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颌面部脂肪来源肿瘤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颌面部脂肪来源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例儿童颌面部脂肪来源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8个月至8岁11个月,平均44个月。分析8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

结果

8例患儿中5例为脂肪瘤,3例为脂肪母细胞瘤;肿块位于腮腺咬肌区4例,咽旁间隙2例,颌下及鼻部各1例。临床表现以无痛性颌面部肿块、睡眠打鼾及咽异物感为主。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未发生感染、面瘫、涎瘘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5年,未见复发。

结论

儿童颌面部脂肪来源肿瘤以脂肪瘤及脂肪母细胞瘤为主,可根据肿块所在区域特点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及手术方式,该病预后较好,彻底切除后不易复发。

其他文献
重症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常合并电解质紊乱,其中以血钠异常最为常见。本文报道一例重症心衰患者入院时存在低钠血症,住院治疗期间出现急性高钠血症,给予床旁血滤等治疗后血钠浓度恢复正常的病例,其治疗过程出现的问题值得临床重视。
既往心力衰竭(心衰)指南多侧重于急性左心衰诊治而对急性右心衰(ARHF)患者缺乏广泛适用性。随着对ARHF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研究及右心功能无创/有创评估方法的迅速发展,特异性针对ARHF的治疗策略也不断更新。因此,本文将对ARHF诊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ARHF血流动力学、ARHF评估进展(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及ARHF治疗进展(容量管理、改善右心功能药物及机械循环支持)等,以期为临床决
心律失常是心力衰竭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近年来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合并心动过缓及相应的起搏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四个领域,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伊伐布雷定控制心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TEMI成功行直接PCI且术后12 h为窦性心律、静息心率≥80次/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PCI术后12 h给予伊伐布雷定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美托洛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以来,感染人数持续攀升,已导致全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进入人体细胞。ACE2不仅介导了SARS-CoV-2的感染,又因其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的重要作用导致SARS-CoV-2感染后机体进一步损伤。针对ACE2的干预措施可能会改善COVID-19患者病情。因此,本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肿瘤心脏病学》(JACC: CardioOncology)第四期如期发表。该期论文重点阐述了肿瘤治疗中心脏损伤的监测及干预、特殊检查对肿瘤相关心脏损伤的诊断意义等内容,也带来了新冠疫情下肿瘤患者及肿瘤相关心脏病患者管理的最新观点。
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是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积极进行心输出量监测,有利于早期识别及合理治疗。经肺热稀释(TPTD)及持续脉搏轮廓分析(PiCCO)是目前儿童常用的监测心输出量的方法。我们特制定此专家共识,目的在于规范TPTD及PiCCO在儿童CHD术后的应用,提高临床医师对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认识和分析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治疗,促进CHD术后患儿恢复。
目的评价希氏束起搏对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宽QRS波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分别检索了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搜索希氏束起搏治疗心衰的相关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08月。由2位评价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iew manage 5
目的肥厚预适应(hypertrophic preconditioning, HP)是新近在小鼠模型上发现的一种抑制心肌肥厚的保护机制。但这一小鼠模型由于反复开胸缩窄/去缩窄主动脉,面临胸腔探查时间长、小鼠死亡率高等问题,制约了对HP进行在体水平的深入研究。我们拟对HP模型构建的关键环节进行改良,并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无创评估心脏负荷程度,以确保模型的稳定高效建立。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10
心率增快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贯穿心力衰竭(心衰)发生发展始终,已成为心血管病和心衰治疗的重要靶点。伊伐布雷定是首个选择性、特异性窦房结If通道阻滞剂,减慢心率的同时不影响心肌收缩力和心脏传导。既往研究已经证实,其通过减慢心率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为指导我国临床医师规范应用伊伐布雷定,本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制定本共识,从伊伐布雷定在心衰管理中的应用(包括慢性心衰长期管理、心衰易损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