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尊重少数人意见的习惯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peng4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重少数人也是尊重自己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尊重少数人和尊重多数人的关系。
  其一,只有充分尊重少数人的意见和权利,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多数人的意见和权利。
  成都七中的考生小覃在高考前一周心口疼,最终支持不住,趴在桌上。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其父母,孩子患的是突发气胸。这种疾病会造成病人呼吸困难,要是送来晚了,孩子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小覃成绩不错,他和父母都不愿意放弃今年的高考。高考办公室尊重了他的意见,在医院为他专门安排了一间单人病房,在这间独特的考场里,他完成了两天考试。
  小覃一个人的需要与成都几万考生相比太微不足道了。按照传统意义上的少数服从多数,这个有特殊需要的“少数”很可能就被“多数”湮没了。但是,少数与多数永远只是相对而言的。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所有的领域都永远处于所谓多数的位置。所以,我们说,只有充分尊重少数人的权利。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多数人的权利。
  其二,保障多数人的利益,从尊重每一个具体的人做起。
  或许父母、老师有过这样的体验:去公共机构办事时遭到了冷遇。要是你气不过,问一句:什么态度?你怎么为人民服务?那么,随之而来的话可能是我为人民服务,又不是为你服务。
  这里的错误是把“人民”看作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我们强调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模糊的,而是这一个、那一个有情感、有需要的人,正是这一个个单个的人才构成了群体。没有了一个个具体的人,就没有了人的整体。所以,不尊重具体的个人,就谈不上对多数人的尊重。因此,尊重多数人的利益,应该从尊重每一个具体的人做起。
  有专家评论说:充分尊重少数人的权利。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说,都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充分尊重少数人的权利,并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构建出一个真正和谐、文明的社会。
  
  表面一致往往掩盖真实意见
  
  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如果一定要追求“完全同意”“一致通过”,就可能掩盖了真实的意见。
  “完全一致”不一定是真的没有不同意见。
  学生参与的班级活动。经常有一致通过的现象。有一位学生说了他所在的班级选干部的事情。班主任老师说:“我看某某在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她当班长大家同意吗?同意就把手举起来。”之后。同学们环顾四周,纷纷把手举起来。班主任提名,同学举手,一次次的选举就被这样“一致通过”了。这种由班主任主导、学生“一致通过”的选举是不是真的没有不同意见呢?
  老师采取这种方法进行选举,是因为一般来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具有特殊地位,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老师提名,学生举手”的选举省事、省心。被选上的干部也往往能够按照老师的意图去工作。但是,也许老师没有想到,这种做法却可能导致孩子们不敢或不愿意提出自己的意见,甚至完全放弃自己的意见。
  不同意见可能会更有价值。不同意见对于科学决策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如果把社会当作一个生命体,那么少数人的意见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免疫系统。少数派会说“我反对”。而“我反对”则会让社会在行动时保持一种清醒的状态。
  50多年前,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城、另建新城的提议没有人理睬,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再也看不到历史悠久的古都了:北京的城墙消失了,大片大片的四合院被拆除了,仅有的几座城门楼孤独地立在那里,没有了周围环境的烘托。
  多少年后我们总结出一个道理——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而留给我们的教训是:要习惯于听取少数人的意见!
  
  让孩子学会接受和表达不同意见
  
  让我们看一看多数情况下孩子听到不同意见的反应,
  攻击——急于从自己的角度解释或反击所提的意见。
  容忍——容忍这个意见,但不接受。
  接受——接受这个意见,但没有任何改变,
  尊重——重视这个意见并视为获取新信息的机遇,
  赞美——敬重提不同意见的人,并感到不同意见使自己受益匪浅
  希望每次听到不同意见,大人们都引导孩子想一想自己的反应。在自我评价中,孩子会逐渐提升自己接受不同意见的能力。
  要培养孩子学会接纳不同意见。
  我们选摘并略微改动了史蒂芬,柯维博士《培养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的方法》一书中的内容,帮助孩子们分析如何对待不同的意见和提不同意见的人,
  1、回想最近一次拒绝不同意见的原因什么因素使你拒绝不同意见?
  意见本身。
  提意见的人,
  提意见的方式,
  你当时内心的想法是什么?
  “这不行!”
  “你有病吧?”
  “我以前可从不这样。”
  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孩子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自己拒绝了不同的意见々拒绝不同意见的理由是否合理?
  2、对提不同意见的人进行分析
  智力(学习能力、计划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人际关系(倾听别人说话、理解人、帮助人等)。
  性格特征(诚实、乐观、自信、自律等)。
  请从以上三方面分析提不同意见者与你的不同之处。
  思考这些不同能否对你有所帮助?帮助孩子克服对提不同意见的人的偏见,提高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
  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往往需要否定他人的意见,如果表达的方法不巧妙。很可能会使人处于尴尬境地,甚至于会产生矛盾。因此,如何提出不同意见是需要讲究技巧的。
  
