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变中反思,从反思中提高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1987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新课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角色的转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如何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是当前每位教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从“使用者”到“开发者”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由国家教育部门编写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一线的教师按照既定的教材来完成教学大纲。教师有了教学参考书,有的甚至连备课的环节都可省略。
  新课程改革赋予教师一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利,从而使课程开发不仅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而形成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的态势,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设计者。一线许多优秀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育教学有非常好的建议,他们熟知怎样安排教材才能更好地落实知识点,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学校之主要构成部分的教师更应该成为新课改的主力军。
  
  二、从“教书匠”到“研究员”
  
  在传统观念上,研究是学者专家的事,教师只有使用研究成果的份。新课标是基于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求而建立的,这就迫使教师必须要从事实践研究。
  1.研究教材。要上好一堂课,研究教材是开展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教师备课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认真研究教材,才能使教育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只有尽力吃透教材,才能把握并渗透“三维目标”。其次是要有创新意识,深刻把握章节知识架构、知识点的贯通联系,并结合当地的教学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生成新教材,生成新活动。
  2.研究教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共同进行一系列活动的方法、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好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应该研究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练习法、任务驱动法、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3.研究学法。教学过程中教法与学法是统一体,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对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要找出学习方法的弊端,剔除不良习惯;对方法好的学生,要做经验总结并推广,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借鉴。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的习惯不同,根据学生的自身实际帮助其确立合适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从“主演”到“导演”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这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如何组织好学生,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要的任务。具体而言,教师要为学生做好三种设计:
  1.学习情境设计。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与学习设备,使学生对新旧知识形成一定的联系,并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评价、纠正错误,等等。
  2.信息资源设计。教师要确定某个主题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以及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3.协作学习设计。协作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评判、探讨各种理论观点,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与评论。
  
  四、从“讲师”到“导师”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讲师”与“导师”仅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存在,重视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情感、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并给他们创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对话氛围。其次,强调双边的参与,积极互动。作为“导师”型的教师其主要工作是做好“五导”:
  1.引导。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2.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
  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辅导。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能够很快地找到相关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
  5.教导。教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朋友与榜样,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形成完善的人格,拥有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教师的角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面对新课程改革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教师必须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用先进的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行为,努力营造轻松愉悦、和谐自主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e]
  (山东省夏津县香赵庄镇莫庄学区小学 253200)
其他文献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er,BA)是导致新生儿阻塞性黄疸并需手术治疗的疾病.我国并不少见,发病率在出生存活的新生儿中约占1/8 000~1/15 000.女性较男性多见.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学要充分重视朗读,要唤起学生对朗读的“愉悦”,养成“天天读,大声读”的习惯,为以后“听、说、读、写”的全面
近年来,番茄灰霉病成为影响设施番茄品质、减产减收的重要因素,且防治上最怕低温高湿,而喷雾防治往往造成湿度过高,病情不轻反重,2013年-2014年。宁夏石嘴山市农技中心引进了中国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是指在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与胃的单层柱状上皮呈锯齿状交界处(“Z”形线),即责门部附近发生的癌。新的统计结果表明,在全球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同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就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师的教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案。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
手术预处理和膨宫介质的选择是宫腔镜手术比较关键的问题.尤其是灌流介质,普通妇科大夫接触的比较少. 1 宫腔镜手术预处理 正常的子宫腔是一个非常狭小的腔隙,容量只有5ml.正
信息技术活动的开放性很强,学生思维旁逸斜出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即使课前预设再充分也不能完全避免。当意外不期而至时,教师有视而不见,或抑制学生的“脱轨”言行;有视为极其宝贵的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定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折磨着病人也折磨着我们妇产科医生.痛经时患者可满地打滚、无法上班、无法入睡,甚至严重影响夫妻生活,导致家庭破裂
1 异常子宫出血的宫腔镜表现 异常子宫出血有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也是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异常子宫出血在宫腔镜下可以看到以下六种病变:(1)子宫内膜增生;(2)子宫内膜息肉;(3)粘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