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精读课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ssd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不少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但是,在小学教学阶段,由于受年龄、认知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要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需要教师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通过导读、导悟、导练,让学生学会“自能读书”。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智力角逐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才来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大量的阅读积累是分不开的。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没错,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都一一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下面探讨小学语文精读课文进行了探讨。
  在人教版选编的1~6年级的精读课文中,有一批涵义很深的课文。这些课文不仅有表层的描述,而且有深层的意蕴。例如,描写事物的,以事喻理,或托物言志;描写景物的,寄景抒情;描写人物感情的,则情中有情。学生学习这些课文时,须采取一个重要步骤,即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研读和品读,达到对课文的深层意蕴的体验和领悟,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产生共鸣,甚至受到震撼。当然,对于内容浅显的课文,就不必采取这一教学步骤了。
  这一教学步骤的学法和教法,要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特点和学生在认知、情感上的不同反映来确定。这些具有深层意蕴的课文大致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以事喻理的课文,如《乌鸦喝水》、《两只小狮子》、《酸的和甜的》、《画杨桃》、《题西林壁》等等。其深层意蕴是事中之“理”。学生在阅读中面临的困难是难以弄明事中之理。我们的做法是,在学生真切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反映“深层意蕴”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或品读关键段及关键词句,启发思考,组织讨论,指导互评,从而使学生悟出事中之理。例如,执教《酸的和甜的》一文的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大家思考和议论小松鼠和小白兔提出的问题:“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从议论“硬说”一词的含义入手,以此作为突破口,经过七嘴八舌的讨论,学生终于明白了这个童话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第二类是寄景寄事抒情的课文,如《我爱故乡的杨梅》、《高粱情》、《圆明园的毁灭》、《荷花》、《黄山奇石》、《观潮》等等。其深层意蕴是景中情,或事中情。对于作者借赞美自然景观来抒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以及通过赞荷花、迷荷花来表达作者追求纯洁、和谐、美满、幸福的思想境界,学生如果不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品读重点段落、琢磨重要词句和体验作者的情感,是很难体悟课文的深层意蕴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体悟《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组织学生参与品读竞赛,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找伙伴读,通过朗读把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以听读的同学是否产生共鸣来评价朗读者的体悟水平。在这种互相激励的情境中,多数学生完全进入了“角色”;他们细细品味课文,在想象和深思中逐渐对作者的深层情感产生了共鸣,体会到作者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热爱家乡的深情。
  第三类是情中寓深情的课文,如《雨中》、《再见了,亲人》、《十里长街送总理》等等。其深层意蕴是情中隐含的“深情”。学生面临的困难是难以体悟情中的“深情”。例如,某班学生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对于人民群众热爱周总理的感情很快就感悟到了,但当任课教师提出“人民群众为什么这样热爱周总理”的问题时,学生们都面带难色。教师及时引导大家默读和有感情地朗读几个重要自然段,同时启发大家联想课前观看的电影《周恩来》及课前搜集的周总理关心人民群众的动人事迹,然后组织大家讨论。学生们终于恍然大悟:人民群众这样热爱周总理,是因为周总理非常热爱和关心人民群众。
  这一教学步骤要求师生掌握两个操作要领。第一个要领是准确提出反映“深层意蕴”的探究性问题。学生要善于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既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深层意蕴,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从而归纳、提炼出需要探究的问题;第二个要领是让学生自己体悟课文的深层意蕴,教师不可先讲出自己的看法。其诀窍在于引导学生围绕所探究的问题展开研读和品读。
  所谓研读包括探索性阅读和体验性阅读;要根据探究问题的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探索性阅读是为探究所提出的问题而对有关段落进行的阅读。它以感情朗读为主,辅以默读;在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分析、比较与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紧密结合起来。朗读和讨论要突出重点段落,要紧扣关键词、句。体验性阅读多用于感情色彩很浓的课文。其主要目的和主要阅读方式与探索性阅读基本相同,其特点在于通过朗读和默读来体验人物的生活和感情,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达到与文中人物的共鸣。所以,体验性阅读很重视情境的创设(如插播有关的电影剪辑或多媒体课件)和读者的联想,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所谓品读是指学生在朗读、默读中按照自己的体会和想象而对课文(特别是重点段落和关键词语)表达的思想感情予以品味。学生的品读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品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重要思想内容的理解,还能使他们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味,如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等。品读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閱读。它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感受力。
  有一位教师在指导一年级学生品读《两只小狮子》的重点段落时,就抓住了这两点。在这篇课文的末尾,狮子妈妈对懒狮子说了这样一段话:“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教师指导学生品读这一段话时,启发学生先体会狮子妈妈的心情、态度和语气,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体会和想象来品读狮子妈妈的话。有的学生扮作慈祥的狮子妈妈,怀着沉重的心情,以语重心长的语气来朗读这段话;有的学生则扮作急躁的狮子妈妈,怀着焦急的心情,以气愤的语气朗读了这段话。
  【参考文献】
  [1]燕敦军.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几点新探讨[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12)
  [2]汪涓.小学中高你啊弩机学生朗读能力退化现象的研究与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0(01)
  [3]魏超.徜徉于有声有色的语文教学之中-谈情感朗读的训练指导[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3)
其他文献
农村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农村的小康是由人来创造的小康.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小康的实现,当务之急是人,是农村人力资本,这是我国农村现代化最本质、最深层、最关键的问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小学阶段学生由于思维能力以及语文积累不足,在写作过程中,无法准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再加上小学生缺乏关注生活与表达生活的能力,无法基于生活以及真实情感体验写作,使得作文内容空洞,千篇一律。文章对写作生活化教学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从几个方面对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  一、小学作文生
中央企业多元化投资战略研究一直是国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文章在总结中外学者有关企业多元化投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央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战略的意
从肝论治腰痛3则河北涿州市北京农大实验场医院(072750)沈连熊近年来,笔者临床治腰痛,曾遇有3例因肝所致。兹将其治疗心得,选介如下。一、五更腰痛升肝鼓血一般临床冶腰痛、总以肾做基论,而
长期以来,学界多把司空图看作"以味论诗"的代表,认为"味外之味"的见解出自司空图,这实为后人对司空图诗论的误读。文章从文本出发,追根溯源,探求异同,试图还原司空图"味外之旨"的原
农业发展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发展农业首先要发展农业公司,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是农业公司整体发展的典型代表,研究湖南省这样一个农业大省的农业上市公司的绩
摘 要: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重要责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此,学校不断提高对教师的要求,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为教师制定的绩效考核评优制度。文章主要对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优制度进行分析,全面了解学校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并且针对学校进行绩效考核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一些完善绩效考核评优制度的意见。  关键词:教
就典型刚体的转动惯量运用初等数学知识进行了推导,从而降低了由于缺乏数学知识而引起的困难,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围绕高师教育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证的问题,对高师教育改革从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