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创新与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基础,开展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这是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的具体要求。因此,进行语文教学创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持續关注的话题。学生在初中阶段,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处于极佳状态。但是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因此,本文对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这就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自身所具备的优势,真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新课程改革,使得社会各界对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对此,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拙见。
  一、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之意除了突破过去、打破常规,对未来发展的憧憬也是创新的一方面内容。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不断学习,语文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承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另外,还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创造力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例如,在讲授《济南的冬天》《春》这两篇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两篇文章在思想情感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相同点及不同点,通过比较让学生掌握描写景色的技巧,深刻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春天的生命力。另外,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综合思考。例如《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从而概括这篇文章的思想主题,并在生活的点滴中感受母亲的关怀,学生既可以由此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又能够体会作者所表述的“如何面对有缺憾生命”中蕴含的深刻意味。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初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语文实践自主学习及内化所学的语文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整体特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同时还要保证活动的丰富性、适用性,从而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黄河颂》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比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使学生的实力得以充分展示,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信心。在学习《孙权劝学》时,教师可以将其设计为话剧表演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自主排练,如此在培养学生实践协调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意识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丰富的教学模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此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思维,掌握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语文知识更好的应用。
  三、美文鉴赏,提升学生的鉴赏、写作能力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文学大师,留下了丰富的文学经典。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以及众多的现代文学作品等都是我国宝贵的文学财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诗文作品让学生鉴赏、评价。比如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醉翁亭记》,学生可以学习其中对于人文景观及自然风光的描写技巧,并选择其中的精品内容进行鉴赏。同时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鉴赏、评价,模仿优美词句、写作手法等,并能够熟练掌握及运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强化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文教师不应只片面地强调传授课本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认知情况,如此就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同时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互动,充分掌握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认知情况,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另外,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通过语言、表情或肢体动作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学生在初中阶段,无论是生理成长还是心理变化,都处于极为关键的时期,在此阶段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强化自身职业素养,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语文教学相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婷.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2).
  [2]谭友利,申群友.落实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J].科学咨询,2016(10).
  [3]龙浩宇.初中语文教学中增强核心素养的尝试[J].智能城市,2016(11).
  (编辑:张驰)
其他文献
背景:  随着经济发展,饮食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年提高,发病年龄提前。研究显示 90%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属于排泄障碍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提出基因
【摘要】在中国文化内容中,国学经典融合了古往今来不计其数文人墨客的智慧结晶,犹如璀璨明珠无论历经多少世事沧桑依然闪烁着灿烂光辉。随着近些年国学文化的逐步兴起,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诵读国学、传承经典已成为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为例,旨在从提升小学生文学素养的基础上探讨国学经典如何与语文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教学;渗透;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课堂情感与文本情感合一是教学中的一种绝佳境界。在这合一的过程中,带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的不同个体,通过对话,从“相杂”走向了“相济”,从而达到了审美愉悦、再塑自我的目的。沉睡的文本得以充分激活,获得了无限的生机;零散的内容也得以有机整合,课堂教学焕发了蓬勃的活力。让两种情感合一,可以采取抓“情感线索”、掘“情感泉眼”、想“情感风貌”、吟“情感声韵”的方法。  【关键词】情感
【摘要】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渗入到教学中。在“互联 ”背景下,初中语文的自读课教学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提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 ”;初中语文;自读课;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的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占到了一定的比例。自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读课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在“互联网 ”背景下,教师要发挥互联网对教学的推动作用,采取有
【摘要】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应成为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必须在正确把握其内涵、特点的基础上,多方寻求实现途径。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有效对策,切实推动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发展。  【关键词】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开展信息化教学,既是中职学校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培养新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客观要求。作为
【摘要】影视使得美学、文学以及艺术等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影视资源在当代语文教学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部优秀的作品除了可以净化学生的内心之外,还可以使学生思想文化方面的总体素养实现全面的提升。目前,影视教育已经成为当代语文教学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因此,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影视资源的应用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影视资源;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并加上随之而来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已是一种趋势和潮流,并逐渐成为全体语文教师达成的共识。在信息化的网络时代,现代教育的教学手段多样化逐渐在教学中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冲击着传统的教学体系,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变革。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进行讨论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现代教育技术;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