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四部曲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8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对学生习作进行了充分的说明:“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但是,纵观当前小学习作教学,“功利性”“应试性”仍然比较明显,“学生谈写作文色变,教师谈教作文变色”“学生写不好,教师难教好作文”的现状没有从根本上改观。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重点在紧扣生活、基本要求、训练重点、修改评价等四个方面做了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积累生活素材——小夜曲
  “写什么”是目前习作教学的首要任务。作文离不开生活,树立“生活是写作素材的唯一源泉”的思想是语文教师搞好习作教学的前提。在生活素材积累的过程中,学生把握了细节,融合了自己的认知和体验,获得了新的感受,能使学生习作的细节更生动,内容更感人,思想更有灵气。
  1.观察。教师从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变化的天气开始,享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情趣,捕捉“解落三秋月”的变化,培养敏锐且独特的观察力,逐步过渡到学生会捕捉生活中的小现象、小事情,能与同伴或长辈交流自己的想法。
  2.体验。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身边发生过的事,融入自己的体验;可以写写正在发生的事,在玩与做中写作;还可以描绘未来的生活,激发想象。这样,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习作合便二为一。
  二、明确基本要求——进行曲
  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有师生间共同成长的校园生活,有与父母、长辈共同经历的家庭生活,有独自或跟他人一起游玩、购物等活动的社会生活。“说真话,抒真情”是习作的基本要求,教师通过训练学生写作,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塑造真善美的人格融为一体,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
  例如,写《一件“傻事”》作文时,有的学生写为了不要时不时更换碟片,一次塞入两张碟片,导致卡机的,有的学生写为了得到更多的糖自己种糖的……一件件生动的事例来自孩子们的亲身经历,这样一些富有情感的事是孩子们的亲身感受,在喜怒哀乐中,孩子们的情感世界受到一次次震撼,酝酿出一篇篇富有人文气息的习作。
  三、强化训练重点——交响曲
  习作不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思维的闪现。“训思维、练语言、展个性”是习作训练的重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将促进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贯穿于习作全过程,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的培养贯穿于习作全过程。
  例如,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时,有的学生写他最敬佩姚明,但是在外貌描写时,只写了“姚明的个子很高,有2米多,比我高很多呢。”教师就可以指出,人物的外貌描写要抓特点,先整体勾勒,再部分刻画,这样才能写饱满。在全班同学的群策群力下,这位同学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最敬佩的人是篮球明星——姚明。身高2米29的他,像‘顶天立地’的巨人,用‘高大威猛’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若你跟他说话,非得仰着头才行呢。个高的他,自然腿长、手臂长。投篮时,他只要用那长臂猿似的手臂轻轻一勾,一个漂亮的三分球就投中啦!”经过加工后,“身高2米29,腿长、手臂长”都是自然观察的结果,“顶天立地、长臂猿似的”就带有作者独特的个性语言和感情色彩。
  在生活积累中,凭借感性经验选材,再直抒胸臆,能使习作成为个性化的产物。“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教师把习作的权利、自由、乐趣还给学生,必将使作文不再困难。
  四、优化修改评价——变奏曲
  对学生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标》中指出,“作文评价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把握住修改评价的环节,改变陈旧的方式,注重情感的投入,创新评价的方式,实现心灵的对话,点燃学生创作激情和写作水平。
  1.方式变革。改变传统的教师批改为学生自我评价或学生互相评价或家长评价,改变传统的一次批改为延时评价。
  2.内容指导。即明确作文评价的内容与要求,可以从语言文字是否通顺、生动、有情趣;从思想内容是否有正能量;从写作技巧是否创新,从篇幅是否达本年级要求;从思想情感是否有有个性;从写作是否工整规范等方面进行指导,使评价语言之有物。
  “作文连着健康的生命,让作文与生命一样精彩!”这是语文老师习作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让我们一起拓宽教学空间,在教学中弹奏好四部曲,让孩子们用童心、童趣、童言绘出五彩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曹埠镇饮泉小学)
其他文献
怎样的课堂才是一个适合时代要求的课堂,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在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课堂教学方法。众多方法之一的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也列入其中,这样的课堂中师生互相尊重,让学生说出心声,发展个性。它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新的气息以及新的元素。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时常能听到教学要民主化、要打造民主的课堂、教师要当民主型的教师诸如此类的说法。的确,在课堂教学实行民
温总理说:“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依据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创造性地研究新世纪中学德育,探索中学德育教育的方法,渗透学校德育是为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既包含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教育培养人的素质普遍要求,又贯穿着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主义祖国赋予的历史使命。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
据说,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义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回答:“最少要十年。”柳生说:“假如我加倍苦练呢?”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了。”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夜以日继地苦练呢?”宫本回答道:“那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柳生非常吃惊,问:“为什么?”宫本答道:
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并不轻松,甚至是困难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趣味性融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去,只有充分发挥出趣味教学的优势,才能使学生将数学学习的“苦学”转化为“乐学”。  一、激发运算兴趣,促进主动学习  从以往教材和各种练习册上的题型来看,小学数学运算练习多为单纯的数字组合,毫无新意,甚至会出现同类题型的大量堆砌现象,这使得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对运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