  创设畅所欲言的环境
  
  要创设一个能够让孩子自由表达意见的宽松环境。为此,我们提出:用交流替代灌输。
  这是一封学生以匿名方式写给老师的信,
  刘老师,
  您好!您经常用下课后的时间“教育”我们,我冒昧地谈一下我对您这种“教育”的感受!您总爱给您的一班“弟子”们讲述千篇一律的大道理,从来没有给我们说话的机会。您不知道,听您的训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您从列宁讲到鲁迅,从文革讲到上山下乡,又从朱德的扁担讲到雷锋的袜子。内容虽多,但均为几十年前的老故事,讲起来虽然手中无稿,但却像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强挤进我们的耳朵,硬灌进我们那颗焦急地期待放学的心。最后,终于在我们恹恹欲睡达到极点的时候,以一个大的惊叹号结束了那“发人深思”的讲话。我们内心的喜悦终于迸发出来,驱走了睡眠:黄河终于截流了。
  培养孩子们听取、表达不同意见的能力,要使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机会听取各种意见。所以,老师需要考虑用交流替代灌输。
  要让孩子有安全感。
  创设让孩子感到安全的环境,是父母和老师的责任。下面是我们在学校里经常可以见到的情景——
  侯云同学在班里一向被同学瞧不起。为了调动她的积极性,在一次评选上“光荣榜”的同学的班会上,老师说:“侯云经常为班里擦黑板。应该上光荣榜。” 同学们都默许了,可是侯云却站起来说:“我觉得我做得不够,不应该上光荣榜。”
  老师还没说话,李然同学立刻站起来反驳道:“老师,她说的根本就不是心里话。她本来很想土光荣榜,可又说不想,是想让老师表扬她谦虚,老师一表扬她,她肯定能上光荣榜。她这是以退为进!”
  也许,李然说的确实是侯云真实的想法。在孩子中间,有时有些孩子因为自己的强壮或某些优势而具有话语权,处于弱势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则没有安全感,其表现往往是顺从别人,希望自己能符合老师和同学的要求。
  老师为了给侯云撑腰,于是与李然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你说侯云是这样想的,你怎么知道?”
  “我听出来的,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你又不是她肚子里的蛔虫,你怎么知道?”
  “我想就是这样,谁都能听出来。”
  “你说她就是这样,你是用自己的想法去猜疑别人,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吗?”
  “我不是小人!”
  “那你是君子?”
  “也不是君子,”
  “那是什么?”
  “……”
  “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
  在这里,老师用得天独厚的优势“镇”住了学生。从表面上看,老师是为侯云,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侯云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问题。我们设想了以下的情节——
  老师顺着李然的话问下去!“你认为侯云想上光荣榜却还要这样说,是什么原因?”这样就把问题还给了李然。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得侯云想上光荣榜,反而说自己不应该上呢?”“班里还有没有类似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把讨论引向深入。
  如果老师再问:“李然公开指责侯云有道理吗?”“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侯云。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或许能够引导李然和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一环套一环,层层深入。同学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思考侯云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原因。并由此促使孩子们“从我做起”,承担创建和谐环境的责任。
  允许孩子说“不”。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五条幼儿园园长王小萍对此作过很好的诠释。
  要允许孩子说“不”,就要进入孩子的思维。
  操场上,教师带着大家做集体游戏。游戏一个接着一个。突然,一个孩子大声说:“我不想玩了!”教师立刻回应:“你不想玩,别人还想呢,等玩完了再说!”教师没考虑到:孩子这个“不”字,是在向他呼吁“自选游戏的权利”。
  睡眠室里,小班孩子刚刚起床,教师看到一个孩子低着头,两手攥住衣扣“吭哧”了半天也没扣上。教师走到孩子身边帮他扣好了扣子。孩子脸都急红了,急切地重复着“不!不!”并将教师帮他扣好的扣子一个个解开,再一个个地扣好。教师没考虑到:孩子这个“不”字,是在向她发出“我自己做”的独立宣言,
  活动区里,一个男孩因贪玩尿裤子了。教师没有责怪他,找来一条备用裤想帮孩子换上。谁知孩子硬是攥着裤带不放,嘴里还念叨着“不用换了!”教师没考虑到:孩子这个“不”字,是在向她表明“不愿将自己的隐私暴露给众人”。
  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只有进入孩子的思维,才能意识到:孩子是用“不”表达自己的独特意见。因此,父母、老师要体谅孩子的内心需要,允许孩子说“不”。
  每个人都有发表个人意见的自由,而每一项不同意见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法国启蒙运动主要领导人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理解起来容易。但能做到就难了。有没有反对意见,是检验环境是否宽松的一个试金石:能容下并善待少数人的不同意见,是衡量一个团体或者一个人是否成熟、是否有力量的重要标志。为了孩子们健康发展,就要从现在开始。培养他们尊重少数人的不同意见的习惯,
  
  责编 若洋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包括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部分。当前的语文教学最大的误区是人为地将语文知识的传授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割裂开来,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课本资源,使学生从课本上找到可以模仿的写作范本。那么,怎样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呢?在实践中,我摸索到了一些方法。  一、直接从阅读中拓展材料,将课文内容延伸  其实,这一点就是传统教学中的扩写。扩写是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再创造,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日益丰富和发达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它在扩充语文学习资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拓展教学空间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起来,为新课程的实施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喜爱毋庸置疑,教师应因势利导,用各种相关的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扩充教学
采用不同包装材料和充气比例,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去壳雷竹笋在超市货架温度下感官品质、褐变指数和货架期.极差分析表明,去壳雷竹笋贮藏最佳MAP条件为:0.04mm厚PE袋,O22%
这个学期我有幸担任一年级班主任一职。刚接手工作时我非常兴奋和激动,唯恐辜负了领导的厚望和家长的期望。所以,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光荣的工作中。  首先,得把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收拾一下。趁孩子们还没有报到,我匆匆吃完早餐,换好拖鞋,把裤管一挽就开始劳动。漫长的暑假过后,教室里满是灰尘和蜘蛛网,还有成群的蚂蚁在打成结的拖把下悠然自得地筑起了窝。我带上口罩,先把水管接进教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