽车产业加快产业转型,研究出新型节能电动汽车,以此推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动汽车 充电桩 现场检测  Exploration of 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