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一个学生,都有想学好的愿望,但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致使成绩不理想,成为“学困生”。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物理 学困生 兴趣 学习习惯
俗话说 “十个手指,各有长短”,“一母同胞,差之千里”。更何况是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学习的差异必然存在,一些学生学习等各方面都跟不上,成为“学困生”。而且大部分“学困生”所有科目都差,当步入初二时,很多科目已经很难补救,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采取放弃的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在物理入门时期的初二,如何在教学中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计一个良好的开端,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每一个学生,都有想学好的愿望,都不想辜负家长、老师的期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主观的,有客观的,使成绩不理想,成为“学困生”。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我想每个学生都应该是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如何充分利用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把他们顺利地带入物理世界,并且能够让他们一直保持,克服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保持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成为重要课题。因此课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学生言明“物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从零开始,而且在我的眼里,没有好学生坏学生之分,每一个学生都是最棒的,我会对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对待。而且物理与其他的科目关联不大,即使其他科目没学好的同学,只要你愿意,一样可以学好物理。”
二、与他们做朋友,对他们多加关注
其实大部分“学困生”内心都是既自尊又自卑的,既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又怕受到嘲笑。所以在与他们交流的时候,要多一些微笑,老师微笑的目光注视会让他们觉得温暖和被重视,他们会感到自己很重要,也就会对自己有信心。平时下课的时候多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有哪些兴趣爱好或者特长,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与他们一起进行一些课余活动,拉近师生距离。在学习上多一些关注,鼓励他们多提问,当他们在课堂上答对一道题目时就应对他们投以亲切的微笑,哪怕是他们取得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也应给予充分鼓励。这样“亲其师,信其道”,容易提高课堂效率。
三、联系生活实际,用实验激发对物理的兴趣
生活中处处都是物理,物理的实用性和生活性决定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联系生活实际。如在讲摩擦时可让学生回忆上学路上骑车时,同样重的车走在水泥路上和土路上的感觉、用力情况,找出用力不同的原因;比较推自行车和电动车的用力情况,找出用力不同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而这些生活场景所有学生都是有切身体会的,这些“学困生”自然也不例外,平时上其他课程的时候,也许他们觉得与其他学生有差距,别人懂的他们不懂,别人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久而久之就会刻意让别人忽视自己,不再有存在感。当上物理课的时候,听到老师讲到一些自己非常熟悉的场景,他们也可以参与讨论,因为他有生活亲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增强了信心。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不妨多做些演示实验,有条件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对于“学困生”,可以鼓励他们做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实验,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适当的表扬是必不可少的,表扬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鼓励,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增强自信的同时更加增强了斗志,为了下次能再得到表扬,他们会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一次一次地进步。对于很少受表扬的“学困生”们来说,老师的表扬显得尤其珍贵,对他们的鼓舞也更大。所以,在他们取得进步时,哪怕只是一点点小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达到正强化的效果。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和评价的多元化。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过程。评价是多角度的,要从多方位去评价他们,从他们身上发现更多的优点,在支持与鼓励的同时激励他们主动要求进步。
总之,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很多 “学困生”的智力因素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培养非智力因素是关键。让他们懂得克服各种困难和忍受各种挫折,从而走向成功,“教书育人”,教授知识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育人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令迅.拉近与学困生的心理距离[OL]. 江西教师网.
[2]张映晓.儿童钢琴教学初探:如何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OL].温岭教研网—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作者简介:李俊虹,江西省鄱阳二中,邮编:333111
【关键词】物理 学困生 兴趣 学习习惯
俗话说 “十个手指,各有长短”,“一母同胞,差之千里”。更何况是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学习的差异必然存在,一些学生学习等各方面都跟不上,成为“学困生”。而且大部分“学困生”所有科目都差,当步入初二时,很多科目已经很难补救,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采取放弃的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在物理入门时期的初二,如何在教学中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计一个良好的开端,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每一个学生,都有想学好的愿望,都不想辜负家长、老师的期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主观的,有客观的,使成绩不理想,成为“学困生”。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我想每个学生都应该是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如何充分利用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把他们顺利地带入物理世界,并且能够让他们一直保持,克服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保持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成为重要课题。因此课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学生言明“物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从零开始,而且在我的眼里,没有好学生坏学生之分,每一个学生都是最棒的,我会对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对待。而且物理与其他的科目关联不大,即使其他科目没学好的同学,只要你愿意,一样可以学好物理。”
二、与他们做朋友,对他们多加关注
其实大部分“学困生”内心都是既自尊又自卑的,既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又怕受到嘲笑。所以在与他们交流的时候,要多一些微笑,老师微笑的目光注视会让他们觉得温暖和被重视,他们会感到自己很重要,也就会对自己有信心。平时下课的时候多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有哪些兴趣爱好或者特长,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与他们一起进行一些课余活动,拉近师生距离。在学习上多一些关注,鼓励他们多提问,当他们在课堂上答对一道题目时就应对他们投以亲切的微笑,哪怕是他们取得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也应给予充分鼓励。这样“亲其师,信其道”,容易提高课堂效率。
三、联系生活实际,用实验激发对物理的兴趣
生活中处处都是物理,物理的实用性和生活性决定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联系生活实际。如在讲摩擦时可让学生回忆上学路上骑车时,同样重的车走在水泥路上和土路上的感觉、用力情况,找出用力不同的原因;比较推自行车和电动车的用力情况,找出用力不同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而这些生活场景所有学生都是有切身体会的,这些“学困生”自然也不例外,平时上其他课程的时候,也许他们觉得与其他学生有差距,别人懂的他们不懂,别人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久而久之就会刻意让别人忽视自己,不再有存在感。当上物理课的时候,听到老师讲到一些自己非常熟悉的场景,他们也可以参与讨论,因为他有生活亲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增强了信心。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不妨多做些演示实验,有条件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对于“学困生”,可以鼓励他们做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实验,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适当的表扬是必不可少的,表扬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鼓励,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增强自信的同时更加增强了斗志,为了下次能再得到表扬,他们会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一次一次地进步。对于很少受表扬的“学困生”们来说,老师的表扬显得尤其珍贵,对他们的鼓舞也更大。所以,在他们取得进步时,哪怕只是一点点小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达到正强化的效果。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和评价的多元化。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过程。评价是多角度的,要从多方位去评价他们,从他们身上发现更多的优点,在支持与鼓励的同时激励他们主动要求进步。
总之,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很多 “学困生”的智力因素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培养非智力因素是关键。让他们懂得克服各种困难和忍受各种挫折,从而走向成功,“教书育人”,教授知识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育人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令迅.拉近与学困生的心理距离[OL]. 江西教师网.
[2]张映晓.儿童钢琴教学初探:如何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OL].温岭教研网—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作者简介:李俊虹,江西省鄱阳二中,邮编:333111